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时间:2022-09-22 10:57:52 教案 我要投稿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通用10篇)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 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 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 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一) 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 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 (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 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 测量验证

  1、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 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 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 介绍圆周率

  1、 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 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四) 推导公式

  1、 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 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 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5、 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进行科学的验证,发现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正在走一条科学的研究之路,希望你们能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二套,圆片。

  一、情景导入

  1、 师:(出示图)草地上长满了青草,一只羊被栓在草地的木桩上,请问:它能吃光全部青草吗?它最多能吃到哪个范围内的青草?请大家画出这只羊活动范围的示意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位画的是周长,另一位画的是面积。)(动画演示)

  师:这个范围的大小指圆的周长还是面积?为什么?谁画的正确,(圆的面积)。

  (板书:圆的面积)

  2.师:什么是圆的面积?先说,再看书,学生读,(教师用课件演示)

  师: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会想到什么?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呀?

  生:这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学生圆的面积公式。

  师:你们知道圆的面积公式后,你们还想到什么问题?

  生:圆的面积公式根据什么推导出来的。

  师:对!刚才这几位同学跟老师想的一样。这堂课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猜测(每项用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用一个简单办法,猜想一下圆面积的公式。把一个圆4等分,用半径作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可用r2表示。在这个圆上可以画同样的4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可以用4 r2 表示,你们观察一下这个圆的面积等不等于4 r2 ?

  生:不等。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圆面积还要加上外面的4小块,才是4 r2 。

  师: 这个圆的面积比4 r2 小,我们再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出来?

  生:这个正方形是由四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组成,每个面积1/2r2,总面积2r2。

  师:圆的面积和正方形比较谁的面积大?

  生:圆的面积大

  师:可以观察出圆的面积范围在2r2-4r2

  (这里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时要善于观察、敢于猜想。渗透无限等数学思想,)

  2. 回忆旧知,

  师:圆能不能直接用面积单位支量呢?为什么?

  生: 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是有困难的。

  师:该怎么办呢?(教室沉默)

  师: 请同学们看屏幕,(师播放课件)边看边回忆:以前我们研究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求法,那时我们是怎样处理的?(用投影机放出几种图形的转化图解,边出示,边讨论)

  师: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对我们研究圆的面积有什么启示呢?

  生:我们可以用图形转化的方法,求圆的面积。(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师:这个办法很好。那么把圆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评: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这种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生新知识作好铺垫,能够促进学生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

  3.动手操作

  (1)师:请同学们动手剪拼一下,看到底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

  师:谁能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把圆拼成了什么图形?(生答:拼成了。请把你拼好的图形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一个同学用8等份的圆片摆成近似平行四边形,一个用不着16等份的圆片摆成近似长方形)

  (2)师::请看大屏幕,16等份的和8等份谁拼成更接近长方形?

  生:16等份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

  师:对。这就是说,分的份数是无限的。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分的份数越多,长边就越接近直线,这个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课件演示

  (3)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在课桌上拼出的图形,一边讨论,一边逐步写出推导的过程。)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答师继续演示课件。

  生答:能,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r

  S=r2

  师:结合公式S=r2,说说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4)师:这个面积公式是不是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其它图形来验证一下。有的同学把圆拼成了三角形我们用三角形来验证一下,你能根据三角形计算公式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课件演示)

  生答: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圆半径的4倍。

  因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所以 圆的面积=周长的半径的4倍

  S=4r2

  S=r2

  师:我们用三角形也推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S=r2 。同学们还有其它图形来验证吗?

  (5)生:我们把圆转化成梯形来验证。(课件演示)

  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半径的2倍。

  因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的2倍

  S=2r2

  S=r2 用梯形的面积

  3.小结:刚才你们把圆转化成为哪些图形,分别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r2)

  我们根据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都推导出了同样的公式:S圆=r2。

  唉!我们刚才猜的圆面积是多少?你们真了不起!与r2很接近啊!

  圆的面积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评:打破了过去教师演示教具学生看的框框,而是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并渗透转化、无限等数学思想,让学生自己从尝试中推导圆面积的公式。]

  (三)课后巩固

  1、 现在你可以求出小羊大约最多能吃到多少面积的青草吗?为什么?请你给它补个条件。

  (照应了开头,又学练习了面积的计算。)

  2、 根据下面条件求出圆的面积

  r =5分米 d =3米

  3同学们怎么计算树的横截面的面积,是不是一定把树木锯断?(同学们讨论答出测出周长后师再出题)树的周长是非曲直18.84平方米,求树的横截面的面积?

  (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师:这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热烈发言,最后教师总结,解答了课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

  [评:课堂小结时间虽短,但能使学生认识升华一步,同时做到前后呼应,使整堂课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能充分发展思维。]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1.利用圆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之后,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在已有的圆的周长知识的基础上,求出圆的半径,再利用公式求出圆的面积。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间是环环相扣的,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图示的作用。

  结合图示来理解圆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条件直观化,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利于学生找到计算圆的面积所需要的条件,进而求出圆的面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圆片 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南湖公园的草坪上安装了许多自动喷水头,喷射的距离为3米,喷水头转动一周形成的是什么图形?(圆)

  师: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的面积呢?这个面积就是谁的面积?(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面积。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圆的面积(二)]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建构模型

  1.课件演示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在灌溉农田的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讨论“喷水头转动一周形成什么图形?喷水头转动一周能浇灌多大面积的农田?圆的面积是指哪一部分?”,结合提出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区分圆的周长和面积。

  师:怎么求出浇灌的面积呢?(生汇报:根据S=πr2得出3.14×32=3.14×9=28.26m2,强调要先算“平方”)

  教师小结: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时,可以直接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课件出示教材16页例题,认真读题,想一想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哪些。(羊圈的形状是圆、羊圈的周长是125.6m)

  (1)想一想,要求羊圈的面积,首先要知道圆的哪一部分?(半径)

  (2)该如何求出圆的半径呢?同桌说一说。(出示课堂活动卡) (学生反馈: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可知周长除以圆周率再除以2就可以求出圆的半径)

  (3)根据这个解题思路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半径:125.6÷3.14÷2=20(m) 面积:3.14×202=1256(m2)]

  3.探究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其他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所拼成的图形,想一想拼成的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拼成的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学生反馈:拼成的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的周长,拼成的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

  (2)茶杯垫片剪开后,虽然形状变了,但剪开前后的面积并没有改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2πr×r÷2=πr2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体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激发研究圆的面积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条件下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积极探究的能力。用拼三角形的方法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再一次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法指导:

  教学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提出将圆割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学具准备:

  把圆片分成十六等分,并按课本图所示,剪拼并贴成近似长方形。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前面我们学习了圆、圆的周长。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周长怎样表示?(2πr)周长的一半怎样表示?(πr)

  2. 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桌布。如果要给这块桌布的边缝上花边,是求什么?(圆形桌布的周长)

  3.件:出示一块圆形的镜框。如果要镜框配一块玻璃,至少需要多大?是求什么?(圆的面积)谁能指出这个圆的面积?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用手摸出学具圆的面积。

  提问:如果圆的半径是2分米,你能猜猜这块玻璃到底有多大?(同学们纷纷地猜测,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个圆面小于所在的正方形面积)

  这块圆形玻璃有多大,就是要求圆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1)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师用课件演示。)

  (2)通过回忆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这三种平面图形都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3)能不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圆可能转化为什么平面图形来计算呢?

  2. 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

  (2)学生小组讨论。

  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4)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生边答师边演示课件。

  生答: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 × r S=πr2 师小结公式

  S=πr2,让学生小组内说说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读公式并理解记忆。

  (6)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半径)

  3. 利用公式计算。

  (1)用新的方法算一算:刚才的玻璃到底有多大?看谁刚才猜得较接近。(学生计算并汇报)

  (2)出示例3,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提问:如果这道题告诉的不是圆的半径,而是直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3)完成第95页做一做的第1题。

  (4)看书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CAI课件出示)

  2. 测量一个圆形实物的直径,计算它的周长及面积。

  3. 课件演示

  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并计算)(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即最大圆面积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1. 第97页的第3题和第4题。

  2. 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首先带动课堂气氛

  2、教会学生什么是面积。

  3、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4、能够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三、教学难点:

  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牛奶盒,纸箱,可比克。

  提问(1)这些东西我们很熟悉吧!谁来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指名说)

  (2)制作这些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指名说)

  师: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知识?

  生:……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

  生:动手摸圆柱体

  师: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生:……

  师: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呢?(找学生回答问题)提问: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我们将圆柱体的侧面(也就是这个包装纸)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研究圆柱侧面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想,然后说说,再操作验证。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学生要说清楚展开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图形)(展开的形状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操作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观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独立操作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四)、练习

  求圆柱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

  3。底面半径是3.2厘米,高是5分米

  (五)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指名说)

  2、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3、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高是10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反馈)

  (六),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较有盖,无盖,一个盖的圆柱物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异同?多媒体出示:水管,水桶,糖盒提问:这些圆柱形物体在计算表面积时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2、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4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重点感受:没有盖,至少这两个词语。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3.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制作出一个笔筒,下节课带来送给自己的朋友。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圆柱,谁能说说这位新朋友长什么样子以及有什么特征吗?

  1.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两个底面,侧面,高)。

  3.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同学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以前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观察一个长方体,我们是怎么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呢?(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结果: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二第5题

  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尝试练习。

  (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2.5分米,高0.6分米。

  ②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①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

  ②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5.小结:

  在计算圆柱形的表面积时,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有时候给出的是底面半径,有时是底面直径。)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二第6,7题。

  四、课后思考。

  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在计算表面积时都可以用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来计算呢?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思路;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谁能说说圆周长、直径和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

  已知半径,圆周长的一半怎么求?

  (出示一个整圆)哪部分是圆的面积?(指名用手指一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怎么计算。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学习新课

  1.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转化成已知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的,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我们也要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决定圆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径)所以,分割圆时要保留这个数据,沿半径把圆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变直的变化图。

  2.动手操作学具,推导圆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圆周部分近似看作线段,其

  用自己的学具(等分成16份的圆)拼摆成一个你熟悉的、学过的平面图形。

  思考:

  (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2)所摆的图形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学生开始动手摆,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在幻灯前边说边摆。)

  ①拼出长方形,学生叙述,老师板书:

  ②还能不能拼出其它图形?

  学生可以拼出:

  等等

  刚才,我们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导出圆面积的公式是:S=r2。这几种思路的共同特点都是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转化后的图形与圆面积的关系推导出面积公式。

  例1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S=r2=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想一想;求圆面积S应知道什么?如果给d和C,又怎样求圆面积?

  (三)巩固反馈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r=2(单位:分米) d=6(单位:分米)

  2.选择题。

  用2米长的绳子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木框上,羊吃到地上的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1)3.1422=12.56(米)

  (2)3.1422=12.56(平方米)

  (3)3.1432=28.26(平方米)

  3.思考题: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求圆的面积。(如图)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使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2.在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老师介绍分割圆的方法,展示由曲变直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从各个角度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渗透了极限和转化思想。

  3.安排了坡度适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8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中的第一节课,数学 - 圆的面积(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课件演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

  生:1羊走一圈有多长?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二、引导探究,构建模型

  A:启发猜想

  师: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最大是圆形:

  1、这个圆的面积有多大猜猜看;

  2、试想圆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

  3、怎样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生试说)

  B:分组实验,发现模型

  学生分小组将平均分成16等分、32等分的圆放在桌上自由拼摆,拼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摆好后想一想:

  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2、你摆的图形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请小组长汇报拼摆的情况,鼓励学生拼摆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师课件展示动画效果)可以拼摆成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种情况,小学数学教案《数学 - 圆的面积(一)》。

  三、 应用知识,拓展思维

  1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2 运用公式计算面积

  A完成羊吃草的面积

  B完成课后“做一做”

  C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D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3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知识应用)

  下面是一个体育场的平面图,请你算一算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长方形体育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校要请师傅给体育场铺草皮,已知每平方米的草皮是2.4元,学校一共要付多少钱才能完成?

  四 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今天学了什么,这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来的,你懂得了什么?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9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第67—68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1及做一做的第1题。练习十六的第1、2、5题。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⒊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含义。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r,周长的一半怎样求?

  2、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并说出这

  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abs=a2s=ahs=ahs=(a+b)h

  二、新课。

  1、什么是圆的面积?(出示纸片圆让生摸一摸)

  圆所占平面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1)演示:将等分成16份的圆展开,问可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若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1)找:找出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r

  S圆=r=r2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1)将圆1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圆面积的。这个三角形底是圆周长的,三角形的高是圆的半径。

  因为:三角形面积=底高

  圆面积=

  =rr

  =r2

  (2)将圆16等分,取其中两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高即一个半径,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圆面积=r

  =r8

  =r2

  还可以取3份、4份等,同学们可以一一推算。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例1一个圆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已知:d=20厘米求:s=?

  r=d2202=10(m)

  s=Лr2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2、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r=5cmd=0.8dm

  3、解答下列各题。

  (1)一个圆形茶几桌面的直径是1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m。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

  四、作业。

  课本P70第1、5题。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充分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相关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2.5米,高0.6米。

  (2)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径1.5分米,高8分米。

  2求出下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宽为7厘米,高为9厘米。

  (2)正方体的棱长为6分米。

  3讨论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甲: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的总和。

  学生乙: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只要计算长方体相互对立的3个面的面积,3个面的面积相加再乘以2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乘以棱长再乘以6。

  二新课导入。

  1教师:以前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表面积的求法,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圆柱的表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和探索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2学生讨论:你认为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哪一部分?它由几个面组成?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反馈小节: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的总和,圆柱的表面积由一个侧面机和两个底面组成。(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4教师进行圆柱模型表面展开演示。

  (1)学生说说展开的侧面是什么图形。

  学生:圆柱展开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2)学生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长方体的长(或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宽(或长)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侧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抽生回答进行复习整理。(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3)圆柱的底面积怎么计算?(复习底面积的计算方法)。

  5说说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哪些表面是完整的,哪些表面是不完整的?

  学生举例:完整的圆柱有两个底面,不完整的圆柱只有一个底面(如水桶)或者根本就没有底面(如烟囱)。

  教师:所以我们每个同学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特别认真,要特别注意这个圆柱到底有几个底面。

  三新课教学。

  1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课件演示)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反馈评价:

  (1)侧面积:2×2×3.14=56.52(平方分米)

  (2)底面积:3.14×2×2=12.56(平方分米)

  (3)表面积:56.52+12.56=81.64(平方分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81.64平方分米。

  4学生质疑。

  5教师强调答题过程的清楚完整和计算的正确。

  6教学小节: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一般要分成几步来计算呀?

  四反馈练习:试一试。

  1学生尝试练习:要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2学生交流练习结果(注意计算结果的要求)。

  3教师评议。

  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计算使用材料的用量时为确保使用材料的充足通常都使用进一法,计算结果如果使用四舍五入法也许会出现使用材料不足的现象。

  五拓展练习

  1教师发给学生教具,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测量。

  2学生自行计算所需的材料。

  3计算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的答案为什么会有不同?哪里出现偏差了?

  学生甲:可能是数据的测量不准确。

  学生乙:可能是计算出现错误。

  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如果数据测量不准确或者计算出现错误,或许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也许是不可估量的,但事实上它又是很容易避免的。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六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厘米)(略)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1)底面周长是21.52厘米,高2.5分米。

  (2)底面半径0.6米,高2米。

  (3)底面直径10分米,高80厘米。

  3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底面直径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4一个圆柱铁桶(没盖),高是5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新课标六年级上《圆的面积》教案】相关文章:

圆的面积教案03-19

《圆的面积》教案06-29

圆的面积教案08-26

圆的面积教案01-15

圆的面积教案人教版09-15

圆的面积优秀教案06-16

圆的面积二教案07-02

圆的面积教案三篇01-06

精选圆的面积教案三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