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黑板报内容

时间:2021-03-18 15:06:44 黑板报 我要投稿

闹元宵黑板报内容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闹元宵黑板报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闹元宵黑板报内容

  闹元宵黑板报一

  闹元宵黑板报二

  闹元宵黑板报三

  闹元宵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闹元宵

  福建省莆田的元宵民俗活动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直到正月廿九妈祖宫举行“尾夜元宵”才结束,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闹元宵,节目丰富多彩,盛况赛过春节。

  元宵,是指新春第一个月圆之夜——农历正月十五晚,为我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亦称“上元节”。莆仙各地到处建有宫、庙、社、坛,每个里社均按古时划定的地域和固定的日子,其中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还有“总元宵”、“末夜灯”等活动,系较大社庙集中举行的大型元宵绕境活动。

  元宵期间,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桔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祈求来年日子更红火。是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元宵期间民俗活动形式各异,体现出莆仙文化所独有的强烈内聚力和乡土气息,是真正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狂欢节”。

  元宵是福建莆田民间一年中重头节庆。每年正月初六起,各地就开始长达二十多天“狂欢节”:村村社社轮流闹元宵,直到正月二十九妈祖宫举行“尾夜元宵”方休。各地元宵活动各具特色:搭桔塔、蔗塔、糕塔,摆全猪、全羊、全鸡、全鸭,以及剪纸、妆驾、摆斋菜、设宴桌、糊纸样等民间工艺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其中,“摆棕轿”是元宵活动中最热闹传统项目。 莆田各地几乎都有棕轿表演习俗。各地棕轿样式和材质有很大不同,重量也差别很大,重的几百斤,轻的仅几斤。尽管形式差异大,但每座棕轿顶部都会绑上棕叶,贴上象征不同姓氏、不同村落的神符,并放上一尊本村供奉的菩萨,由小伙子抬着随队伍绕境巡游,每到一户人家就要进行棕轿表演。各地棕轿舞亦各有不同:有跳有摆、有走有跑、有绞有转,有摆着棕轿不停绕埕,有沿街巷快速奔跑,有把棕轿绞在一起绕火堆连续转圈,还有抬棕轿跳过烈火。在呐喊助威声中,抬轿的年轻人在宫埕前围着一堆堆旺火轮番跳跃,你追我赶互不服输。熊熊烈火,滚滚烟尘,表演者奋力竞技,观看者呐喊助威……

  莆田棕轿表演规模最大的要数莆田市城厢区南门社区。正月十五下午二点,南门境内六个社棕轿队从寿光义社出发,开始绕境表演。南门棕轿摆法与众不同,由两个青壮年抬着棕轿,在跑动中不停转动棕轿。一路上,42架棕轿轮番跳过一堆堆旺火,每到一个社就要为敬神表演。绕完6个社,队伍回到寿光义社大埕,代表6个社的六堆干草被点燃了。6支棕轿队同时上场,围着代表自己社的.火堆表演,看谁摆得快转得猛。在四周锣鼓声和观众呐喊助威声中,小伙子们使出浑身气力不停地跑啊,转啊,火小了立刻添草,人累了马上替换,就是不能让棕轿先停下来。在这一波高过一波的摆棕轿竞赛中谁也不服输,直到100担干草烧完也应了“新年火旺旺”愿望。活动结束后,由6个社12个福首共同请大家吃福饭。 摆棕轿虽是传统民俗,但由于它激情横溢,极具竞争性,广受当今民众欢迎,不少到了一定岁数的男孩都会参加。丰富多彩的棕轿表演也日益成为莆田最具特色节庆活动

  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闹元宵黑板报内容】相关文章:

读书黑板报内容04-06

安全黑板报内容推荐12-02

五四黑板报内容大全12-01

小学五一黑板报内容04-30

迎中秋黑板报内容04-11

雷锋主题黑板报内容03-03

关于雷锋黑板报内容02-27

有关雷锋黑板报内容02-24

学习雷锋黑板报内容03-09

冲刺期末黑板报内容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