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评课稿

时间:2022-04-07 10:10:44 稿件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评课稿

  《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夏老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完整、自然而流畅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实践,去发现、欣赏、创造规律,从而感受数学的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评课稿 篇1

  《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夏老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完整、自然而流畅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实践,去发现、欣赏、创造规律,从而感受数学的美。一节课下来,学生学有所获,作为老师,我也受益匪浅。下面仅从以下几点,总结这节课的闪光之处。

  一、创设完整的生活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夏老师以学生喜欢的“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提供的学习材料富有童趣,学生感兴趣。

  二、注重方法的指导,促进方法的多样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动物的排列”,也就是循环排列的规律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有的孩子顺时针看,有的孩子逆时针看,所以观察的角度不同,发现的方法也就不同。这样,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学生真正掌握找规律的方法,使课堂“活”中求“实”,从而具有实效性。。夏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清楚、说完整,既加深规律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又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达自己思考方法习惯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规律,加深对规律的认识,使现实生活数学化。

  整节课,通过找规律,说规律,画规律以及用动作或肢体语言表示规律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找一找,说一说身边或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使现实生活数学化。同时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最后,夏老师还安排了让学生欣赏有规律的图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为下一步让学生用彩笔创作规律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不足之处:

  让学生主动探究规律找到规律后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学生说得不是很完整,那是因为老师没有十分强调“重复出现”这个词,可以在练习中多问:你是把几个看作一组的?能不能用上不断重复出现来说一说?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评课稿 篇2

  一、激发兴趣,游戏导入。

  在导入阶段,潘老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会是什么颜色,十分亲切自然,使学生对新学习课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逐一用自己的话表述规律,发现规律,板书: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看起来更加一目了然。学生在观察、猜测中发现规律。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合教材,精心设计。

  学生对规律并不陌生,教师先是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让学生观察旗帜、彩花、灯笼是怎样摆放的。在呈现学生围成一圈的情景时,许多学生说出的是(男生到女生)的站立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这两种都是可以的,但由于是围成一圈,不便观察。课件呈现学生圈一圈的画面,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呈现的图形都是两个为一组的`,有安排三个为一组。通过圈一圈的画面是学生更直接形象对规律知识的了解。,教师适时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猜一猜、水果这组图形后面的几个是什么,让学生探索水果排列的规律,对于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但教材中的主题图涉及的规律比较单一,如彩旗、、男女从的排列都呈现了两个为一组的颜色变化规律,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多样性?练习猜一猜,后面的图形是什么?潘老师设计体现了物体形状和颜色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获取新的知识,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练习的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紧扣。

  潘老师的练习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认识规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到创造规律、最后在生活中找规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学生设计开放的学习活动。如在创造规律上,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形状设计出有规律的图形,在创造规律的时候,体现了创造的开放性,就是让每个学生用一两种彩色笔,自己设计有规律的图形。除了让学生用颜色来创造,还鼓励学生用声音或动作来创造规律,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让学生创造规律,设计规律,感受规律的美,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在巩固知识的活动中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选材不同,方式不同,丰富多彩。教师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每项学习活动当中人身思考,动口说,动手做,实实在在的在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这节课值得商榷的问题是:一节课下来,学生都会找规律了。问题是:当学生找到规律后,是否要求他们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将找到的规律表示出来,又该要求学生的表述达到怎样的程度?还是只要学生感悟到规律,会摆,会画就行了?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评课稿 篇3

  一、情境中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

  再过两个月,就是同学们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了,你们想不想在那一天,把自己的教室布置得漂亮些呢?好,老师现在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布置他们的教室的。

  2、观察提问:

  (播放动画)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发现规律: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按一定的顺序一直排下去,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面,看看哪些事物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4、应用规律:

  (出示课件)根据规律填空。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把没有完成的完成。

  二、操作中深化规律

  1、自己动手涂一涂。

  2、贴一贴,展示作品。

  三、欣赏、发现生活中规律

  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会给人一种

  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规律,老师希望大家课后仔细地去找一找,把找到的结果和感受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

  优点:

  1、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2、本节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建议:

  学生的感悟、运用非常到位了,如果老师能让学生多说一点就好了。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评课稿】相关文章:

复习课评课稿03-16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03-16

复习课评课稿15篇03-16

复习课评课稿精选15篇03-16

复习课评课稿(通用19篇)03-22

复习课评课稿(通用17篇)03-30

物理评课稿(15篇)03-28

物理评课稿15篇03-28

语文评课稿五篇03-17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