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

时间:2022-04-13 16:20:57 稿件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

  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 篇1

  4月15日听了王老师讲的《小数与单位换算》,王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单位换算过程,教学效果良好。

  优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课伊始,王老师用现在迎接学校运动会排练的方阵,帮助体育老师解决排队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在乐于帮助张老师的情境中,投入到学习中。

  二、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尝试解答,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换算方法,在做完题以后的方法交流,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补充,精讲,老师起到了组织、引导的作用,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单位换算不仅要用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还用到单位的进率,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进行铺垫,回忆单位进率,明确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然后进行新课教学,老师对学生的换算进行指导,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除以进率,要想进率,移动小数点,这一系列的教学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改进建议:

  一、加强铺垫,为新课打基础。如新课前可以加上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的练习,当学生熟练掌握此类题,并熟悉进率,这样会更好的为新课教学打基础。

  二、将单名数化单名数和复名数化单名数分开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年级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 篇2

  《小数与单位换算》一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把名数进行改写,涉及低级单位、高级单位,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其实一点都不容易。李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单位换算过程,体验了方法的形成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李老师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让全体同学置身于解决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情境中,“观察数据,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太乱了,需要改写成统一的形式,以便于比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名数的改写,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在乐于帮助小朋友的情境中,积极投入到新知探究中。

  2、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李老师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充分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李老师因势利导,让孩子们一步步引出名数改写的不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既感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又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了知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教学。同时,也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单位换算不仅要用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还用到单位的进率,课前,李老师适当的进行铺垫,回忆单位进率,明确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然后进行新课教学。教学中,在学生自主得出多种换算方法后,通过“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我们怎样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小组交流,从而得出结论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把高级单位的数改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最终得到了一个比较方便、快捷的改写名数的方法,即先看单位——确定方法——找进率——利用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完成。这一系列的教学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李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值得我借鉴和学习。我自己在教学这节课时,可能会将单名数化单名数和复名数化单名数分开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年级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评课稿【10篇】03-16

小学数学评课稿(五篇)03-16

小学数学评课稿5篇03-16

复习课评课稿03-16

小学数学评课稿(十篇)03-16

小学数学评课稿优秀5篇03-16

小学数学评课稿(通用11篇)03-30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03-16

小学数学示范课评课稿总结3篇03-15

复习课评课稿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