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时间:2024-04-30 12:29:54 佩莹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屈原列传》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通用6篇)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1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

  课文比较难懂,选文较长,教学时在多读的基础上逐段疏通,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

  专题目标:

  1、 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 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屈原和他的高尚人格;了解司马迁对屈原的解读和情感。

  时间设定:3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朗读课文,疏通段落,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了《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朗读

  1、 注意读音

  惨怛( ) 温蠖( ) 濯淖( ) 啜其醨( )( ) 帝喾( ) 皭然( ) 汶汶( ) 汨罗( ) 屈匄( ) 随属 ( ) 唐眛( ) 娴于辞令( ) 谗谄( )举类迩 滋垢( ) 滓( )商於( ) 顷襄王令尹( ) 咎( ) 行吟泽畔( ) 枯槁( ) 三闾大夫( ) 怀瑾握瑜( ) 皓皓( ) 郢( ) 绌( ) 从亲( ) 不内( ) 汶汶( )

  2、指名朗读

  三、疏通1、2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楚之同姓——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争宠而心害其能——属草稿——众莫不知——平伐其功

  2、提问交流

  (楚之同姓——是楚王的同姓。

  博闻强志——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

  明于治乱——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

  娴于辞令——擅长外交辞令。

  王甚任之——任,信任。

  争宠而心害其能——争得楚王的宠爱,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属草稿——属,编写。

  众莫不知——莫,没有人。

  平伐其功——伐,夸耀。)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四、疏通第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忧愁幽思——离忧——疾痛惨怛——可谓穷矣——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故其称物芳——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提问交流

  (疾王听之不聪——疾,痛心;不聪,听力不好。

  谗谄之蔽明——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

  方正之不容——端方正直不被容纳。

  忧愁幽思——忧愁深思。

  离忧——“离”同“罹”,遭遇。

  疾痛惨怛——病痛和内心悲伤。

  可谓穷矣——穷,困厄。

  以刺世事——刺,讽刺。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

  治乱之条贯——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其文约——他的'文章简约。

  其辞微——语言含蓄。

  其志洁——他的志趣高洁。

  其行廉——他的行为端正。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就其文字,虽然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

  故其称物芳——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

  蝉蜕于浊秽——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不获世之滋垢——不沾染尘世的污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出于污泥而不染。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的言语遮蔽了国君的明见,邪恶的坏话危害了公正,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五、疏通第4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既绌——从亲——患之——厚币委质事楚——楚诚能绝齐——仪与王约六里

  2、提问交流

  (既绌——既,已经;绌,罢官。

  从亲——从,合纵;亲,友好。

  患之——患,意动用法。

  厚币委质事楚——厚,丰厚;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事,侍奉。

  楚诚能绝齐——诚,假使;绝,断绝。

  仪与王约六里——约,约定。)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六、朗读全文。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2

  教学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2、 了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3、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文言词汇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 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 本文传评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教授法、串讲法、启发式、练习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传评结合的人物传记,是“太史公别调”。叙事部分文字还比较简单,议论部分就比较艰深了,而且还有些历来存有疑义的地方,所以句句疏通和掌握就很重要。1班可以稍微快些,重点难句要求笔头翻译。2班则要慢些,其中练习尽量安排在课内,促其自觉完成,实现有效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回顾已知的屈原。

  2、 研读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回顾已知的屈原。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屈原。

  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离骚》节选,可以温习其中的名句。如:日月忽其不淹兮。 

  二、研读1—3段。

  1、 学生朗读1—3段,梳理三段的内容。

  2、 把握第1段内容。

  这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1)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2)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这是屈原的见任。

  3、把握第2段内容。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 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这是屈原的见疏。见疏的理由很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

  4、重点研读第3段。

  这一段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

  (2)疏通文意和难句。

  ①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翻译。

  ②“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屈原之穷——“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屈原之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劳苦倦极”,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极”,应解作“困惫”。

  ③“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⑤“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这两句互文见义,承接“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⑥“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⑦“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译文: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3)理清本段的思路。

  (见前)

  (4)反复诵读,读出咏叹的意味。

  三、布置作业。

  1、 熟读文段。

  2、 翻译重点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2、 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1、 集体或个人反复诵读第三段。

  2、 提问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心害其能

  (2)属草稿未定

  (3)平伐其功

  (4)离骚

  (5)靡不毕见

  (6)其指极大

  (7)蝉蜕于浊秽

  (8)世之滋垢

  二、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1、 师生共同阅读4—10段,强调重点词语,学生表述事件,了解概括作者写到的楚国的历史。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

  怀王被惑,纵仪归秦

  诸侯击楚,楚兵大败

  怀王赴秦,客死异乡

  屈原被放,心系怀王

  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2、 重点翻译8、9小节

  3、 探讨,为什么历叙楚国的历史?

  写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这样写就突出了屈原的精神和品质。

  4、 这两段的脉络:

  这两段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5、 反复诵读8、9两段。感受屈原的精神和司马迁的寄托。

  三、布置作业。

  1、 翻译重点句子。

  2、 记忆重点词义。

  3、 背诵第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 研读最后两段。

  2、 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3、 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研读最后两段。

  1、 朗读翻译最后两段文字,强调重点词语。

  2、 概括文段的意思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

  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3、 理解记叙屈原与渔父对话的作用。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显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政治取向,作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比照。

  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唯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二、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1、 学生总结屈原精神。

  2、 探讨本文写法特色。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三、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当堂整理,集体交流。

  四、布置作业。

  1、 记忆词汇

  2、 背诵,准备默写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3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屈原的生平与遭遇读懂文意,并且能与准确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与内心情感中寄托的复杂感情

  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启发、品析、评论 、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结合《离骚》的复习,了解屈原的生平与高尚的节操,进而了解司马迁写此传的目的。

  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

  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一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词知识〖多媒体辅助〗

  【通假字】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主旨;

  濯通浊浊水;

  绌通黜罢黜;

  质通贽见面礼;

  内通纳接纳;

  被同披披散;

  【古今异义】

  明于信而见疑其文约,其辞微故死而不容泥而不滓者齐与楚从

  楚诚能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兴师伐秦而齐竟怒不救楚

  与王图议国事王甚任之屈平属草稿未定争一宠一而心害其能平伐其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秦伏兵断其后冀幸君之一悟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上官大夫短屈原新沐者必振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同形异义】

  治乱悉发国中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因厚币用事者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形容枯槁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朗读全文,感悟作者的情感与屈原的精神

  〖学生朗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练习与实践

  1、巩固梳理字词知识

  2、诵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字词

  二、学生找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三、重点语句翻译训练【多媒体辅助】

  〖口述与书面练习结合〗

  其称文极小而其指极大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委质事秦。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一宠一姬郑袖。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用,举贤以自佐。

  怀王因为不知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受郑袖的迷惑,在外受张仪的欺骗。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人笑。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数十年。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四、练习与实践

  口头翻译最后三段,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第三课时

  一、口头复述最后三段内容

  二、理请全文脉络,品味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材与构思的精妙

  开头两段是叙事,交代屈原家世,才干和职任。楚制,高级官员都是王族,左徒亦是屈氏世任之职,屈原任此,忠于楚国,获得怀王信任,关键在“明于治乱”这四字。

  屈原很清楚战国时代必须在国内修法度,富国强兵,在国外,连齐抗秦才能大治,他要佐怀王行美政,效法先王之德,尊贤重道,这样—来,便触犯了楚国贵族的特权和利益,所以“上官大夫必害其能”“固时俗之工巧合,俪规矩以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改度。”当时的楚国贵族一味地顾及私利而不顾公义,讨好楚王,破坏法度,再加上楚王昏聩,致使群小得势,贤人日退。

  此传只写了一个细节:上官大夫给楚王进谗,毁谤屈原,楚王怒屈原“自伐其功”,因而疏之。夺了他的政治权力,这样无异于自毁长城。怀王心胸狭隘,并且虚荣浮夸,头脑糊涂,他倚仗先王开创的楚国国力,称雄于世,实际上是个平庸无才的人,因而不能与贤臣共事,更不能正确判断局势,末世之主即此等人。三、四两段写屈原被罢黜使齐后仍然心系楚国与楚王,坚持力排众议,忠贞进言。从侧面与群小作有力的对比,为下文楚王不听劝谏导致最终身死国灭做有力的铺垫。

  五至八段写楚王误信谗言深入险地,导致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在叙事中插一入作者的深深慨叹与评价,突出文章的主旨。

  最后两段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与沉江而死的细节描写及后人对屈原的继承表现屈原精神的意义与影响,也点明了写作目的。

  三、练习与实践

  1、背诵第三段,并且在理请层次的基础上熟练默写。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屈原宁死不屈的行为与精神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创新理解。

  【教学反思】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 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 将本文屈原的诗歌结合起来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 重点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全文,理清全文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一、由《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导入新课,并回顾学过的屈原的诗歌:《离骚》与《涉江》堪称姐妹篇,让学生背诵两篇诗歌中诗句,明确屈原思想的内核:正直与爱国

  政治理想诗人形象

  美政民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驰……食玉英

  (唯美情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二、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明确课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进行

  记叙把表示这四个部分的段落做上记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三、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层次:全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迁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后影响

  四、布置作业:熟读翻译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3、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明确:作者从解题、成因、内容、风格四方面介绍了《离骚》。“其文约……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是结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说的,说明屈原的秀美文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几件大事:第一,受骗绝齐,第二兵败丹淅,第三复释张仪,第四诸侯击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为秦所灭。屈原个人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确: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读课文,体味: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六、《信陵君窃符救赵》本篇重在引导学生自学,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本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略)

  七、学生自读《语文读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传》、《毛遂自荐》、《鲁仲义不帝连秦》《贾生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货殖传序》。

  八、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

  1、学生以“司马迁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以“我读司马迁的《史记》”为题写一篇感想。

  3、在班上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走近司马迁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5

  一、划读文章

  1、介绍屈原的基本情况

  姓名:屈平家庭背景:楚之同姓也最初任职:左徒

  才识:博闻强识,明于之乱,娴于辞令。

  2、新人名:上官大夫

  事件内容:

  (1)“王怒而疏屈平”的经过

  (2)揭示楚国黑暗现实:上有昏君,下有佞臣

  事件①

  3、新人物(对象):《离骚》

  事件内容:

  (1)写作缘由、内容介绍及对其评价

  (2)赞美屈原的品德修养

  事件②

  4、时间:屈平既绌新人名:秦惠王、张仪

  事件内容:楚第一次被秦国欺骗

  事件③

  5、时间:明年新人名:靳尚、郑袖

  事件内容:楚第二次被秦国欺骗

  事件④

  6、时间:其后诸侯共击楚新人名:唐眛

  事件内容:楚大败,大将被杀

  事件⑤

  7、时间:实秦昭王与楚婚新人名:秦昭王、子兰

  事件内容:楚第三次被秦国欺骗,怀王身死于秦

  事件③——⑤可归纳为:

  (1)楚国三次被骗,一步步走向衰落

  (2)突出屈原的个人遭遇与国家息息相关

  8、新人名:顷襄王事件内容:迁之

  事件⑥

  6、地点:江滨新人名:渔父

  事件内容:沉江经过

  事件⑦

  7、时间:屈原既死之后新人名: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事件内容:死后影响

  (1)楚辞后继有人

  (2)无人敢于直谏

  事件⑧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

  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恶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思而写成《离骚》。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屈原坚持公证,行为耿直,对君王他一片忠心,竭尽才智,但是却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其处境可以说是极端困窘了。因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因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诽谤,怎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能没有悲愤之情呢?屈原写作《离骚》,正是为了抒发这种悲愤之情。

  4、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虽然身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灾祸。

  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三、一词多义

  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景象)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冀君实或见恕也(“我”)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出现)

  事不耳闻目见(看见)项伯即入见沛公(会见,拜见)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动词前,有称代作用,相当于“我”)

  使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命令)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叫)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官职)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致使)

  属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若属皆且为所虏(一类人)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刚刚,适才)

  为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为之奈何?(对)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语气词)

  请以赵之十五城为赵王寿(给,替)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和薄!(为,为了)非为织作迟(是)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认为)斩木为兵,接竿为旗(作为,当作)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当做)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有)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担任)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向)

  治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

  乎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语气词,呢,吗)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词,吧)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感叹词,啊,呀)

  吾尝疑乎是(对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于是乎书(句中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的样子)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在)

  而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转折,却)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并列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递进)吾恂恂而起(修饰)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承接)死而有之,其几何离?(假设)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因果)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目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复音虚词,句末语气词,罢了)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6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司马迁及《史记》相关常识;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写法;

  4.体会屈原的高尚品质、爱国精神,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下列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句子导入课文。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二、文学常识

  1.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学问广博。汉武帝即位,谈为太史命,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写史书。父卒三年后,司马迁继父任太史命,开始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二十岁时,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地,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的“禹疏九河”等遗迹,经院水和湘水流域,凭吊屈原沉水的汨罗江,在曲阜,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 ”。回长安后任郎中。三十五岁时二次出游,广泛地接近下层人民。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人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意在待机答汉,因此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官刑。司马迁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分,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人称《太史公书》。

  2.介绍《史记》。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

  奇瑰丽的境界,用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多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思想,抒发激情,坦露性格,塑造了伟大诗人的形象;“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比兴手法的运用,比《诗经》更丰富多彩、灵活生动;在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句式多变、句尾用语气助词“兮”的骚体,恰切的表现了复杂的思绪和炽热的情感;文采绚烂,结构宏伟。

  三、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正音正字。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字词,标记疑惑之处,初知文意。

  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记述屈原的生平事迹,表现了屈原对楚国兴衰存亡所起的重大作用,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气和叹惋之情。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 屈原被罢黜到被放逐的历程;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 屈原投江自尽;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 屈原死后影响。

  四、研读讨论

  1.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司马迁从屈原创作《离骚》的意图、《离骚》的内容、作品的风格三个方面表现屈原的人品与文风。他认为《离骚》是有为而作,自怨而生,这种怨是出自一片爱国忠心,屈原盼的是“君之一悟,俗之一改”;《离骚》的内容则是陈述先王之道“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这样的内容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离骚》的风格与屈原的人格是一脉相传的:“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真可谓文如其人。

  3.怎样理解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明确: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

  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屈原的政治才能的?

  明确:为了突出屈原对楚国的重要作用,表达对屈原政治才能的高度推崇,作者在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时,有意把屈原的遭际与楚国的处境结合起来──当屈原得到重用时,楚国在诸侯国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屈原受到排挤时,楚国就日渐衰落──以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的正确。

  4.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屈原?

  明确:司马迁推崇屈原有两个方面:推崇他正确的政治主张和伟大的人格;推崇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高深造诣。司马迁之所以如此推崇屈原,除了屈原本身的人格魅力外,还因为两人的政治遭际和人格品性都有相通之处。在政治上,他们同样都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受到当权者的无情打击。从文学艺术上说,二人都以书言志,发愤著书。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著《离骚》。”这是屈原对他著作上的启发和精神上的鼓励。

  5.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除传末赞语之外,多不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把意见寓于叙事之中。本传却是另一种写法,这就是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试分析。

  明确: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在议论部分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把握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屈原的高洁品性和司马迁的写作意图。如第3自然段,叙述屈原蒙谗受疏和创作《离骚》的情况后,立即对《离骚》发表议论,赞颂屈原的'伟大人格和高洁志趣;第二部分,对怀王的昏聩予以强烈谴责,也间接赞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第三部分,采用寓议于叙的手法,表现屈原的高洁品质,显示屈原之死的深远影响。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一方面是他与屈原遭际有相似之处,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正如古人所说,本文可作屈原和司马迁的合传来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关屈原的资料太少,无法详细地叙述其生平事迹。

  6.写作特色。

  明确:

  (1)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2)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

  (3)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7.相关成语典故。

  明确:

  (1)怀瑾握瑜 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乎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2)博闻强志 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3)随波逐流 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4)弹冠振衣 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5)与世推移 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8.你如何看待屈原和司马迁?

  (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五、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属

  zhǔ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连缀,引申为写作)

  zhǔ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动词,掌管)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神情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2)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耀,自夸)

  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动词,战胜,打败)

  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业)

  (3)疏

  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shǔ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旧读)

  shù论积贮疏(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

  shù十三经注疏(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作注的文字,旧读)

  (4)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后(“离”为动词,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贺贫》:“而离桓之罪”)

  约从离衡(动词,离散,分离)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动词,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动词,分离,离别)

  (5)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本末倒置(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

  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

  己后典籍皆为板本(名词,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从本说(代词,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量词,册)

  臣本布衣(副词,本来(是),原来(是);一说,动词,出身于)

  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考察)

  (6)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动词,通“记”;一说,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动词,记述)

  项脊轩志(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7)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名词,通“旨”,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根(名词,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动词,指出)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动词,指向)

  哙遂入……头发上指(动词,直立,竖起)

  指通豫南(副词,一直,直接)

  (8)闻

  博闻强志(名词,学识,见闻)

  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望,声名)

  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9)留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动词,扣留)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动词,停留)

  先生可留意矣(动词,留心,关心)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动词,保存,遗存)

  (10)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放逐,流放)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此指升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动词,变迁,变更)

  战、守、迁皆不及施(动词,迁移,迁都)

  (11)父

  fǔ渔父见而问之曰(名词,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fǔ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名词,通“甫”,音,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名字后面)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名词,父,父辈人)

  (12)弹

  新沐者必弹冠(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

  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弹奏)

  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名词,弓弹、炮弹、炸弹的总称)

  (13)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动词使动用法,损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名词,祸害)

  2.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活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方正之人)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

  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用厚币……)

  nì泥而不滓(名词活用作动词,读,生活在污泥里)

  其后楚日以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

  时秦昭天与楚婚(名词活用作动词,结为婚烟)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名词作状语,象客那样。一说,以客的身份)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短处,诋毁)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存,使……兴)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活用作动词,效法,模仿。一说为意动用法)

  3.通假字。

  (师生共同找出。)

  反──返

  离──罹

  见──现

  指──旨

  濯──浊

  绌──黜

  内──纳

  从──纵

  质──贽

  反──返

  被──披

  常──长

  4.古今异义词。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古今同义:认为)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奈何绝秦欢(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如“你奈何不了他”“无可奈 何”)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一说,反,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况)

  颜色憔悴(古义:脸色。颜,颜面。色,气色。又如:暮去朝来颜色故。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形容枯稿(古义:形,形体。容,容貌。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而能与世推移(古义:变化。今义:移动)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又如“常从容淡静”。一说,“从容”为举止行动之意。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成语“从容不迫”)

  5.偏义复合词。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偏在“治”,一说“乱”反训作“治”,“治乱”连文同义 )

  6.文言句式。

  (师生共同找出。)

  (1)判断句

  “离骚”者,犹离忧也。

  (2)省略句

  遂绝(于)齐(省略介词)

  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勒尚(省谓语)

  以(之)出号令(省介词宾语)

  (3)被动句

  方正不容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为

  (4)倒装句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介宾短语后置)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介宾短语后置)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介宾短语后置)

  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置,一说,非定语后置)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介宾短语后置)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同上)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同上)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自为”与下文的“自佐”相对)

  (5)固定结构

  奈何绝秦欢(表疑问,怎么)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表反问,怎么……呢)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屈原列传

  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推崇──政治才能 文学才华

  粗线条地勾勒人物 记叙、议论、抒情紧密结合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教案03-19

《屈原列传》教案设计05-13

屈原列传原文及赏析11-22

《屈原列传》阅读答案11-16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参考11-01

屈原列传原文加翻译08-29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07-28

屈原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07-24

屈原列传阅读题及答案11-18

屈原贾生列传原文翻译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