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评课稿

时间:2020-11-18 09:10:31 稿件 我要投稿

《烛之武退秦师》评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

  今天上午我们听了同课异构,讲《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这两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听课的感受和想法跟大家做一个交流。《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是选自《左传》,《古文观止》里也选了这一篇。我拿到篇目后仔细看了看,读了之后深有感触。经典就是经典,无论过多长的岁月,只要我们重新拿起书来再读上一遍,内心仍然充满感动与温暖,对我国语言文字的温情,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只要读上几句都会油然而生。

  就这篇,我先谈一谈理解问题。这篇,我们一般把它作为说话的艺术来看待,从内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大局入手,因为它是“传”——《春秋左氏传》,要讲讲“经”与“传”的关系。高一的学生对文言文已经积累了不少知识,但对中国的古代典籍,也是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熟悉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四书五经”。就这篇而言,下面我从“纪”“传”的关系入手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讲呢?目的是为了揭示出左丘明文学功底的深厚和他的文学想象力的丰富。在《春秋》里,对“烛之武退秦师”只有六个字——“晋人秦人围郑”。左丘明根据当时的史料以及他了解的故事演绎成了这样一篇文字,当然,我们选的这一部分前后也有删节。实际上,这篇就是对“晋人秦人围郑”这六个字的诠释,这也是《春秋左氏传》的最大特点。《春秋》有三传,《春秋左氏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故事,善于用人物原型来演绎历史,所以《左传》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讲这一点,是为了让学生将来再读到《左传》时对它有起码的认知,对它的写作风格有了解,便于理解文本。这是从一个大的角度看“经”与“传”的关系。

  就这篇,是中国古代强调论辩艺术,说话艺术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易经》里说过“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是什么让一个世界生动运转起来,充满矛盾斗争,生机勃勃的发展?是语言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代,谋士、外交家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诸侯,推动历史的发展。这篇我们可以看出是以弱“胜”强的展示,特点很容易把握,这是大体对它的理解。这篇的特色,从中学教学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我想有三个方面可以把握。

  第一,这篇语言的“飞白之美”。这篇我们读完后有这种感觉,有些地方就写几个字一带而过,但是却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比如第一堂课老师让学生扩写成,“夜缒而出”就四个字,也没有出现人物,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它的语言的“飞白之美”,语言留下的巨大的想象空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包括它第一段讲到战争形势简洁扼要,扼要到什么程度,我们后面往往会忽视。比如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而贰于楚也”这是战争的基本起因,我们到后面分析时往往就忘记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晋和秦联合起来围攻郑是有现实原因的,是因为郑曾经做过对晋不利的事,所以打它在那个时代也是名正言顺的。尽管春秋无义战,但是所有的战争都是要找一个借口的。这也是后面分析到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时候为什么回避了这个问题,本来是郑理亏的,他在后面劝说的时候根本不提这个事,这里可以看到他的伏笔。这篇语言很简练,但是所有的句子,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作者惜字如金,第一遍我们读可能读不懂,比如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如果不知道子犯是谁,是哪个国家的,都不知道谁要打谁。它的语言使用是相当精简的,精简到你只有读懂了全文才知道这些人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是我的感受,要把握住语言里的虚实变化,简练、有力的特点。

  第二,逻辑的严谨之美,主要表现在劝说艺术上。劝说秦穆公能够接受烛之武的建议退兵。他的整个的劝说过程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有理有据,一步一步使得秦穆公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否则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情理上都会出问题,都会使秦穆公下不来台。他的劝说艺术体现了逻辑的力量,到最后已经跟郑国没有关系,最后结束语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最后战斗的中心,讨论的问题不再是郑国的问题,而是秦国与晋国的问题,最后郑国已经退出去了,可以看出他严密的逻辑推理,这里面是下了功夫了,体现了论辩的逻辑之美。最后秦穆公不得已,尽管说“秦伯悦”,但这个“悦”里也有无奈的成分,毕竟带着部队远征打仗花费巨大,到嘴的肉吃不到了,这里的“悦”其实不是“喜悦”,是“心悦诚服”。这个“悦”实际上是“服”的意思。这可以看出逻辑的艺术。

  第三,叙事的结奏之美,节奏明快。这篇没有废话,而且该详写的地方不惜笔墨,该略写的地方一个字都没有,惜字如金,表现出作者很强的叙事艺术性,构思很值得我们去品味、琢磨。这是我对这篇的看法和解读。也是对课堂的评价的参照。从这个角度,我们看这堂课的讲法、教法。

  从我的感受的角度看,这两堂语文课都是很扎实的。尽管没有太多很花哨的设计,但课堂上的学生确实得到了一种比较深入的学习,进行积极思考,这一点是给予肯定的。当然所有的课都不是完美的课,都会有缺陷。我有一个思考,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到底要怎么教?语文课文里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两种语言形式的教法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课堂上有什么不同的要求?这是很值得思考的。如果我们把握住这一点的话,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性的问题就解决了。相对于白话文来讲,文言文显然有语言上的障碍,语言的障碍主要相对于上课的流畅性来说,有理解的障碍。那么这个障碍在课堂教学上能不能变成我们教学的资源?这个障碍能不能变成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怎样面对文言文字词语法的问题,我们讲这些字词语法是把它归出来作为知识点来讲,还是把它放到语境里里作为文本理解的'工具,理解文本的渠道、方式去讲?这是值得思考的。当我们能够做到这样一种转换的时候,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就很清楚了。所以,我的想法是,文言文教学能不能立足于文本上语言的特点,从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角度,去设计出紧贴近文本的教学设计。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当然这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有一个感受,如果我们的课把文言文的知识单独拿出来,包括读音、字词、翻译,我们看到这两节课的翻译基本都没有作为一个环节来做,不管怎么样,无论你设计的再巧妙,最后仍然有脱离文本,脱离语境的问题,毕竟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文言文的积累比较少,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有待提升,这是我的想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的设计能不能再侧重一下文本、语言,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当然我讲的也不一定正确,只是一个感受,毕竟文言文的课很难上,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还是要争取能做一个突破。就是把文言文本身具有的语言知识教学与我们理解的深化,以及我们课堂教学的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

  再一点,关于问题的设计,第一堂课的老师,她的课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是平实,整堂课紧贴近文本的理解来设计问题,她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故事展开的理解来设计,没有脱离文本。再一点,由于她设计了九个比较大的问题,因此,整堂课是根据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的自主性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回答也比较精彩。整堂课贯穿着对文本深入的理解,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点评也是通过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其中一个小的瑕疵,提出来共勉,一开始老师提到“传是传记的传么?”,我想可以给予明确的回答,否则学生课下还搞不清楚,这是值得确定的一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举些例子,比如“名不见经传”,通过这样一些大家知道的话来讲“经”与“传”的关系。为什么要讲这个点呢?这个点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个点是将来孩子再读这一类的时的背景性的东西,这里解决了以后就不会存在疑问,我感觉这里如果能再明确更好,这是一个小的地方。

  再一个地方,课堂设计扩展设计得很好,关于“夜缒而出”让学生扩展成一段话,通过这段话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个设计是很精巧的,是很有创意的。但是我们在课堂上做这个练习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东西,如果放在有效地训练上,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有几个:1.字数。写多少字,给他多长时间,这个要明确,因为课堂作业不可能写得很长,必须做一个大体的要求,否则你讲课了学生还没有写完,影响听课。所以要求看起来简单,却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时间、字数,这是一个最基础的要求。2.让学生扩写是有目的的,不仅仅是锻炼写作能力,锻炼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搞这一个设计应该达到几层目的。在我看来,如果有这个设计的话,第一个目的,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只有深入理解了这四个字在中承前启后的作用,看到这四个字背后留下的大量想象的空隙,才可能写得有头有尾,前后连贯。第二个目的,体验和想象的训练。课文仅四个字,我们要对这个逃出去的过程进行想象,进行推理。如老师问的“夜晚没有月亮、月光,你还能看清他的表情么?”这就可以看出。再比如“烛之武临行的时候满朝文武来送行,这能不能成立,这件事会不会走漏消息?”这就是体验和想象,体验想象是不是合理。学生回答问题好多这种问题,这就需要移情入境的去想,不是瞎想,这是一个要求。再就是写作文采、构思上的训练。设计这个问题有三个层次目的,这三个层次不是强加的,是问题本身应该包含的。这个问题除了要有字数、时间上的要求,还应该有心理的描写、动作的描写,他怎么写先不管,但至少应该设计到这些。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就有大体上的目标了,他就不再是自发的,随着感觉去写了,而是要做一个构思,做出想象,这样一个写作训练我想要比我们随机的写更能够提供一个锻炼的空间。

  还有一点,老师对同学回答的点评很多,但同学之间的互评较少,这一点可以放开一些。对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争论,其他同学对同学回答的问题可以进行点评,课堂的气氛再活跃一些,这样效果可能更好。这是第一个老师的课,我简单说这么多。

  第二个老师,这个课的特点:重点突出,基础扎实。这个老师课的重点放到了说话的艺术上,整堂课围绕这一个点来展开的,无论读、说、问、答,都是抓住说话艺术,重点突出。老师的基础扎实,她对学生读书的字音的强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厌其烦的去读,对字音确定,这是值得肯定的。

  再一点,注重启发点拨。当问出问题之后,同学们会回答,可能有些回答不完整,有些回答有些方向性问题,老师能够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情况、特点进行及时的点拨,这是很好的学习的地方。这个老师的导入给我印象很深,用一个词讲——先声夺人。这个老师能从古文中的名言引入,从战争、智慧入手,谈到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这里入手导入课文,我觉得这是“取法乎上”,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点来看待这篇,那么学生在理解这篇的时候把握起来就比较顺畅,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点题也比较早,刚上课就点出学习这篇课文要学习说话的艺术,让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有一个期待,知道从哪个方面下功夫。而且比较注重课堂的训练,比如复述,尽管学生复述的不是很顺利,但是这种当堂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对叙事性的,如果我们讲课的话,学生需对有一个整体感知。那么我们怎样检验他的整体感知呢?只有说出来我们才能看得到,所以让一个同学复述其实也是带动所有同学在想这是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复述很重要,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情境,为下面的对语言,对说话艺术的品味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她也是从烛之武如何退秦师入手讲到劝说的艺术,课的设计是完整的,符合要求。如果说有一些小的瑕疵的话,是板书。可能是黑板比较小,板书还可以更优化。如果想用板书的话,最好展示出的写作思路里边的主要特点,最好有所设计,把文本里面的矛盾,文学里面的张力呈现出来,把要讲的重点概括出来,还可以更醒目更优化一些。再就是,有一些地方需要老师点明、强化。烛之武劝秦王的话不是直接说的而是间接说的,这里老是应该点明劝说委婉的特点,像这样小的地方稍微注意就能做的很好。也就是说,不会有十全十美的课,所有的课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这里提出来也是与老师共勉。这是对两位老师的课的简单的评说。

  这篇文本,还有最后的一点是我感触比较深的,跟大家做一个交流。烛之武在去郑国之前跟郑伯有一个对话,这个对话写得很好。通过这个对话,我们能看到这篇语言之外的人格魅力。第一个老师的问题都是学生提出来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第二个老师是针对郑伯怎么去劝说,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我想我们能否从教师的角度也提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烛之武一开始推辞是真的推辞么?这个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再一个,烛之武推辞的时候是用什么理由来推辞的?为什么用这样的理由?推辞一件事的理由很多,像这样一件事情,两个大国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基本上已无回天之力了,这样的事,这样的任务,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推荐烛之武去。国君甚至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他当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做一个养马的官。国君找到他,他用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来推辞,为什么用这样的理由推辞?为什么不直接说“你看这两个国家这么强大,并且我们以前还得罪过人家,人家打我们我们也无话可说”?他有很直接的理由,但是没用,而是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人家,现在老了更没用了”。根本就不提这个任务,就可以看出来他话里有话,不仅是个道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烛之武这个人实际上已经成竹在胸了。他已经早就把事情分析透彻了,所以才找出一个不相关的理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么大的事根本不谈,郑伯也明白了“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自己请的出使的人,不谈与战争相关的事情,郑伯也明白这个人了不得,这个人肯定有这个本事。所以最后激他“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是候郑伯也确信这个人有这个实力、才干。前面这段对话是很精彩的,这为后来他为什么能够成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是我个人的理解。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我们会发现隐含在里面有好多微妙的心理的理解因素。联系上前面我讲的见到秦伯之后,他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他根本就不谈你们来打我是不对的,一般来说,打仗自己被欺负了要找理由为自己辩护,他上来根本不做辩护,他只承认事实。这紧扣前面讲到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他没有道理,只能转换论说的艺术,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的,所以说这篇的每一部分都有联系,使我们在读它的时候感觉尽管很短但是很完整,文气也很畅通。这是最后的一个想法,我的点评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烛之武退秦师》评课稿】相关文章:

理发师评课稿01-07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