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故事

时间:2023-03-15 09:11:43 玉华 故事 我要投稿

关于汉字的故事(附历史起源)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字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

关于汉字的故事(附历史起源)

▼目录▼
【1】汉字的故事【4】汉字的特点与规范化
【2】汉字的简介【5】汉字的历史
【3】汉字的起源过程【6】汉字的影响

  汉字的故事 篇1

  “风”在甲骨文中看上去像一只传说中的凤凰。此字实为凤凰的凤的本字,象形。而“风”这种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既难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又难以描画出具体的形状,因而将“凤”字借用为“风”。如甲骨文中的“大风”就是“大凤”,“小凤”就是“小风”,“不凤”就是今天不刮风。

  到了小篆时代,人们将“凤”字还给了“凤凰”,而造了一个“風”字,“風”为“风”的繁体字。《说文解字?风部》:“风,八风也。……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六书故?动物四》:“天地八方之气吹嘘鼓动者命之曰风。”可见“风”的本义就是指自然界空气流动的现象。古人认为“风”动而虫生,因此用“虫”作“风”字的意符,“凡”字作声符,新造“风”字。《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其意思是大地发出来的`气叫做风。

  由于“风”与“空气”关系密切,因而引申出“风气”、“风俗”的意思。如《吕氏春秋?音初》:“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高诱注:“风,风俗。”其意思是:因此听到那个地方的音乐就可以了解那里的风俗,考察那个地方的风俗,就可知道那里人的志趣。由于“风”指“风俗”,因此引申指“民间歌谣”。如《诗经》中的诗分为“风”、“雅”、“颂”三类。自《周南》至《豳风》合称为十五国风,收诗160篇。宋朱熹《诗集传?国风一》:“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风”指民歌、民谣。

  历史上关于“风”字的故事也不少。宋代大散文家范仲淹在浙江做地方官时,在富春山上的钩台上造了一座严子陵的祠堂。祠堂落成后,范仲淹为之写了《严先生祠堂记》一文。记中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好后,将此文送给友人李泰伯看,李看后赞不绝口,随后对范仲淹说:“如果诗中改动一个字,那就更完美了。”范仲淹连忙请教。李泰伯说:“诗中写云山江水的话,意境很大,后面用一‘德’字来承接,便觉得有些局小,而且太呆板。把‘德’字改成‘风’字,你看如何?”范仲淹听了,连声说好,马上就把“德”字改成了“风”字,并且尊称李泰伯为一字之师。

  清代著名画家李方膺有一次到朋友家里做客。席间话题突然转到绘画上来,有人说:“世上什么东西都好画,就是有一种东西画不了!”另一个人问他是什么东西难画,那个人只回答了一个字:“风!”

  在场的人听后都默不做声,心里都承认风确确实实是一种难画的东西。

  这时李方膺站起来说:“能!风也能画。”

  在座的人愕然。李方膺当场挥笔作画,一会儿,他果然把“风”画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见到的《风竹图》。看了李方膺的《风竹图》,有人评价说:“李方膺不仅把风画出来了,而且把风声也画出来了。”

  游泰山的享受,除了自然风景之外,便是登泰山途中的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字石刻。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到中国来访问。一天,他们登临泰山时,见盘山路一侧的石壁上刻着“二”两个字,这两个字引起了这些日本客人的极大兴趣,却不解其中的意思。于是便询问陪同的中国学者。不料,陪同的人也被这两个古怪的字难住了,他们只好答应客人回去查询。

  游山归来,日本学者追问“二”的读法和意义,于是陪同者翻遍典籍,多处走访专家学者,都没有解开此谜。

  不久,此事传到北京。有人带着临写的这两个字到中国科学院去请教郭沫若。郭老看了这两个字,沉思了一会儿,提笔在“二”两个字的外边各添上两笔,于是便成了“风月”二字。然后郭老笑着说:“这两个怪字的意思是‘风月无边’。这不过是古代名士的文字游戏而已。”后来,当代书法家谢逢松以“二”二字为上联,并题写了下联。他的下联是“年华”,并在“年”和“华”两个字上各加了一个方框,其意思是“有限年华”。这种文字游戏确实玩得很有水平。

  汉字的故事 篇2

  夫”——冲破天的气概的“夫”生动展示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从“大”,在“大”字上加一横。“夫”表示已长大的人,一横表示的是绾头发的簪子。古时童子,即未成年的男子的头发是披发,成年后,即到了20岁以后,男子要举行加冠之礼,将头发绾成髻子用簪子束在头顶上。束发加冠后,表示男子成了“夫”,即大男子。由此可见,“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其实“夫”表示这个男子已经成熟、长大。如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其意思是说假如一个成年男子不耕种,有人就要挨饿。

  古代称身高一丈的男子为“丈夫”,“丈夫”就是大男子的意思。不过我们不要认为古人比现代人身材高,这是因为古制1尺约相当于今天的0.6尺,也就是说古代的大丈夫,即使是个子最高的人也不过2米。男子成年后,就要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因此“夫”引申为从事不同体力劳动的人。如:“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其意思是诸侯和大夫要治理好自己的'封地时,见到那些邪恶之事,就必须像种田的人见到的恶草那样一定要根除。其中的“农夫”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子。另外还如“渔夫”、“船夫”、“车夫”等。

  对“夫”字,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夫”是表示过了某一高度的人。其中的“大”是正面的人形,在“大”的上面加一画,表示达到这一高度的人才可称“夫”。中记载:古代的征兵制度规定,国(都城)之男子七尺以上,野(相当于今之农村)之男子六尺以上,都可服役,即在征兵的范围之内。由此看来,当时征兵的条件只看身高,而不论年龄。这就是中为什么记载有二毛(头发已经发白,即年纪很大的)兵。

  “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是这样构形的:“夫”字中的“人”是,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的,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

  汉字的故事 篇3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可是,大家知道汉字是怎样发展来的吗?在这里,我就介绍一下汉字的历史。 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睡觉。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文字又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这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文字——小篆。这种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繁琐,于是民间逐步兴起了一种应急的俗体——隶书。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美观的文字——楷书。从此以后,汉字就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间架结构。以后人们又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各样的.字体,也涌现出了像“钟、王”、“颜、柳”、“苏、黄、米、蔡”这些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而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的个数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便于人们查找汉字的工具,像《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 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汉字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对于一些笔画过于繁琐的汉字进行了大胆简化,使人人都能识汉字、用汉字,这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在现代社会,科学飞速的发展,汉字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像表示化学元素的汉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汉字不断出现,许多的汉字也是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怎样把汉字输入计算机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汉字输入法,如拼音、五笔字型、表形码、自然码等等。汉字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汉字过于复杂,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认为汉字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标志,我们不应该抛弃汉字,而是应该发展汉字,完善汉字,让汉字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延续下去。

  汉字的故事 篇4

  中国思想史上,有个人物,挺重要,他和同门师兄弟万章共同记录、整理了他们的老师孟子的言论,形成了传诸后世的《孟子》一书。这个人,叫公孙丑。在《孟子》中,他和万章都把自己深深摆了进去,挺不谦虚,各占两章,一上一下。中国人耳熟能详、张口即来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出自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幼时初读《孟子》,非常诧异这个人得长得多么出人意料、多么随心所欲,才会被爹妈命名为“丑”?年齿渐长,识得了几个繁体字,才明白公孙丑的“丑”,是“子丑寅卯”的“丑”,而非“妍媸美丑”的“丑”,后者在汉字简化之前写作“醜”。

  除了“丑”和“醜”,类似的情况还有“面”和“麵”。前者是“面孔”的“面”,后者是“面条”的“面”,本来也是井水与河水,互相犯不着,如今也被活活拧成了一股水。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过一个研讨会,海峡对岸来了位学者,闲聊中,他说在大陆看到“面馆”“吃面”“水煮面”“炸酱面”“来碗面”等表述,就浑身不自在。因为对于使用繁体汉字的他来说,“面”就是“脸”就是“面孔”。

  汉字本质上是表意文字,从古到今,每个字都其来有自,都传承有序,都隐藏着自身演进的逻辑,也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密码。一个汉字,就是一把钥匙、一部时光机、一个精神DNA,帮助我们界定自己,了解过去。胡适说过:“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此话曾经备受批评和攻讦。但实际上,发现一颗远在若干光年之外、和我们八万竿子都打不着的恒星,真不如去解读、证实一个中国古字的意义。

  如今阐释汉字来龙去脉的著作与日俱增,名作佳著不在少数,其中一部,特色别具,自成一格,这就是瑞典学者林西莉的《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这部向中国之外的读者普及汉字知识的.著作,用北京话来说像是一个“杂拌儿”,不但有诸多常用汉字从甲骨文到当代形态的演化进程,还收录了诸多照片、文物、图案、实物、绘画等等,甚至还穿插了林西莉本人负笈北大期间的亲历亲闻,今日读来,恍如隔世。

  千万不要以为你比一个外国人更了解你天天使用的母语。比如,很简单的一个“王”字(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王”,不是“隔壁老王”的“王”),我曾经以为这个字的本意,是顶天立地、贯天通地、经天纬地的大英雄,中间那一竖,连接起了天、地、人三横。读了林西莉的书,才知道,在甲骨文里,“王”原来是一柄斧子。当然,这是一柄极特殊的斧子。

  汉字的故事 篇5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南方有一名大地主,平日依靠欺诈老百姓,搜刮了很多钱财,但他却是个1个不认识字的人。所以他想自己有这么多的财产肯定需要1个又学问的人来管理才好,就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从当地请来了一名非常有名望的先生来教自己儿子识字。

  识字第一日,先生教地主的.儿子写字,写上一划的时候,老师告诉他这是“一”字;而写上二划的时候,则告诉他这是“二”字;三划即是“三”字。财主的儿子听后,将笔扔下开心得跳了起来,说:“识字那么简单,有什么必要请老师呢!”地主听从了儿子的话,当天就将先生辞退了,还夸奖自己的儿子,说他真聪明,这么快就会识字了。

  隔了几日,地主要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家吃饭,叫儿子写个请柬。地主的儿子1大早就来到书房动笔写了,大半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写成。地主着急得很,接连去摧他。

  儿子很不耐烦地嚷着说:“姓啥不好,偏偏要姓万。我从早上到现在,才写了五百多划哩!”

  汉字的故事 篇6

  中国的汉字已有千百年,汉字中的横竖撇捺,都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汉字之美,在于音与形,更在于深厚意蕴。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

  汉字由瘦弱纤细的甲骨文到浑圆质朴的铭文,再到遒劲凝重的大篆,然后到曲折婉转的小篆,最后到横平竖直的楷书。每一笔都如诗如画,撰写着百年的变故;每一画都如风如雨,续写着千年的`辉煌。

  汉字的形,有如雄伟的苍山,笔锋尖锐,方方正正,挺立不屈。汉字的音,韵律和谐,美妙动听,每一音,抑扬顿挫,雄浑有力。汉字的意,有的表达游子对家乡炽热的想念之情;有的表达儿女对父母舐犊之情的感慨;有的表达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汉字就是这么的神奇啊!

  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下面就来说说我与“行”字的故事吧。这个字很普通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它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记载了我对汉字的成长历程。

  在我小的时候,有一天和妈妈去银行取钱,我看着门口“什么什么银行”的大字,想着自己认识的一知半解的汉字,就大声而骄傲地和妈妈说:“妈妈,我认识这几个字,我念给你听啊。”妈妈用惊讶的眼神看向我说:“好啊”,我当时的小表情还挺得意呢,只听我把银行的行,念成了“行(xíng)”,妈妈说:“这念‘行(háng)’。”听妈妈这么说,我还挺不服气,坚持说:昨天看的动画片里就有这个字,就是这么念的,我没错!妈妈看到我激动的表情,俯下身耐心的和我说:“这是多音字,以后等你上学了,就会明白了,这两个读音都是对的,但在不同的地方,读音也是不一样的。”我说:“哦,我记住了。”从那以后我知道“行”是一个多音字。也知道了中国字原来这么复杂,变一个读音,它的字义截然不同,中国的汉字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汉字像一个个精灵,带给了我生机与活力;汉字像一滴滴雨露,带给了我心灵的润泽;汉字像一朵朵小花,带给我美好与向往。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我愿带上一缕芬芳,体会一缕清香;我愿拿起一支笔,体会汉字之美,传承中华之精粹!聆听你、我、他与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 篇7

  相传,上古时期有一条河名为繁水河(今南乐县梁村乡吴村北),依河定居着一个部族,他们靠种植农业和打鱼捉虾繁衍生息。部族首领仓颉,二目重瞳,且是睁目降世,众人皆称奇事。

  少年时代的仓颉聪明过人,且擅于描摹绘画。有一天,仓颉与同伴在繁水河旁打闹玩耍,忽然从河水中游出一巨龟,同伴见状惊慌而去,独仓颉于沙地上画巨龟形状。这巨龟受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已成灵物。它睁目细看,见仓颉生得虎头燕颔,日月角起,伏犀贯顶,大耳垂肩,二目重瞳犹似电闪,心中大悦,说道:“天生你大贵之相,必委以重任。今天下有一圣贤之君,以土为德,名为黄帝,你将来可投奔于他,定成大器。”说罢,那龟飘然而去。

  后来繁水河泛滥,部落之民无法栖身,四散逃亡。仓颉投奔了黄帝。黄帝知其擅长描摹绘画,而且聪明过人,就封他为史官,负责结绳记事。仓颉就把大事在绳上打一个大结,小事打个一小结,特别的事情则打一个特别的结,凡事相连就打一个连环之结,甚是细致。

  有一年,蚩尤请出风伯和雨师,纵起狂风暴雨,困住黄帝,抢走了大批的牛羊和人民。黄帝不服,让仓颉带上结绳前去评理。那蚩尤为人狡诈,否认抢走了牛羊和人,仓颉拿出结绳上前理论,蚩尤却说如果能叫出人的名字和牛羊的颜色,就立即送回。由于结绳记事简单,无法记得那样详细,结果黄帝与仓颉失败而归。此后,仓颉决心研究出能详细记事的办法。

  有一次,仓颉到阳虚山,只见河水涛涛,滚滚东去,忽见一只大龟背负一丹书前来,仓颉上前相拜,认出是曾经点化他投奔黄帝的那只灵龟。仓颉便说,为创制详细记事的办法而苦恼。灵龟就把背负丹书赐给了仓颉。丹书全用红色写成,故称丹书,文字深奥,凡人不能认读。得丹书后仓颉废寝忘食,朝夕研读,常仰观天上奎星圆曲之势,俯视山川脉络之象,又旁观鸟兽鱼虫之迹,草木器具之形,描摹绘写,造出各种不同的形势。历经九千九百九十九日,方成文字。成字那夜,狂风呼啸天下粟雨,神鬼乱号。

  后来,黄帝得知文字造成,召见仓颉问道:“听说你借灵龟神书,方成文字,可否一观神书?”仓颉把丹书呈上。黄帝观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写些什么,就让仓颉解说其中的'原故。仓颉说:“此乃六体六字之式。一是象形,是用摹拟事物形状方得一种造字法。如日像一轮红日,月像一弯新月。二是假借。是用借字表音的办法造字。三是指事,是用符号标出事物的特征。四是形声,是用意符和音符组成新字的一种方法。如:“赏”字,“贝”是意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钱财有关,“尚”是音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五是会意,是合字表义的造字方法。如:明,由“日”“月”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借日月之强光,来表示“明亮”的意思。六是转注,是部首相同,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山有之字。如“老”可以训“考”。天下礼仪归于文字,文字必归于六书类。黄帝听后高兴地说:“你将六书更加详解,布教天下。民得文字,如眼重明,此乃万世之功也。”

  汉字的故事 篇8

  有一天晚上,熠熠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爷爷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说的是在一个古老的地方,有一座城池叫做“汉字王城”。城的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王宫,由地位最高的“皇”统治着整个王城。由于“皇”爱民如子,又善于治理国家,所以汉字城民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太平日子。也不知过了几世几代,汉字王城里的城民们人丁越来越兴旺。但大家仍然过着相敬如宾的快活日子,整天很开心。谁知有一天,全城内外的汉字都传染了一种奇怪的病,使生存在汉字王城里几千年之久的汉字变得奇形怪状了。这些汉字不但外貌个个不同了,而且性格也千奇百怪,有的喜欢微笑,有的'喜欢哭泣,有的喜欢打架,有的喜欢劝和。反正每个字都很有个性。

  有一次汉字们在草坪上玩耍,大家互相看了又看,都觉得对方很新鲜。“又”好奇地对“叉”说:“你怎么比我多一点呢?”“长”仰起头对“弓”说:“大叔,你什么时候背了一张弓?”“日”心疼地对“曰”说:“儿子,你看生病多么可怕啊,你的身子都缩掉了。”“木”揉了揉昏花的眼睛,对“林”说:“你会变身有什么了不起了啊?”“兵”忧郁地对“乒”和“乓”哥俩说:“要是这场病能快点过去该有多好啊,瞧你俩只剩一条腿了。”一时间,只听草坪上叽叽喳喳,大家议论纷纷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场疾病终于被治好了。汉字们都很高兴,他们又不约而同地集中到草坪上来了,大家清点了一下字数。哈!数量不仅没减,反而从两三千增长到了五六千。大家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熠熠听到这里,也跟着高兴地笑了起来。这一笑不打紧,熠熠睁眼一看,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睡觉呢,熠熠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心想,也许是因为自己太痴迷于探索汉字了,所以梦爷爷才会出现在他的梦里呢。

  汉字的故事 篇9

  中国的文字传说最早是仓颉创造的,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才开始真正进入文明时代。仓颉造字开创了我国文字的先河,是中华文明史的源头。岐山县城南三华里处仓颉庙中的一通石碑,就记录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典籍中的神话传说,仓颉,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个眼睛,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远古时候,人们只会说话,不会写字,要把事情记录下来很不方便。传说有一次,仓颉的母亲出外采桑,仓额一人在家编筐。突然,一位同年好友跑来告诉他,山上的一只猛虎将本村一头黄牛咬死吃掉了。仓颉十分气愤,约了伙伴去除害。临行前,他在西墙上画了一只老虎,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点了一点,意思是他出外打虎,太阳落山才能回来。仓颉的母亲归来,见墙上画了一只老虎,旁边还有一口井,误以为自己的儿子被老虎逼得跳了井,气得晕了过去。傍晚,仓颉打猎归来,见娘脸色蜡黄,气息奄奄,忙问有何伤心事,娘说明了原委,由于过度惊吓,不久便去世了。仓颉既后悔又难过。从此,他便骑着驴骡,离开家门,体察各地风土人情,记录方言土语,立志要造出字来。

  那时没有纸,仓颉便把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在树皮和苇叶上。驴骡驮得过重,行到今岐山县境内仓颉庙村时累死了。仓颉不能继续前行,便寻了座茅草房住下,从早到晚写写画画,忙着造字不停。当时,他正琢磨着“出”和“重”两个字,山上架山本该为“重”,远行千里本该为出门在外的“出”,但由于青蛙的聒噪扰乱了他的思绪,把这两个字给弄颠倒了。他一气之下,饱蘸了浓墨,狠劲向旁边的池塘中甩去。墨点子把青蛙的嘴全都油墨了,青蛙这才不叫了。至今,这里的'青蛙嘴全是黑的,有诗云:“仓颉造字思绪浓,小蛙咯咯叫不停,神笔轻点墨封嘴,从此闭口永无声”。据说,仓颉在这儿造的字非常多,民间有诗为证:“仓颉造字一石粟,孔子读了七斗七,剩下二斗无用处,撒到邻邦赠外夷。”

  关于仓颉及仓颉造字,在许多辞书典章中均有论述。《吕氏春秋·君守篇》中述“仓颉作书”。《淮南子》记载:“史皇生而能书”。《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黄帝的记事官员仓颉,看见鸟兽的瓜印蹄远之迹,知道了从事物的本质及外在表现形态来区别各种不同的事物,这才开始创造了文字。

  汉字的故事 篇10

  万字难写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满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

  汉字的故事 篇11

  明末,南京有一个习武的后生,名叫张弓,射得一手好箭,但他有个毛病,好自吹自擂。

  有一次,他正在练习射箭,不少围观的人连连叫好,张弓十分得意,当即挥毫写了一上联: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

  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众人都对不上来。恰好这时,走过来一个卖弓人,看过上联之后,拿出自己的弓来,请张弓试一试。

  张弓连试了几张都拉不开。卖弓人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木料做的.吗?”张弓摇头说:“不知道。”

  卖弓人说:“我这弓是李木(李子树木)做的。”张弓非常奇怪:“李木并非良材,怎么能做这么硬的弓?”

  卖弓人笑道:“这就是木匠的本事了。”说罢,提笔出写下联: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

  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众人不解,请教是什么意思。卖弓人解释道:“他姓‘弓长张’,我姓‘木子李’;他叫张弓,我叫李木;人称他‘张弓手’,却唤我‘李木匠’;他善张弓射箭,我却会用‘李木雕弓’;他射箭是‘箭箭皆中’,可惜拉我这李木弓却是‘弓弓难开’。”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张弓羞得无地自容,忙收拾起弓箭,灰溜溜地走了。

  汉字的故事 篇12

  两位读书人一起去占卜。其中一位先写了一个“串”字给算命的拆字先生看。

  拆字先生认为“串”可以分解为两个“中”字,这一年他一定能够高“中”两次(科举考试分为不同的`层次和阶段,有时一年内可以有不止一次的等级考试)。

  这时另一位读书人也想得到几句恭维,也写了同样一个“串”字。

  不料拆字先生板起面孔说:“阁下不但不能高中,而且即将灾祸临头。”

  那人询问原因,拆字先生回答道:“刚才那位先生是无意中写的‘串’字,阁下则是故意书写的。故意,就是‘有心’。‘串’下有‘心’,成了‘患’字,就是将有祸患了。”

  后来,前一位读书人果然连中双元,而后一位读书人则因考试作弊,犯了欺君大罪,被下狱。

  汉字的故事 篇13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汉字的故事 篇14

  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一望便知古“妻”字中有一个或跽或跪的被奴役的女子形象,这个女子的头发显然是飘散的,另外加一只罪恶的手,这只手正伸向女子的头部,将她的头发抓住。可见“妻”是一个会意字,其意思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的头发。古文的“妻”字生动地描绘了上古社会中抢夺别人的女子作为自己配偶的一种风俗。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抢婚习俗当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人们的婚姻中,还保持着一种假抢的情形。所谓假抢,就是这种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长同意的.“抢”。现在许多地方流行的娶亲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时的习俗,就留有古代抢妻习俗的痕迹。《说文解字·女部》:“妻,与夫齐者也。”许慎的说解告诉我们,“妻”与“齐”是两个读音相近的字。“与夫齐者”的意思是:在妻妾之中,唯有妻才与丈夫有同等的地位。从字形看,“妻”从“又”,“又”就是手,所以可表示“秉持妻职之义”。古人造“妻”字之所以千方百计表明其比较尊贵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当然是因为在家庭中还有比妻子更低贱的,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不过,在古代的家庭中,妻子对于丈夫来说又永远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说“妻”子不可能与丈夫“齐”,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妻”由“配偶”又引申为动词,指以女嫁人或娶别人的女子为妻。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罪也。’以其子妻之。”其意思是:孔子说公冶长这个人(很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在监狱之中,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有罪。因此,(孔子)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李鸿章是清末名臣。一次,他有个远房亲戚赴考,这个人不学无术,接到试卷一看,竟然一题也不会答。此时他灵机一动,突然想到自己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戚,于是在试卷上写道:“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这个不学无术的亲戚竟然将“戚”写成了“妻”。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于是在试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我不敢娶。”因此,这个亲戚还是落第了。

  汉字的故事 篇15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汉字的故事 篇16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汉字的故事 篇17

  一个人姓卜,名字叫不详;另一个姓冢,名字叫不消。他俩交了朋友,结拜为把兄弟。

  一天,把兄对把弟说:“咱俩的姓氏都很出奇。你看‘冢’字很像‘家’,只是少一‘点’,好像官员没有纱帽一样。今日特和兄弟你商量,如果你能将你的‘卜’字腰那一‘点’,押在我的‘冢’字头上,使我成了‘家’,不是很好吗?”

  把弟听了回答说:“借给你一‘点’,使你成了‘家’,也无不可,但是你成了‘家’,我就只好耍光棍了!”

  汉字的`故事 篇18

  每天,你都能看到像一个大火球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的东西。只有在白天,你一定猜到了!那东西就是太阳。

  那么,与“太”这个词非常相似的'词是谁呢?这个词会让你把“太阳”写成“太阳”。那么单词必须是“大”“太大”和“大”只是有点不同,但它们也会让你无缘无故地受到惩罚,无缘无故地丢3分,让人们无缘无故地大笑。

  我记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把课堂练习转到第九课,那课叫《太阳》。课堂练习中有一个问题要求你写一个寓言。你以为“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空”,但你写的是“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空”。所以老师给了我一个讲座。但我并没有悲伤,而是决定以后认真对待,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考试时我没有仔细检查。那很好。直到我发了试卷,我才后悔。我后悔做得不好,后悔没有仔细检查,后悔白白丢了3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把“太”写进“大”。唉,汉字真是一群听不懂的精灵。它们可能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含义,因为有一点不同。汉字是如此博大精深。我爱你,汉字。

  汉字的故事 篇19

  自古有一句俗话说:“秀才认字,念半边。”

  认字念半边,很容易出错,这句俗话是用来讽刺“白字先生”的。

  有一个周姓秀才,就是一个认字念半边的。有一次与一个姓陈的互递名帖(名片)。

  周秀才看了一下对方的名帖说:“东兄,久仰,久仰。”

  姓陈的也看了一下手中名帖,拱手说道:“吉兄,久仰,久仰。”

  周秀才听了不高兴,说道:“我明明姓周,你怎么扒了我的`皮?”

  姓陈的回应道:“我明明姓陈,只许你割我耳朵,就不许我扒你的皮?”

  汉字的故事 篇20

  “天”字属于象形字。因为人的头顶上就是天空,所以最早的“天”字是个突出人物头部的人形。后来表示人物头顶的圆形或方形被简化成了一横,慢慢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写的“天”字。

  古时候杞国有个人,看到天就担心天会掉下来,看到地就担心地会塌下去。整天愁眉到南岸的东晋城下去劝降。

  东晋知道秦军来了,派出了大将谢石、谢玄带领五千精兵出城偷袭了秦军的`先头部队。

  前秦大王得知秦军战败,大惊失色,马上登上城楼向淝水对岸观看。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一片。

  再仔细看,淝水上桅杆林立,战船密布,东晋士兵阵容整齐,手握刀枪。前秦大王不禁心生寒意,又回头望向八公山,山上地势险要,东晋士兵的大本营就驻扎在山下,一阵风吹过,山上晃动的草木远远看去就像无数正在行动的东晋士兵。前秦大王顿时面如土色,下令撤退。

  结果秦军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打了个打败仗。这一站后,前秦瓦解,北方再一次分裂。

  这一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此战后便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典故,意思是听到风的呼啸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是有敌军在追赶,看到晃动的草木都以为是敌人的士兵在行动。形容人在非常恐慌时,稍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十分紧张害怕。

  汉字的故事 篇21

  “福”这个字,拆开来看,左边一个示字旁,跟神有关;右边是“一口田”,就是有田地的意思。所以,我对这个字的理解是:民以食为天,只要老天保佑我们有田种,有饭吃,就是幸福了。

  这个愿望,看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很难。在古代,人们真的是靠天吃饭,今年雨水少了些,天旱了些,农田周围的河流都干涸了,庄稼得不到灌溉,就都枯死了,颗粒无收;今年经常有暴雨,河水冲塌了堤坝,向着农田奔涌过来,可能就不仅仅卷走了地里的庄稼,还卷走了农民们耕耘用的锄、犁,甚至是他们自己。因此,人们为了年年有个好收成,便向他们想象出来的各种天神、地神祈祷,希望神灵能保佑今年是个丰收年。

  不仅仅是自然方面,另一个幸福道路的“拦路虎”便是剥削制度。通过书本学习,我知道以前地主占有了农村绝大多数的土地,许多贫苦的`农民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了生存要去租种土地,却要向地主缴纳高昂的租税。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地,自己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小小的一个“福”,实现它怎么就这么难?

  中国近代史上,终于出现了这么一批人:他们不求生活荣华富贵,不求占有多少财产,只求让人民幸福,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员。对于农民来说,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推翻了一直压迫他们千年之久的地主阶级,分到了地主大片的良田。“福”的基础——“田”,终于有了保障。

  一百年后,历史来到今年春天!最近,我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我们国家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不再有人在贫困线上挣扎,不会有人为温饱发愁。“福”这个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中国范围内,真正实现了!

  脱贫攻坚战胜利,这只是我们前进中的一个目标。未来,我们继续走在追求幸福的大路上,让天下更安宁,生活更美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学习,锻造本领,将来能让“福”在我们手中泽被更广阔的天下!

  汉字的故事 篇22

  “立早章”之说质疑

  “章”和“张”在汉字中都用于表示姓氏,当有人问你姓什么时,答姓“张”为“弓长张”,当然无可非议,而要将“章”说成是“立早章”,似乎有些不妥。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须了解一下“章”的造字结构。

  小篆作“章”,由“音”和“十”两字组成,且与金文的“章”保持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说文解字·音部》:“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其中的“音”,指“音乐”、“乐曲”;“十”的解释明显受到了老子“起一终十”说的影响,“一”为万物的开始,“十”为万物之终。由“音”和“十”会出的`意思是乐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由此看来,称“章”为“音十章”更为妥当,称它为“立早章”只是从它的形体结构来说的。

  由于“章”表示一支乐曲一段的演奏过程,因此“章”便引申出文章的“章节”、“段落”的意思。又因为任何乐曲的构成与演奏都必须有规律可循,由此“章”又引申出“章法”、“规章”、“法律”等意思。将此听觉的规章,用之于视觉上,“章”又有了印章、图章的意思。

  汉字的故事 篇23

  两只巨手握在一起

  在上古,“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古称“同门曰朋”,其意思是同从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同学;“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志同道合的人称为“友”,即今俗称的“同志”。《说文解字·又部》:“友,同志为友。”许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友”为什么指“同志”呢?我们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体就一清二楚了。

  古文“友”字是由两个“又”构成。“又”像手之形,并且为右手。可见“友”是会意字,其意思是两只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从“友”字的造型,可以想见我们的先民,朋友相逢时,他们也会像今天一样用握手来表示朋友之情。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当旧友重逢,两人仍然是热情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表示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

  对“友”字也有不同的会意。有的学者认为是两只手共同伸向一个方向,表示双手互相协调、配合密切的意思。“友”的本意是用手相助。

  不管怎么会意,“友”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交情。“友”字的创制,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友”由“同志”、“朋友”引申为动词,其意思为“与……为友”。如《论语·季氏》:“友直、友谆、友多闻,益矣。”其意思是同正直的、诚实的、见闻渊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事。

  汉字的故事 篇24

  【先睹为快】

  “渔”是捕鱼的意思。甲骨文的“渔”字画的就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条线正在钓鱼;演变到金文时,就变成两只手伸到水里去捉鱼了;到小篆时,就把下面的两只手去掉,只保留了“鱼”和“水”,变成今日所见的“渔”字。

  “孕”是指女人怀胎的意思。从甲骨文的`“孕”字的字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大肚子的女人正跪坐着,她圆圆大大的肚子里面有一个小孩儿。广东人称女人怀孕为“有了身己”,就是指一个身体里面还有另一个身体。怀孕是人来到世上的开始。所以“孕”字有初始、哺育的意思。

  “牧”是一个人手里拿着鞭子赶牛去吃草,它的本意是指“养牛的人”。“牧”字的左边是“牛”,右边是“ ”(音读扑)――就是用手“ ”拿着鞭子“ ”的样子。古时候,通常是小孩子赶牛去吃草喝水,所以就有“牧童”的称呼。在赶牛的时候,牧童手里要拿着一条鞭子,好把牛羊驱赶到水草丰盛的地方。

  以轻松的笔调,讲述汉字的根与源。

  以唯美的画面,诠释汉字的形与意。

  聆听汉字背后的故事,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汉字的故事 篇25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返回目录>>>

  汉字的简介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他语言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国等,现今已废弃汉字。

  返回目录>>>

  汉字的起源过程

  一、汉字起源说

  甲骨文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出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结绳说: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们靠结绳记事、认事,此举起到了帮助人们记忆的作用。《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汉代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庄子·胠箧》篇云:“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又如《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义》: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东汉以后,不少人把汉字起源附会于结绳。

  八卦说:关于八卦的起源说法并不统一,有摹象说、星象说、数说和杨雄的“亥”为物之源说等等。《周易·系辞》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提到八卦源自庖牺氏对自然客观世界的摹象,这与“依类象形”而作的汉字的起源是相似的。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把八卦和书契(文字)的作用相提并论,把汉字的起源与八卦联系起来。

  仓颉造字说:相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仓颉画像“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和“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刻契说:刻契是古人在结绳记事后又一种帮助记忆的实物记事法,多作契约用,比结绳记事进步多了。所谓“刻契”就是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上刻痕。《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周易·系辞》郑玄注:“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符合。”郑玄又在《周礼·质人》注里说:“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列子·说符篇》:“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所说的“齿”即是质契上所刻的齿痕。这种刻契具有记事记数的作用,可以作为契约的凭证,也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刻契的一些符号与某些汉字形体相似。如“一、二、三、亖、”与汉字数字“一、二、三、四、五”的古文字别无二致。宋末元初戴侗提出“书始于契,契以记数”而“各如其数”,认为“刻识其数”的契刻是原始文字的一个源头。

  刻划说:郭沫若先生立足于半坡陶符与殷商甲骨文的比较考察,认为早期的文字可以从结构上分为“刻划”和“图画”两大系统,“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为数不多,这一系统应该在图形系统之前”。从半坡发现的刻划符号来看,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单字。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它已有固定的音形义,当为汉字之源头。

  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土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我国文字的萌芽。

  关于汉字的起源,历史上曾盛行“河图洛书说”。《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竹书纪年》指出:“黄帝轩辕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部分近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沈兼士先生在1927年提出了汉字起源于记事的图画这一观点,认为在古汉字之前还有一个“文字画”的起源阶段。沈兼士《从古器款识上推导六书以前之文字画》:“盖于六书文字时期以前,应尚有一阶段,为六书文字之导源,今姑定名为‘文字画时期’”。文字画是向文字进化的记事性图画,具有亦画亦字的特点,初步具备了文字记录信息的可识性功能。关于记事图画与记词文字的联系与区别,沈兼士先生讲得尤为精辟:“文字画为摹写事物之图象,而非代表言语之符号,虽为象形字之母型,而不得径目为六书象形指事之文。”

  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有更整齐规则的图形刻划,是早期的图形文字。

  二、汉字演变经历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始于殷商时期。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个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

  3、大篆

  大篆大篆为汉字书体的一种。相传为周宣王时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书。 秦时称为大篆,与小篆相区别。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4、小篆

  小篆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 《泰山刻石》残石,即小篆代表作。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据说是李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赞美。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康熙字典上对所有的字还注有小篆写法。

  5、隶书

  隶书碑刻作品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

  隶书强化了汉字的记号功能,削弱了象形功能,对汉字的改变很大,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为后来的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奠定了基础。

  隶书分秦隶(古隶)和汉隶(今隶)。隶书的出现,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6、楷书

  欧阳询楷作品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正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楷书到唐代发展到高峰,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元·赵孟頫)等。

  楷书到了宋代,出现了“宋体”,现代印刷的宋体、黑体、仿宋等字体都属于“楷书”。

  7、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即一般所称草书,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到唐代的张旭、怀素,宋代的米芾将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成为狂草。草书为书法家所常用。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时期吴国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

  8、行书

  行书作品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三、考古发现

  贾湖刻符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早期的刻划符号与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些考古发现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也可能是各种文字发展的不同源流。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当时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汉字知识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记事性图画和刻符,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音、形、义统一的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如“车”“上”“明”等,“车”“上”“明”用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

  汉字由最原始的石刻字符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四、数量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则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1915年欧阳博存等编著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主编的《大汉和辞典》有49964字;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有54678字;1994年冷玉龙等编著的《中华字海》有85000字。台湾地区教育主管机关编撰的《异体字字典》第五版,内容含正字与异体字,共106230字,是收录较多汉字的字典。蓝德康和松冈荣志主编的《汉字海》是至2020年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工具书,正文收列字头单字102434个,附录收列字头单字11112个。

  五、简体字←汉字→繁体字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但是《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据统计,十三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千多而已。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地区的CNS11643,5.0版全字库可供查询的字共87,047个汉字、10771个拼音文字及894个符号。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汉字简体、繁体及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殷墟的甲骨文及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六、造字方法

  汉字的造字法是古人根据汉字的结构和造字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造字方法。汉字造字法有六种,又称“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假借和转注。“六书”最早出现在《周礼》,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六书”的进行了完善,近现代的学者在《说文解字》基础上进行了很多改进,有三书说、四书说等,但“六书”依然是被广泛认可的造字法。

  七、象形

  象形:象形:描画事物的形象的造字法,如“日、月、山、水、人、木、火、口、目、田”等就是描绘其图案来造字,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如今的造型。象形造字法是人类最本能的造字方法。

  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象征符号来造字,比如“刃(刀锋的那边加一点)、本(树根加一点)、甘(舌头加一点)、亦(由“大”张开手臂的人,胳肢窝下加两点,指胳肢窝)”。

  用纯象征的符号造字也属于指事造字法,比如“一、二、三、五、七、十、上、下”,用纯象征符号造字就属于记号字。

  形声: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的造字法。形旁是汉字对事物进行归类的表义部件,声旁表示该字的读音,比如:

  左形右声:证、抖、城、构、伟;右形左声:战、励、刚、彰、瓴;上形下声:芳、岗、晨、笼、雾;

  下形上声:想、熬、袋、劈、汞;外形内声:圆、厘、匪、闺、匈。

  例如“鸠”字的形旁“鸟”;声旁“九”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组成新字的造字法(不同于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形声字),比如:

  “日”和“月”组成“明”字;

  “人”和“言”组成“信”字,表替人带话而不加改变为值得信赖;

  “人”和“木”组成“休”,表示人在树下休息……

  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比如:

  两个“人”组成“从”,三个“人”组成“众”;

  两个“木”组成“林”,三个“木”组成“森”;

  两个“口”组成“吕”,三个“口”组成“品”等。

  假借:借用读音不同的字和形旁来组字的造字法,假借字和形声字关系密切,只是声旁的表音功能丧失了。比如:

  兑dui——shuo说 tuo脱 yue悦阅

  告gào——gù梏牿 hú鹄 jiào窖 kù酷

  且qie——cu粗殂 ju跙沮狙疽龃雎 qu蛆 zu祖 阻组诅俎 zhu租助 zui咀

  者zhe——du都赌堵睹 chu褚储 shu暑署 zhu猪诸煮箸渚著 tu屠 xv绪

  占zhan——dian玷 nian拈鲇黏 zhen砧 tie贴帖

  转注:字的意义发生变化而转作它用,其本义用另一个字来注解和代替。转注不是一种造字法,是与造字密切相关的用字法,转注字都是两字一对,比如:

  其--箕:“其”本义是“簸箕”的象形,后来转做虚词,“其”的原始义用“箕”字代替;

  斤--斧:“斤”原始义为“斧”,后来转做量词“斤”,原始义用“斧”字代替;

  莫--暮:“莫”原始义是“暮-太阳落在草下”之会意,后来转做虚词,原始义用“暮”字代替;

  要--腰:“要”原始义是“人体腰部”之象形,后来转做动词,原始义用“腰”字代替;

  益--溢:“益”原始义是“水从皿中溢出”的会意,后转做益处之义,本义用“溢”字代替;

  自--鼻:“自”原始义是“鼻子”之象形,后来转做代词或介词,原始义用“鼻”字代替。

  六书总结以上六书——“象形”和“指事”是纯正的“造字法”,一般用于独体字;“形声”、“会意”和“假借”是“组字法”,一般用于合体字;转注是“用字法”。总而言之,以上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们群策群力归纳出来的文字学理论,其所含的汉字构成法则,并非一人独创,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成,是一代又一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八、字形

  汉字因形状方正,有“方块字”的别称,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有以下特色:

  规整的字体(如楷书、宋体、隶书、篆书等)书写下的汉字是一种方块字,每个字占据同样的空间。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笑”、“尖”;左右结构,如“词”、“科”;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回”;上中下结构,如“赢”;左中右结构,如“斑”;“品”字形结构,如“品”。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出现的先后次序,即“笔顺”,是比较固定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不同书写体汉字的笔顺可能有所差异。

  从字体上分,可将各类汉字的字体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从宋代活字印刷发展起来的宋体、黑体(包括粗、细等线体)等;第二类是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等;第三类是属于美术字体,如综艺、美黑、琥珀、水柱等。其他字体多是属于以上三类字体的变异,例如:由宋体演变的大标宋、小标宋、报宋、长宋、中宋、姚体等;由黑体演变而成的大黑、平黑、粗黑、等线体(包括粗、中、细等线体,后又演变出粗、准、细圆体)等;由楷体、仿宋体等演变而来的中楷和细仿宋等;由黑体和宋体演变而来的美黑;由隶体演变而来的隶变体等。

  笔画最少的汉字只有一划。有的字在书面上没有,只在民间流传“biang”是笔画较多的汉字,有56笔,异体字共有45笔,繁体字共有59笔。“biangbiang面”是源于陕西的一种面,也是一家面馆的品牌,还在使用这个字,流传不广,2006方才流行,声称只能在康熙字典中查到“biang”字写法。事实上,在康熙字典中查不到“biang”字的写法。

  关于biang,有一个字谜: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 。

  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了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打个勾勾挂麻糖,

  推个车车逛咸阳。

  笔划最多的汉字日文汉字有一个字有84画之多,日语读作“たいと”(Tai-To),Unicode 1.13.0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G已收入此字,编码为3106C,是2020年已知笔画最多的汉字。

  九、注音

  拼音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大陆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汉语各种方言中是普遍存在的。

  有学者经研究认为:汉朝之前,一个汉字发音为两个音节,次要音节和主要音节。由于汉字本身不表音,自汉朝到20世纪汉字在数量上、写法上虽有变迁,但无法看出发音的变化。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才能推测它们在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发音。汉字在日语中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之分,往往一个字有很多读法,原因来自中国不同时期传入日本的发音。

  在近现代,为了表示一些外国制单位曾广泛创造并使用多音节汉字,如“浬”(海里)、“嗧”(加仑)、“瓩”(千瓦)等。但是在大陆地区由于官方废除已基本不使用,台湾仍在使用,一般人也明了其意思。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于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地区教学的一部分,中国大陆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于汉字以本身表意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于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北京话前者读“páng”,后者为“ló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需要注意的还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元音āáǎàa ōóǒòo ēéěèe īíǐìi ūúǔùu ǖǘǚǜü)

  十、词语

  语素是汉文表意的最小单位,类比于英语的“词汇”和“词组”的总称。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独立构成语素,比如“我”,类比于英语中的单一字母构成的词汇,比如“I”。白话文大多数词语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构成的,不过,和英语中“词汇”和“字母”的关系不同,语素的意思往往和其中各个汉字独立构成语素时的意思有相关性,因此相当程度上简化了记忆。词语包括语素和若干个语素形成的短语。

  汉字的高效率,几百个基本象形字,可以合成表示天上地下的各种事物的上万汉字;几千个常用字,又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

  十一、偏旁

  偏旁,汉字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旧称左为偏,右为旁。今泛称合体字的左右上下任何一部分为偏旁。在汉字的结构中,偏旁是比笔画大的构字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如“坡”中的“皮”是表示读音的偏旁,“土”是表意的偏旁。

  十二、辞典

  《中华大字典》中国古代称“字书”,直到《康熙字典》问世才称“字典”。最早的汉语字 典是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近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如《新华字典》;一类是专门性的,如《异体字字典》。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华大字典》。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汉语大词典》(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中文大辞典》(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大汉和辞典》(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最中国”汉字“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几百名演员扮演的活字印刷字模通过不断变幻,用大篆、小篆、楷书三种不同字体展现了同一个汉字――“和”。这一幕让人津津乐道,而这个包含“和谐”“和平”“和睦”等意义的汉字,再度被评选为“最中国”的汉字。最新一期的《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和”字赢得了网上投票的最高票数,也获得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贞德等专家的大力推荐。

  返回目录>>>

  汉字的特点与规范化

  王羲之书法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每一笔,都是饱蘸着华夏碧血写就的。在海外,无论你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几多慰藉几多寄托,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

  (一)相较拼音文字的优点

  世界各国使用的文字分为两大类,即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及拼音文字(其他文字)。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汉字和水书属于非拼音文字。

  汉字演变现今文字中,汉字是从商朝开始使用并演变。传说梵文字母是创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创造并授予人类(《大唐西域记》)其他文字很多都是借用四大字母系统的文字。婆罗米系列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被称为世界四大字母体系。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中国西藏地区用婆罗米系列字母。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等使用拉丁字母;俄文、保加利亚文、塞尔维亚文等使用基里尔字母(或斯拉夫字母),是希腊字母改造而成的;拉丁字母也是希腊字母改造而形成的。阿拉伯字母的祖先——阿拉马字母(Aramaic)及希腊字母的祖先——迦南(Canaanite)字母也不是他们祖先直接创造的,而是借用了小方闪米特人(Semites)的文字(小方闪米特字母)改造而成的。这种字母借用了苏美尔人(Sume)的楔形文字,并经过改造而成的。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圣书文字是埃及人创造的,汉字是汉族先民创造的,中国水族创造的水书,它们都不是拼音文字。四者之中只剩下汉字和水书,其他两者都已经消亡了。

  汉语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它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语言特性。语言学家把中国各地的方言分为八大方言区。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几十个国家了。欧洲的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之间的差别比中国方言的差距小得多,但是他们绝不愿意承认各自的语言是“罗曼语”的不同方言,因为它们都是独立的国家。

  汉字在世界历史上,作为其它后发明的文字的母字,如越南、朝鲜和日本都曾经用汉字来记录着它们的语言。日本人还使用汉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使用汉字,还有另一项重大发明,就是写中国字,读日本词。只要其他国家愿意,他们也可以这样做。如果真是这样做了,汉字就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符号了,就像数学符号一样,只表意,不表音。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据统计,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达到16亿以上。

  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汉字是罪魁祸首,主张将汉字废掉。到了20世纪后半叶,计算机科学急剧发展,又有些人认为汉字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方块字无法输入电脑,又有一阵要废除汉字的鼓躁。后来,这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质疑声也随之消散。

  汉字是2020年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能看到而又能认读的最早的汉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这已是相当成熟、相当系统的汉字了。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历尽沧桑,青春永驻。古埃及5000年前的圣书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来消亡了,有记载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地埋藏起来了。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年的历史。但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历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还有玛雅文、婆罗米文等等。而汉字不但久盛不衰,独矗世界文字之林,还不断地得以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

  1.优美

  它已成为一种艺术——书法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任何其它文字所无法相比的。 下列的古代书法作品已经成为无价之宝。著名的有兰亭序、神策军纪圣功德碑、玄秘塔碑、祭侄稿等无数作品。

  2.辨识度高

  人类的眼睛视野总是一个面,而不是一条线,所以线性排列不易辨认;排成方块一目了然。拼音文字=线形文字;汉字=方块文字。汉字比拼音文字有更高的阅读效率。

  3.易懂,具有关联性

  例如,“被”是一个形声字兼会意字。如果从形声字的角度来看,“被”字左边的“衣”字旁表示意义,说明被子是属于衣物一类,右边的“皮”字在造字的时代和“被”的读音相似,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和“被”的读音变得不一样了,逐渐失去了它表读音的功能。如果从会意字的角度来看,用皮做的衣物就是“被”。被的最初意义指的是一种小被子,到了后代,在被的本义基础上又引申出“蒙受”等意义。

  4.形象,直观达意

  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汉字的表意性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因此容易辨识, 利于联想,这也为加快阅读速度带来极大的便利。

  汉字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各种语言的根本特点,这就是汉语语法自身的特殊性即意合。无论是词组合成句子,还是单句组合成复句,首先考虑的因素往往是语意的配合,而不是语法形式的使用,只要几个负载着重要信息的关键词语在意义上大致搭配得拢,就能言简意赅地达到交际目的,这几个词就可以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意合”。汉语语法的这一特点,使它结构独特,灵活多变,颇多隐含,着重意念,其意合性、灵活性和简约性是其它语言所不能比拟的。汉语语法的上述特点,有利于我们在阅读中运用意会的方式来进行感知和理解,这对于加快阅读速度就有极大的便利。

  5.信息量大

  研究表明:汉字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字符号系统,其信息熵很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逐渐扩大汉字容量,随着汉字容量增大,信息熵的增加趋缓;汉字增加到12370以后,不再使信息熵有明显的增加。我国科学家指出:汉字的容量极限是12366个汉字,汉字静态平均信息熵的值(平均信息量)是9.65比特。通过数理语言学中著名的齐普夫定律(ZIPF’SLAW)核算,这是当今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文字符号系统。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

  法文:3.98比特

  西班牙文:4.01比特

  英文:4.03比特

  俄文:4.35比特

  中文:9.65比特

  可以看出,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汉字的信息量最大。

  汉字对拼音文字的这种信息熵优势是什么概念?简单的比喻就是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差别。十进制数字系统需要人记忆0-9,10个符号,二进制只需要记忆0和1两个符号。十进制乘除要记忆9X9表,二进制只需要学会与、或、非的简单逻辑。但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不使用二进制数字系统呢?因为那样很浪费,一个数字“7”表示成二进制就成了“111”,记个大数人不累?反过来,人类为什么不用十六进制,或更高的进制呢?一方面是人脑智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十六进制也未必能大幅度提高信息熵。这种信息熵反映在文字上,就是联合国文件中,中文版本一定是最薄的。这就是汉字字符集信息熵高的优势。

  汉字的以上五个方面的特点,无疑会使其在阅读心理方面较拼音文字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使汉字的书面语在感知、理解的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速度和效率,能够实现阅读速度、理解速度、记忆速度的协调发展,快速阅读,也是中国为何能崛起的天然因素,汉语不失,华夏永存。

  (二)计算机输入

  中文信息处理由于打字机键盘在设计时本身没有考虑汉字输入的问题,输入汉字往往比输入拼音文字困难。由于英文是由26个字母排列组合而成的文字,因此可以简化输入步骤;相比较之下汉字则不能如此,从字形上虽然可以拆解成不同的部分,但是被分成的部首或偏旁数量多,这样不但不能达到简化输入的目的,反而显得更为繁琐,于是从汉字字音上去考虑汉字输入被分成少量的语音元素组合排列,这样可以达到简化输入的步骤。由于是语音输入对汉字的读音必须清楚,某些生僻字或不知道汉字发音的则会很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字的输入。汉字没有经过中文打字机的普及,直接进入了电脑中文信息处理阶段。在电脑发明初期曾引起汉字能否适应电脑时代的问题,支持汉字拉丁化的学者甚至以此为理据。

  随着各种中文输入法的出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存储、输出技术得到了基本解决,大大提高了中文写作、出版、信息检索等的效率。中文输入法有上千种之多,主要包括表音输入和表形输入两类(即拼音和五笔),也有两者兼之的。汉字的语音输入、手写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也已得到广泛应用。

  如收录数千字的GB 2312(中国大陆),Big5及CNS 11643(台湾),HKSCS(香港),JIS(日本),以及收录两万多字的GBK(中国大陆), 国外标准Unicode,ISO 10646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技术及其他种种因素,在收录字数,及收录字体等方面或做不同层次的调整。

  中国政府为了解决邮政,户籍整理等领域用字的迫切需要,于2000年实行了一个新的汉字编码的国家标准《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 18030-2000,共收汉字27484个。并强制所有在中国大陆地区售卖的计算机产品必须使用这个新官方标准。

  汉字编码系统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国标码(“国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简称)在中国大陆使用。GB2312收录6763个汉字,GBK收录20912个汉字,最新的GB18030收录27533个汉字。

  BIG5码。收录13053个汉字。在台湾和香港使用的一字节或两字节编码。

  Unicode并不被大陆很好地接受。政府要求在大陆出售的软件必须支持GB18030编码。

  在国际通信化和软件设计领域,CJK编码除了收集了中文,还有日本汉字、韩国汉字的汉字集。

  (三)汉字简化

  汉字自其诞生以来便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汉字书体发展的总体形势是通过减省笔画由繁入简,逐渐简化的,但有时为了使文字更好更明确地表意,也有文字繁化的现象。特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文字越来越多地被民间人士使用。民间不断出现一些简笔字,这些字笔画的减省是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由于与当时官方的规范汉字形体不同而被视为俗体、破体,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李海霞的《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潘重规编著的《敦煌俗字谱》、《敦煌变文论辑》,黄征的《敦煌俗字典》,张涌泉的《敦煌俗字研究》《汉语俗字研究》和刘复、 李家瑞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谱》列举了大量历史上曾被使用的简笔字,或称俗字。

  太平天国运动给唐宋以来民间通行的简笔字(俗字)以正统地位,在太平天国玉玺、官方文件和印发的书籍中采用简体字。据不完全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新中国所采用。

  扫盲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新文化运动和民国时期未能完成的汉字简化工作,于1956年1月31日通过《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并最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给简体字以法定地位。一九七七年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由于在试用过程中产生了文字混乱现象以及人们的反对,于是到了1986年,国务院又宣布“二简字”停止使用。

  (四)异体字整理

  异体字是相对于正体字而言的,是指与规范的汉字形体不同但音义相同的字,即汉字的俗体、古体、或体之类。异体字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汉字书体的演变以及民间书写过程中产生的字形形体变异,它们有别于官方规范的汉字形体。大部分汉字都有异体字形,有的甚至有多种异体写法,这些异体字占了汉字总数相当部分数量。例如:“”与“照”、“秊、、年”、“峯”与“峰”、“氷”与“冰”分别以“照”、“年”、“峰”、“冰”为正体字。

  出于统一文字字形,规范汉字形态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5年12月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并于次年2月起实施,该表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但在后来颁行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又恢复了不少曾被淘汰的异体字。

  (五)错讹字纠正

  “民”字避李世民讳少写斜钩错讹字是指传抄、书写过程中字形发生了讹变的字,即错别字,其有别于正体字。从广义上讲,因避讳而故意写错的缺笔字(避讳字)也属于此类。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书写规范汉字,避免错讹字出现。

  返回目录>>>

  汉字的历史

  传说仓颉造汉字。《说文解字》记载 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汉字商朝,现在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甲骨文出现,稍后出现的 钟鼎文虽有字数的增加,但形体并无大的变化。

  周朝,由于疆域广阔且 诸侯割据日久,汉字在 春秋晚期明显出现诸侯国之间文字异形, 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情况更重。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令丞相 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 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 大篆为基础制定出 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稍后,普遍又依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简便的字体隶书,并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广为流传。

  东汉末期, 楷书出现,至此汉字的演化已臻完善。不仅如此,东汉时出现了第一部 书法专著《草书势》。

  过去常讲汉字始于商代的甲骨文,但其实甲骨文已经是成熟文字,在此之前汉字应该存在一段从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因此有人主张推至夏末;也有人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 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中国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时?最古老的文字产生于什么时代?分别代表什么含义?至今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有待于大量的材料来说明。

  返回目录>>>

  汉字的影响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系统,因而汉文化在历史上对周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 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 甲骨和 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学科——甲骨学。

  由于汉字和发声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比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都曾经有过不会说汉语,单纯用汉字书写的历史阶段。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于维系一个文化圈—一个充满各种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体的民族——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如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等。

  (一)日本文字

  日本汉字汉字于公元3世纪经朝鲜半岛辗转传入日本。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制则相当晚。长期以来,其人民是以汉字作为自己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称汉字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较固定,其标志是《万叶集》的编定,故称“万叶假名”。是为纯粹日语标音文字的基础。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其中,在2010年重新制定并公布的日语常用汉字表中,共收录了2136个汉字。

  (二 )朝鲜韩国文字

  汉字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文化一直影响着朝鲜,因此朝鲜把本民族文字称谚文(非正式文字)。谚文的创制和应用是古代韩国文化的一项重要成就,但是20世纪前却并没有得到大范围应用。实际上,早起时期的韩国亦如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稍有改观,时人 薛聪曾创造吏读,即用汉字表示韩语的助词和助动词,辅助阅读汉文书籍。终因言文各异,无法普及。 李朝初期设谚文局,令郑麟趾、 成三问等人制定谚文。他们依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11个母音字母和17个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训民正音》。朝鲜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但不久又再度废止。二战后,韩国因“去汉化”政策,再次加以使用,朝鲜亦同。虽然由于韩文拼音文字的同声字太多,会出现书写后分辨不清的情况多,但随着“谚文世代”的形成,认识汉字和书写汉字的人不断减少,即便是以前使用汉字的人也对汉字的使用能力也不断的退步,汉字词在朝鲜语(韩语)的比例也不断下降,再加上朝鲜/韩国在日常生活中多实用固有词;同音异意的现象也不会那么严重。汉字在韩语的地位遭到挑战!

  但是,废除汉字的后果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韩国的古书,只有专家才能看得懂。

  (三)越南文字

  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是中国的郡县。秦、汉、隋、唐莫不在此设官统辖,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越南独立后,无论是上层人士的交往,还是学校教育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均以汉字为工具。直至十三世纪,越南才有本国文字—— 字喃。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表达越南语音的新字。十五世纪时,字喃通行全国,完全取代了汉字(少数人还在用汉字)。但是现代越南文字多受西方文字影响,完全使用拼音文字。

  返回目录>>>

【汉字的故事】相关文章:

汉字故事: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0-19

汉字起源故事03-23

简单的汉字故事04-01

汉字文化故事04-01

木的汉字故事03-14

正字的汉字故事04-01

关于汉字来历的故事07-19

跟汉字有关的故事04-01

有关汉字的历史故事03-04

关于汉字的小故事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