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第一课时评课稿

时间:2020-09-27 09:11:35 稿件 我要投稿

珍珠鸟第一课时评课稿

  珍珠鸟,是“金山珍珠”的别名,又叫“锦花鸟”。 本章小编给大家带来珍珠鸟第一课时评课稿范文,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借鉴。

珍珠鸟第一课时评课稿

  珍珠鸟第一课时评课稿范文(一)

  略读课一直是教学中比较难把握的课型。它不像精读课文那样,可以供你逐字逐句地慢慢品味,细细咀嚼,讲得深刻,学得扎实。但你说它略,它又不能轻描淡写上一上,囫囵吞枣地读一读,略读有它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目标。在上周听了叶爱青老师的《小桥  流水  人家》以后,觉得略读课文真的很难把握,上着上着就会走向精读课文的模式。要如何做到“粗知大意”?不块状、平面推移?怎么上出“略”的味道?一个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横亘在我们的面前。

  今天,麦老师上了《珍珠鸟》一课,又一次尝试略读课文的教学。在上之前,小麦就给自己定义为“接过一个烫手的山芋”,希望能通过这堂课的演绎,深入地去探寻略读课文这片土地。而听课的我们,也期待着能通过小麦的课堂,在王老师的指点下,解决心底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拨开略读课文迷迷糊糊的重雾,走向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王老师曾这样说:我们要明晰的,不是课文的精读和略读,而是课型上的精读和略读,即明确精读课型和略读课型在教学目标、方式、形态方面的不同。这样,即使是同样的课文,在不同课型的课堂上,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形态,所达成的目标也不一样。

  略读课文的教学首先要从课型的角度出发,大胆地从整体入手,不要拘泥于一个字、一个词,从“粗知大意”的角度出发来展开整堂课的教学。今天小麦的课就非常好的体现了这种整体感。通过让学生进行自读、浏览、默读等不同形式地学习,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一次又一次地整体把握,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体会形成了一个螺旋式地上升。

  王老师认为小麦的这堂课由四个维度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粗略的、大略的了解和掌握。

  第一个维度在课的开始,“用自己的速度读课文,说说一开始‘怕人’的小鸟,后来变得怎么样?”从怕人到信赖,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整篇文本的思路。王老师说:“你抓住了行文的基本思路,实际上也就实现了课文的粗略感受。那么这样的路径,不光《珍珠鸟》可以去做,其实其他的略读课文啊,也都可以这样去做。”

  第二个维度是请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自己大声地朗读到浏览,学生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浏览,也是符合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第三个维度是让学生想象“我是如何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画面。这些画面的想象,其实就是再次让学生梳理了文本,理清了整体的思路。而后面老师列出的5句话,“我”的表现用蓝色标识,珍珠鸟的表现用红色标识,让同桌两个人来读一读,这个设计也是独具匠心的。从言语到画面,再从画面到言语,文字被赋予了生命,有了自己的温度。一次次地整体感知,条理越来越清晰,学习越来越深入。

  第四个维度是小麦紧紧抓住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中心句展开的。一次次地读小珍珠鸟在我肩头睡熟的段落,使信赖、境界深深扎入学生的心。

  听了小麦的课,听了王老师的点评,终于有些明白略读课文该怎么上了。大胆地舍弃深入地剖析,不再执着于枝枝蔓蔓,整体地感知,整体地把握。整堂课的结构安排也要简约,更要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味、思考。这需要一种大气地宏观把握。

  把握精读与略读的区别,放正精读与略读的位置,“精”出精读的细腻,“略”出略读的大气。

  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珍珠鸟》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读着读着,你会感受到一种轻松、自由、和谐铺面而来。而我们的小麦,一个可爱、感性、雅致的女子,用自己精美的语言,灿烂的'笑容,甜美的声音,向我们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精彩。

  王老师说:语文课,教的是底蕴。小麦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老师。从她对文本的解读,课堂的把握,时时处处都透露出文化的气息。她看到的不光是这一个文本,而是站在更高的一个视野去看这篇文章。所以她的课也就显得更深邃,更有内涵,带着浓浓的“书卷味”。

  王老师说:要上适合自己的课。小麦今天选择的这一课,就与她自己的风格非常的吻合,清新、自然,在淡淡中给我们带来惊喜,如一条潺潺的溪,一路播撒快乐的音符;似一只翩翩的蝶,静静旋转轻盈的舞。课如人般清丽,人如课般清雅。

  很庆幸能到诗意门下,能聆听老师的教诲,能与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交流。春天里,种下一粒种子,欣喜地发现已经长出了点点小芽。

  珍珠鸟第一课时评课稿范文(二)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李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从以下几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理解“词义”

  教师首先出示图片介绍珍珠鸟,让学生在认识珍珠鸟的基础上引起兴趣,引出课题。之后进行识字检查,通过两种方式:一人一段指名读和开火车读词并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会的学生当小老师解释。教师在其中渗透理解词义的方法:带到课文中分析理解。总之,识字检查全面而且得当。

  二、理解“真爱”。

  教师在提出珍珠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在学生的发言中总结提炼出三点,之后提出最大特点胆小。可是如何从胆小到胆大呢?教师让学生自学勾画相关语句。通过再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和作者的朋友对珍珠鸟的爱。

  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画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颤动的笔尖”,而“我”却“不动声色”,“默默享受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以至于“我”“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这时,鸟儿接近“我”,“我”接近鸟儿,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勾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三、欣赏“境界”。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在教学课文第14自然段时,林老师设计了一个情境,“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有的说叫“爱”,有的说叫“亲近的情意”,还有的说叫“信赖”,教师于是用“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像个诗人”“你像个哲学家”等充满欣赏和赞美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

【珍珠鸟第一课时评课稿】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班会讲话稿01-08

教师代表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稿01-05

习作指导课评课稿01-20

将心比心评课稿01-20

梯形评课稿01-20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