白居易《长恨歌》教案

时间:2021-04-09 16:52:29 教案 我要投稿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

  一、教学要求: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2、了解《长恨歌》本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3、分析李、杨爱情悲剧的深刻历史教训。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感受。

  2、内容提示:

  本篇是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妃的爱情悲剧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与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互相映衬,各具特色。

  3、诗篇可分为四个层次:

  (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

  (2)马嵬生离死别,蜀中伤心断肠。

  (3)还都触景生情,回宫绵绵相思。

  (4)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

  诗篇既有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叙事曲折婉转,抒情缠绵悱恻,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烘托气氛,刻划心理,是古代杰出的叙事诗篇。全诗语言流丽,声调和谐,适于反复吟诵。

  三、作者生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他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还写过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些诗写出了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贞元十六年(800),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结识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们被后人并称为“元白”。32岁步入仕途,被授校书郎。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因得罪当时的宰相李吉甫,白居易不幸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来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为避嫌消灾,也为消解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并且开始信佛,寻找精神倚托。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白堤”。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四、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思想以“兼济天下”为主,写下了大量政治讽喻诗。但贬官江州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兼济天下”转为以独善其身为主。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教案《长恨歌 白居易教案》。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2、内容分析全诗分四段:

  第一段:写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宠幸。

  第二段:写变乱爆发,贵妃殒命,玄宗伤痛不已。

  第三段:写李重归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段:写杨对李的忠贞不渝之情。

  3、详述:

  (1)第一段:

  写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宠幸“汉皇重色思倾国”统摄全篇,又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天生丽质难自弃”隐去了杨玉环可羞可痛的再嫁经历,也写出了她后来横遭劫难的深刻的悲剧根源──美丽。“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写杨贵妃的美丽,也奠定了李杨爱情的悲剧基础。

  人物的.身份地位与好色的欲求形成尖锐的对峙,群体社会的秩序规范与生命个体的秀美艳丽发生激烈的冲突,这种对峙与冲突奠定了李杨爱情的悲剧基础。“芙蓉帐暖度春宵”,“君王不早朝”直接导致了李作为皇帝的失职。“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兄弟皆列土引起了世人的反感与社会心态的变异──“不重生男重生女”。“生女勿悲酸,生男勿欢喜”;“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长恨歌传》)在对杨氏得宠与兄弟姐妹高官厚禄不无贬刺的描写中,已隐约揭示了李杨爱情的悲剧根源。

  (2)第二段:

  写变乱爆发,贵妃殒命,玄宗伤痛不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夜雨闻铃肠断声”李杨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留下不可挽回的终身恨事。

  (3)第三段:

  写李重归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写白日里因环境的触发而睹物思人,充分展示了玄宗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抒写玄宗在夜间万籁俱寂之中难以成眠的相思情怀。用心理时间与心理色彩来写悄然思恋的漫漫长夜,真切感人。在这一段里,诗人自白天到黑夜,自春天到秋日,自现实到魂梦,以丰富的想象与虚构,从各个不同侧面传神地描写了玄宗相思的苦痛。

  (4)第四段:

  写杨对李的忠贞不渝之情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梨花一枝春带雨”,写道士到海上仙山找到杨贵妃,美在已经幻化仙化的彼岸世界得到复现与升华。作者没有让李杨二人在仙国来一个庸俗的大团圆结局,而是将美与爱情不能并存的矛盾问题留给读者去咀嚼,去思索。从“含情凝睇谢君王”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杨贵妃托物寄情,点明“长恨”。诗歌叙述的是一出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对李早先的耽乐误国,作者不无讽刺。对李、杨后来的生死相隔,作者怀有怜悯。对李杨不顾人天相隔、依然苦苦相思的那份深情,作者则深表同情。

  五、对诗主旨理解差异的原因: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长篇叙事诗,也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作,对于《长恨歌》主旨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认识。或说讽刺荒淫? 或说歌颂爱情,或说双重主题?产生分歧原因:

  1、诗歌素材介于历史与传说之间。

  马嵬驿事变的翌年,杜甫写《北征》诗:“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称肃宗李郭为明哲的周宣王、汉光武,把杨玉环比作褒姒、妲己。杜甫的看法代表了儒家正统思想对这一史实的价值取向,女色祸水。

  白居易时代,民间的传说对杨贵妃的故事作了较大的改造,突出了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白居易借着史实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的传说,创作出《长恨歌》,诗歌自然会具有这双重的价值取向。

  2、在情感态度上,作者的儒家思想观念与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之间存在着矛盾。

  一方面白居易是一位有着正统儒家思想的文人,所以,在《长恨歌》的第一层,作者对杨贵妃有所贬刺,认为她是恃媚邀宠,要负一定的误国责任。而在《胡旋女》中更是将杨贵妃与安禄山并举,斥之为安史之乱的两大罪魁祸首:“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同时,白居易又是一位诗人,追求美,讴歌美,汲汲追寻艺术的直觉,视至尊至贵的君王贵妃为普通的人,并将他们置于被怜悯的地位。所以,《长恨歌》便以无限深情的笔触礼赞“褒妲之色”,歌颂美在彼岸世界的复现与升华,对美的毁灭倾注一腔同情。从而突破了儒家正统与钦定史学的樊篱。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作品内容在国家命运和个人爱情之间的内在张力。

  六、艺术特色:

  1、采用了历史事实的描写和浪漫的想象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前半部重在写实,描写了玄宗重色轻国、杨妃恃宠惑主导致安史之乱,以及玄宗出逃、杨妃死于军中与玄宗在蜀和归京的过程,基本上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当然也有想象性的描写和抒情。

  后半部重在虚构,先写回京后触景伤情、睹物思人,貌似写实,其实也是作者的虚构生发,然后转入方士的致幻,引出幻境中杨妃的百般情态的细腻描写和思念之情,最后以“长恨”点明题旨。

  2、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它以叙事作为故事情节展开的基本手段,以景物和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的全过程。

  3、充分发挥了乐府七言歌行体的语言形式特点,语言优美明丽,精确生动;音节和谐流畅,婉转自然;运用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娴熟圆美,造成了优美的艺术境界。

  4、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对唐玄宗,主要突出了他的耽乐误国和晚来对杨的苦苦相思;对杨贵妃,则着重描绘了她的美丽风姿和身登仙界后依然对玄宗忠贞不渝。作者将笔触深入到两个人物的内心深处,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相关文章:

长恨歌白居易教案10-26

白居易《长恨歌》 教案08-24

长恨歌白居易优秀教案10-26

长恨歌 白居易的教案11-27

最新白居易《长恨歌》教案11-19

《长恨歌》(白居易)08-24

长恨歌--(白居易)11-27

白居易 --《长恨歌》11-26

《长恨歌》--白居易11-26

白居易《长恨歌》说课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