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

时间:2022-11-18 08:30:27 教案 我要投稿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

  2.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掌握溶剂、溶质、溶液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

  4.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熟练完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了解溶液的特征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溶液导电的原因

  3.能够利用所学的溶液质量关系,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目标:

  1.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2.感受溶液组成的判定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溶液

  【方法指导】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1.实验: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及讨论、分析

  被分散物质 原有状态 振荡后实验现象 分散微粒 静止后现象 分散特征 共同点 高锰酸钾 紫黑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紫红色 K+、MnO4- 不分层

  不沉淀无明显变化 均一的 稳定的 混合物 食盐 无色晶体 溶解,液体没有明显变化 Na+、Cl-

  氯化铁 黄褐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黄色 Fe3+、Cl-

  无水硫酸铜 白色固体 溶解,液体变成蓝色 Cu2+、SO42-

  蔗糖 无色晶体 溶解,液体没有明显变化 蔗糖分子

  粉笔灰 白色固体 不溶解,液体变浑浊 固体小颗粒 产生沉淀 不均一 不稳定

  食用油 黄色液体 不溶解,液体变浑浊 液体小液滴 产生分层

  2.结论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

  P.S.注意: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溶液中的分子、离子等微粒是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3.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则呈无色。

  (2)温度改变(溶解的热效应):溶解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实验: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测量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 水 12 / 溶解硝酸铵固体 3 -9 溶解氯化钠固体 12 0 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31 +19 解释:

  (1)固体溶解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脱离了固体,一部分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而扩散到液体中。而溶液大部分的颜色,就是因为其水合离子的颜色。

  (2)在溶解的过程中,实质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该过程要放出热量,因此,溶解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关键就是看这两方面能量的比较了,如:

  NaOH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放热;

  NaCl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差别不大,温度不变;

  NH4NO3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吸热。

  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实验:洗涤剂乳化作用、乳浊液、溶解现象对比实验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观察现象 结论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汽油和植物油 植物油沉在试管底部 形成均一的液体 不分层 溶解 水和植物油 植物油浮在液面上 乳状浑浊液体 分层,植物油浮在液面上 乳状液 水、植物油和洗涤剂 植物油、洗涤剂浮在液面上 乳状浑浊的液体 不分层 乳化作用

  (1)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

  (3)乳化剂的结构特点: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既能溶解于水中,又能溶解于油中

  (4)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于洗涤剂去除油污,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印染、污水处理等。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实验:水、蔗糖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

  如课本P157所示实验装置,首先测得烧杯中冰水与食盐的混合物温度为-6℃

  水 蔗糖水 食盐水 凝固点/℃ 0 -2 -3

  (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样品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溶液 氯化钠固体 现象 电珠不亮 电珠不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不亮 微粒 H2O H2O,蔗糖分子 H2O,Na+,OH- H2O,Na+,Cl- H2O,H+,SO42- Na+,Cl- 结论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导电 导电 不导电

  (2)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

  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水和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于没有离子,而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区别则在于没有水。因此,对于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就是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不能导电。而硫酸虽然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当它溶解于水中时,由于水的作用,把硫酸分子解离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稀硫酸就能导电。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 篇2

  【学习目标】

  1.知道结晶的原理,熟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

  2.能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结晶方法来分离混合物;

  3.会进行粗盐提纯。

  【学习重点】

  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找到适合的结晶方法。

  【学习难点】

  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溶解所需的仪器 。

  2.过滤所需的仪器 。

  3.蒸发所需的仪器 。

  4.物质溶解性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趋势主要有三种类型:

  (1) 如NO3;

  (2) 如NaCl;

  (3) 如Ca(OH)2。

  【新知导 学】

  怎样设计实验来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活动探究

  实验1实验2

  操作步骤用玻璃棒蘸取少 量浓的NaCl溶液,用酒精灯加热在一只盛有30L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NO3,制成NO3浓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

  实验现象

  总结:什么叫结晶?结晶的方法有哪些?

  反思:如果实验1中用的是NO3,实验2中用的NaCl,还会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什么?

  小结:结晶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1)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又叫 法),适用于哪类物质?

  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2)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活动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1)可溶性固体与不可溶性固体混合。如:将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所得的二氧化锰提纯出来,用 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 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物质。如: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用 方法。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中提纯氯化钠,用 方法。

  反思:你能说出上述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所需仪器吗?

  活用所学:

  现有一批混有泥沙的粗盐,如何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晶体?

  拓展:

  1.制取精盐过程中将其中可溶性的杂质除去的方法是: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泡。你能说出其中包含的原理吗?

  浸泡的盐水能无限次的使用吗?为什么?

  2.对刚过滤出来的固体,其表面的可溶性的杂质清洗的方法有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总结活动一、二。

  2.反思(1)混合物分离关键是找准其中包含物质性质的不同点:

  用磁铁分离铁粉和铜粉

  用过滤法分离碳酸钙和碳酸钠

  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

  用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右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2.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3.化学上提纯物质常需要的操作有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热饱和溶液。要实现下列物质的提纯,请分别把需要的操作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从蔗糖水中分离出蔗糖( )

  (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碳酸钙( )

  (3)去除澄清石灰水中的浑浊物质( )

  (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固体( )

  4.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

  (1)当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结晶方法: xx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 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 篇3

  一、教材

  《物质的溶解性》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1单元第3节的内容。本节课主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本节包括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溶解度”部分介绍了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和温度的关系说明了物质在一定溶剂和温度下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以此得出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然后,探究溶解度曲线——包括回执溶解度曲线、分析和应用溶解度曲线、比较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区别、体会列表法和作图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作用等,引导学生体检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最后,简单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并结合有关汽水的讨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密切相关。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学情

  基于溶液在化学(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只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是不够的,还应定量地认识溶液。本节以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对溶液的定量研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本节学习中所需的有关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等数学知识,学习已经具备,一般不会造成学习障碍。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对溶解度概念的运用时忽略条件;对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而产生一些模糊或者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认为增加(或减少)溶剂的量,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大(或减少);认为搅拌能使固态物质的溶解加快,也会使其溶解度增大;等等。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过渡:下面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2、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难点】

  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相关应用。

  过渡: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探究法、教授法等。本节课主要是实验探究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讨论,概括总结等基本环节循序渐进学习本节课。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上一节课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大家知道了物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现在请大家考虑:什么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然后,我们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悬疑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探究的热情。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一: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

  教师提问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份水中溶解的质量是否相同?向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硝酸钾、熟石灰,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固体的溶解。注意不变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如何控制,让学生们边做实验边思考。然后再引导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呢?有学生可能回答温度,然后再问如何操作?学生们能够说出方法:即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观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然后按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蒸馏水各5克、 硝酸钾、熟石灰各准备了一克完成实验一;实验二中准备了5克蒸馏水,2克硝酸钾。仪器、药品先检查是否齐全,然后开始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实验一中硝酸钾全部溶解,熟石灰不能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物质的种类不同,他们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不同。实验二中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能增加硝酸钾的溶解限量。从而得出溶解度的概念,要强调溶剂和温度的影响。

  此环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灵活拓展教材实验探究2-3,设计为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不断被追问下不断被调动思维,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不断反思改进实验设计,由特殊上升到一般,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

  (2)溶解度曲线的认识和应用

  学生自行看课本上的溶解度曲线图,然后讨论回答观察到的信息:

  ①能找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何变化;

  ④两物质相交的点

  表示同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老师设置问题,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让学生即学即用,灵活运用。老师再次强调: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

  让学生观察冷却后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已有固体析出,这是什么结晶?与海水晒盐的蒸发结晶有什么不同?比较得出结晶的不同方法:一个是改变温度,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一个是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还有一种是升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的物质,如Ca(OH)2。

  (3)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想出办法。

  第三环节:深入学习,巩固提高

  知识点1:溶解度

  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把36g NaCl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NaCl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10g NaCl可溶解在100g水中,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0g

  C、20℃时18g NaCl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18g

  D、20℃时136g NaCl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6gNaCl,则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知识点2: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A )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课后探究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确切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及如何准确、形象表示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使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一定的联系。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做课后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 篇4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中的地位:本节是沪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的重要内容。而第六章《溶解现象》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溶液作为身边的化学物质,是同学们经常接触的一类成分比较复杂的化学物质,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在前几章中就经常遇到像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等溶液。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但缺乏深入的了解,也没有从化学角度去研究。尤其像为什么常常用水作为溶剂、以及对稀硫酸、稀盐酸中的“稀”的含义比较含糊。所以让学生集中地、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特别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溶液和溶解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用学到的溶液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在下一章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是酸、碱、盐,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而且溶液的浓、稀常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所以要学好酸、碱、盐的知识,就必须很好地掌握有关溶液浓、稀,是否饱和等相关知识。因此本节的内容既为学生解决了以前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又为下一章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知识。另外,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也要用到溶液。综上所述,学生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溶液是否饱和的方面,去认识溶液的组成,是对溶液知识的深化。它既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更是引导学生将有关溶液知识科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其它相关学科中的过程体验。

  本节涉及化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化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化学思想、化学意识和化学方法,本节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应力求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特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1)建立溶解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2、能力训练目标:

  (1)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形成。

  (2)能选择合适的方法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3)能用学到的溶液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品质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影响事物的发展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提高他们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所以本节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比较抽象,但这个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对后续内容溶解度的掌握,所以这两个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看似平淡无奇的溶液,里面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多彩的道理。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学生是否能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否进一步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化学是一门培养人的能力,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行为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我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对于知识的建构,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在课堂上,除了个体探究之外,我们更倡导合作探究。在探究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提出不同的探究目标。最后利用学生可塑性、互补性的特点,使问题更清楚更准确。所以,进行教学时,我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设计一定的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指导学生做好课本中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课堂上,学生是在我的引导下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知识的主体,与同学合作交流,探讨课题中的问题。这种学习方法符合人认知规律,易于接受知识、不易遗忘,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溶解的实例,但学生没有注意观察,没有深入探究,因而溶解性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我就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切入,如:

  (1)在相同条件下面粉在水中不易溶解,而食盐、碱面在水中易于溶解,油渍用水很难洗去,而用汽油却很容易洗掉?

  (2)请学生用圆珠笔在手掌上画上几条短线,然后用棉布条分别沾自来水、酒精涂于短线上,看哪一种溶剂容易除掉笔迹。

  通过事实和实验引出溶解性的概念,并板书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思考、讨论、合作、实验期待寻找结论的过程。

  这样让学生依据以上两个情景,交流讨论,猜想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然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探究得出结论。

  这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学以致用,及时提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交流和讨论。通过交流与讨论,可以使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对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我是通过蔗糖能不能不断溶解于水这一生活常识设置情境的。

  然后让学生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根据探究实验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明确概念以后,增加做两个实验。

  1、通过实验判断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2、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根据实验请学生归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加深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最后的课时总结,我主要是从知识性内容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强化认识的。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化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双重目的。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一节课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沪教版】相关文章:

沪教版《物质的溶解性》教学反思06-16

沪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02-27

沪教版初中化学课件04-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说课稿沪教版01-02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沪教版高一必修一)12-06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设计12-02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04-08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2沪教版11-06

沪教版初三下化学教学计划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