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3-25 17:54:58 芊喜 思想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有哪些内容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1

  一、人民当家作主

  1.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途径(程序)?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3. 人们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6.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如果觉得它们的行为有问题或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来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二、依法治国

  9.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10. 依法治国的意义(重要性)?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11. 依法治国的要求(括号内是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12.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13. 为什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4.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公民应该怎样做(对公民的要求)?

  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5. 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宪法的作用):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6. 宪法的地位:①国家的根本大法;②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17. 宪法规定的内容: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

  18.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是对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19.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20. 宪法的构成:①序言和总纲;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 国家机构; ④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1. 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宪法意识(青少年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

  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2. 什么是法律效力: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23.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的原因: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24.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25.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原因):

  ①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②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 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目的: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6.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7.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四、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28. 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29. 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选举权、被选举权(二者是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举报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权、控告和检举权等。

  30. 行使建议、监督权的途径:

  ① 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会和地方人大会反映;

  ② 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等。

  31. 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

  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 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等方法。

  五、维护国家安全

  32. 国家安全的内容:

  ① 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② 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③ 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33.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34. 怎样维护国家安全: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35. 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等等。

  关注经济发展

  一、坚持经济制度

  1. 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2. 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制定的“三步走”战略是什么?

  ①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③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 公有制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 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

  5.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 国有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7. 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8. 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9. 集体经济的含义(什么是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10. 集体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4.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5.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由什么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二、实现共同富裕

  16. 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7. 分配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防止贫富差距变大、分配时应怎样做)?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1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9.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0. 我们社会的“四个尊重”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1. 为了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我们个人应该怎样做?

  1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学会合理消费

  22.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合理消费(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① 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② 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③ 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

  ④ 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⑤ 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⑥ 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容(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① 思想道德建设;②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5.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6.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8. 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9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10思想道德建设的特征(我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什么样的)?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1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列举不文明现象,谈危害(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了精神文明建设)

  3意义(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二、灿烂的文明之花

  1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3列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具体事例:

  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乡村——“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文明户”的评选、“万村书库”的活动;

  14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5低俗文化危害

  (1)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2)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 (3)诱发违法犯罪行为,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16青少年应怎样面对低俗文化

  (1)明辨是非 (2)认清低俗文化危害(3)拒绝不良诱惑,抵制低俗文化(4)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5)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6)劝告周围人远离低俗文化

  17为创建文明社区提建议

  (1)制定社区文明公约 (2)宣传教育公民,使文明公约深入人心 (3)设监督岗,督促公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 (4)批评教育不文明行为的人 (5)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6)增加小区建设娱乐设施

  18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⑵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⑶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⑷有利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9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建议

  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⑵评选文明学生标兵,为学生树立榜样 ⑶设文明监督岗,督促学生文明守纪 ⑷种花种草美化校园环境

  20中学生为校园文化建设做什么

  ⑴遵守中学生行为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⑵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⑶文明守纪诚信做人 ⑷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⑸关爱集体为集体争光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2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先天不如人的地方(如不漂亮等)如何才能自尊?(P6)

  4.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5.知耻与自尊是什么关系?(P6)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惟有知耻,才有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6.在培养自尊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P7)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7.虚荣心的含义: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P8)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

  2.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P10)

  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P10)。○2使我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P11第一段)。③我们需要他人的善意提醒。(P11第二段)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自尊的人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彼此尊重,就要宽容大度: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P13)

  4.如何对待别人的议论和批评?(P14)

  5.自尊的度?(P14后一段)

  6.尊重他人的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7.怎样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方法)

  真正的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P15)8.为什么要赢得他人的尊重?(意义)(P1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1.自信的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3)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4)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自卑为什么会使人们远离成功?P24

  自负者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2.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P25)

  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P27)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是不断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这样才能迎接成功的未来。

  3.如何唱响自信之歌?

  1看到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2增强信心与实力。实力,才是支撑信心重要的杠杆。

  3做自信的中国人。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要把个人的自信心上升为民族自信心)

  学科政治选择题如何做

  1、直接性原则。

  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入选,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题肢一般情况下均不入选。

  2、整体性原则。

  能从整体上全面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入选,只能说明题干局部意思的题肢不选。(该项不适合用于组合式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

  3、根本性原则(或深刻性原则)

  能从根本上回答或最为深刻地回答题干提出的问题,该选肢入选。只能从相对肤浅的层面上回答题干的问题,是题干意思的同义反复,该选肢不选。(该项不适合用于组合式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

  4、对应性原则(或一致性原则)

  题肢强调的意思和题干的意思对应或一致,该选肢入选。题干强调这个方面,题肢强调那个方面,造成意思“错位”,该选肢不选。审题时,要多斟酌、多揣摩,分别找准题干和题肢各自所强调意思的“重心”。然后进行对照,看看是否吻合,方可确定。

  5、角度性原则(或限制性原则)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肢都符合材料的意思,符合设问角度者入选。常见的设问角度有“从经济角度看”、“从政治角度看”、“从哲学角度看”、“从唯物论角度”等。

  6、唯一性和最佳性原则。(只适用于单项选择题)

  7、合理性原则(或逻辑性原则)

  有些选择题,不能机械套用某一原则,而要灵活运用几项原则才可解决问题。

  关于政治一轮复习技巧

  1、压缩主干,提取要点:基础知识是丰富磅杂的,只有通过压缩主干、提取要点,才能居高临下地对知识形成宏观的清晰把握,并进而为自由准确地提取和筛选知识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轻松地记忆和理解知识。比如:微观层面上可以把第三产业的意义压缩为推进两化、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宏观层面上可以把整个国家制度提取出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国家机构、国家职能、公民与国家关系等六个板块。

  2、联系比较,混错了然:把相近的、相反的知识归纳到一起加以联系比较,并进而形成易混易错知识群。这样既能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又能增强辨别选择题错项异项的能力。比如:将政治常识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理解。

  3、对接事例,理材成块:将重点理论与典型的时政素材配对,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把主干知识与本年度大政方针对接起来,既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又提高解读时政材料的能力。最好借此用本年度高考热门时政材料按角度辐射教材知识,形成材料块。比如:将利率变化与今年国家先后两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接起来,全面理解三种货币政策的来龙去脉。

  4、多看多练,多习多见:学习学习,边学边习。教材和资料的规范格式反而会钳制我们的思维。试题设置的信息和障碍是随机的、多样的,它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知识,并因此激发不期而遇的思想浪花。练习不在多,在精、在透、在归纳、在消化。

  5、归纳错误,提炼领悟:对于重点概念、重点原理、重点题型中经常犯的典型错误,要加以总结归纳。理清犯错原因、错误表现、纠正办法。比如: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能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政治第二轮复习的主要方法简介

  1、做好知识专题的复习工作。

  旨在帮助学生对高考命题中重点知识融会贯通,能做到综合运用。

  例如,经济学可以概括为:一个观念:资源与资源配置的观念;两种手段: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统一;三种动力: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专题:"资源与资源配置"

  (一)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1)自然资源:可枯竭与非可枯竭--资源的循环利用;

  (2)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3)文化是重要的资源;

  (4)环境是稀缺的公共资源。

  (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搞好国家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构起来。

  (2)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三种发展动力。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正确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在生产环节,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在分配环节,通过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在交换环节,通过建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法规、扩大进出口贸易等;在消费环节,通过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引导合理消费等,都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做好时政专题的复习工作。

  时政专题的复习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的专题,不能多而杂。不要立足在猜题押题上。

  (1)要确定好专题。确定专题要密切关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所谓社会生活中的重热点问题,就是对当今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经济建设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科技进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今年要特别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扩大消费。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问题,它们解决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都直接制约着其它各种问题的解决。我们的学生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而不要过分去追逐其它的热点。

  (2)要把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与这些重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确定的专题必须是高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说明的重热点,也就是说与学科主干知识有较为合理的结合点。既是高中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又是高中学生可以分析和回答的问题。只有这些重热点问题才有命题价值。而其它哪些与学科知识没有很好的.结合点,哪怕媒体炒的再热也不会成为高考的重热点。

  例如: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为什么和怎么样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经济常识》中,要认识市场经济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消费的地位、作用(为什么--论证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公共消费与个人消费)说明如何扩大消费,特别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的消费(怎么做--探讨问题的能力)。

  在《哲学常识》中,涉及到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在《政治常识》中涉及到国家的职能等。

  学霸分享政治复习方法与技巧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年年变,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按照《考试手册》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同学不从自己的学习状况出发,盲目地做一套又一套的复习卷,加上在老师指导下“对答案”,(而不是对于答题思路的科学分析),甚至是猜题押题式地背诵现成的复习题及其答案去对付高考,这个希望是必定要落空的。

  整理纠错

  把过去所做试卷认真整理,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规范上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进行训练,以警示自己在高考中不犯相同的错误。

  训练审题能力

  高考试卷中所有试题的具体情景材料都属于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热门话题,是大家所了解,有的甚至是复习阶段重点思考过的。只不过是在编制高考试题时,有了新的角度、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已经不是我们在这本或那本辅导资料中见过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答案要求,不是可以现成照搬照抄的。高考总复习是一个在老师指导下艰苦的自我学习过程,要养成习惯,拿到题目,不要马上动笔,仔细阅读题目,一是具体地分析情景材料,全面地领会并把握住它的基本内容,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二是注意把握试题的基本意图和设问指向,使自己能够在答题前迅速整理出思路,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而一部分同学若能在答题时有创意,还可能酌情加分。

  慎选模拟试卷

  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一定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做模拟试卷的关系。两类试卷相比前者科学性强;难易适中,规范性强;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答案紧扣题意。而后者相对来说科学性较差;或过难或过易;不一定非常规范;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问间联系欠紧密。这一阶段建议一定要选用经过有关专家审阅的模拟试卷,最重要的要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审题、解题能力方面有哪些欠缺。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3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1.升入中学后,我们将会有许多新的体验,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新”字?P4

  (1)珍惜初中生活的起点,体验成为初中生的快乐。

  (2)在新的班级里,积极认识新同学、老师。

  (3)与新同学一起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

  (4)与同学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新集体。

  2.上中学后,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集体,需要怎样做这个集体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 P7

  (1)首先,要有共同的目标,这是我们这个集体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其次.每个同学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

  (3)最后,在为共同目标奋斗中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

  3、如何看待个人在班级中的位置?P8

  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都无法替代。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出彩虹般迷人色彩。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1. 初中学习生活有哪些新特点?P11

  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如何做学习的管理者——学会学习? P12

  (1)掌握并正确运用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①学会自主学习。作为初中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否则就不能独立的承担学习的.任务。

  ②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把握好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难度加深,如果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2)我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如何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 P1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种.种方式各有特点。只有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才能在摸索尝试、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习中有哪些苦与乐? P18

  (1)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超越自己的快乐。

  (2)失学是痛苦的,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快乐的。

  6.有人说:“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快乐的。”他说的对吗? P18

  这句话是错误的。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初中政治知识重点

  1.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唤起人的潜能,不断的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类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受教育权的含义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依据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义务教育的含义

  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5.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①强制性;②公益性(免费性);③统一性

  6.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7.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师敬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

  一、 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1 、列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政治:

  ①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②发起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③主持召开了“六国朝核会议”

  ④派驻维和部队

  经济:

  ①加入世贸组织

  ②三峡水电站的建成

  ③青藏铁路的建成

  ④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

  文化:

  ①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

  ②2010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③“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

  ④嫦娥奔月 等等

  2 、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变化发展最快

  ②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 和平、合作、负责任 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显示

  3、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说明的道理)?

  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②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保证经济的蓬勃发展

  ④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有哪些?

  ①生产力水平低

  ②科学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阶段表现在 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的各个方面。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算起,至少需要 一百年 的时间。

  4.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4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知识:知道民族精神的含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并掌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现实生活中部分国民道德缺失,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课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本课内容包括两个层次即:“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主要讲述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有极强的逻辑关系,就是讲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并掌握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

  多媒体播放歌曲MV《精气神》

  中国人的精气神儿

  是长江长城的一条根儿

  中国人的精气神儿

  是五十六个民族的一颗心儿

  中国人的精气神儿

  是十三亿人的一股劲儿

  中国人的精气神儿

  是中国梦圆一个声音儿

  ……

  教师提出问题:

  欣赏歌曲,你有何感受?

  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后)是啊,“中国人的精气神儿,是十三亿人的一股劲”!与同学们一样,老师听这首歌曲的时候也是热血沸腾,心底一种无穷的力量油然而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节课的话题:《民族精神耀中华》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和令人震撼的画面渲染浓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理解中国人的精气神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自然导入新课。)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板块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活动一:与先贤圣人“对话”,寻找民族精神之根源

  多媒体播放短片:《百年潮·中国梦---中国精神(一)》

  教师提出问题: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受?

  结合课前搜集的内容,请再列举其他关于民族精神的名言或成语,并说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踊跃发言。

  教师:指导学生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认识到“爱国、和平、勤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按照教学需要,对2014年3月央视播出的大型专题片《百年潮·中国梦---中国精神》进行适当剪辑,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材料,既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程,也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源远流长。)

  过渡语:中华五千年文明,熔铸了灿烂的民族精神。然而,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开始了屈辱的近代历史,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屈辱中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浩然之歌。在外扰内乱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掀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活动二:重温党的光辉史,感悟民族精神新内涵

  多媒体播放视频:《百年潮·中国梦---中国精神(二)》

  请思考:

  结合短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一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中形成了哪些民族精神?

  结合探究的成果,总结一下民族精神的内涵。

  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短片,感悟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并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点评后,多媒体总结

  (设计意图:结合剪辑整理的大型专题片《百年潮·中国梦---中国精神》和学生课前搜集的材料,感受中国共产党对丰富和发展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总结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我国民族精神的内涵,那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

  神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呢?

  板块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活动三:纵观民族奋斗路,探究生存发展之支撑

  视频展播:《百年潮·中国梦---中国精神(三)》

  请思考:

  1.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何感受?

  2.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历经灾难和侵略却生生不息,不断延续着伟大的中华文明?

  学生:结合视频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多媒体总结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活动四:再忆大国之行动,感悟民族精神之力量

  多媒体播自制图片集:《大国精神》

  背景一: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爆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屠戮,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抗争,“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背景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发起了意在侵略中国的朝鲜战争,为抵御美帝国主义的挑衅,全国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背景三: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官兵星夜兼程赶赴地震灾区,全国各地志愿者自发向灾区汇集,全国人民捐款捐物,各省开展对灾区的对口援建,终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背景四:地震发生后,世界媒体对中国人民的反映发表评论。

  潘基文:“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军队、民间团体和个人纷纷赶到救灾第一线,他对此感到“印象深刻并深受感动”。

  《联合早报》说:“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

  美国《洛杉矶时报》说:“地震发生后,中国人的反映令我们吃惊,中国,好样的!中国人,加油!”

  教师出示问题:

  看完图片,你最想说点什么?

  视频中的历史事件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什么作用?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点评)当中华民族遭受外来入侵和重大自然灾害时,正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把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正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面前展现出良好的国家形象。

  多媒体总结:

  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过渡语:在巨大的民族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综合显著增强,目前全国人民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在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是否还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呢?

  活动五:凝聚奋进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

  多媒体播放剪辑视频:《百年潮·中国梦---中国精神(四)》

  教师提出问题:

  短片歌中唱到“这条路,充满了艰辛”,你认为在中国人民的逐梦路上还有呢些艰辛?

  2.为什么强调“中国梦的实现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3.请总结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西方敌对势力还遏制我国的发展等,这都决定了中国人民的逐梦路上还充满着荆棘和艰辛,我们只有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多媒体出示:追梦路上的艰辛

  多媒体出示: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 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2014年5月27日,大型纪录片《百年潮·中国梦》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我校组织各班观看了《中国精神》专题,并要求各班级召开以“民族精神在校园”的主题班会。请你作为主持人拟出本次班会活动的计划、步骤以及演讲词,向全校发出“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美少年”的倡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生通过观看专题片,感受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再通过主题班会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情感教育,用“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美少年”的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民族精神。)

  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1.本节课,我学到了:

  2.今后我要努力做到: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5

  1.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 怎样尊重他人?

  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就是与人相处时,能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所短,不可能事事都能超越别人;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要能接纳,不排斥,不藐视。

  学会尊重,还要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对于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取笑、歧视和侮辱他人,就是冒犯别人的尊严,极易制造矛盾,引发冲突、仇恨和报复,最终令冒犯者自取其辱。

  3.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6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公民在做好本职的同时,要主动为国分忧,为社会奉献吗?这些举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作为公民如何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1)当维护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2)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3)中学生肩负着民族辉煌的使命。

  3.中学生如何肩负起民族辉煌的重任?

  (1)我们对祖国尽责应该体现在好好学习上;

  (2)体现在校园里、教室里主动捡起垃圾;关掉教室里的灯;关掉水龙头等具体细节上。

  4.中学生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1)参加义务植树;

  (2)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3)去福利院或老年社区做义工;

  (4)向贫困地区、灾区捐款捐物;

  (5)做车站排队引导员等。

  5.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原因: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自觉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在奉献的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意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用自己的行动和倡议带动更多的人,社会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6.结合自身谈谈中学生应怎样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作为学生,我们就是要尽到做学生的责任。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应认真学习,互帮互助,尊重老师,爱护校园。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参加社会活动,逐渐体会自己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奉献我么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7

  外开放国策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东西。

  (2)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

  (1)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家安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1)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3)我们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4)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我们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4.同富裕/财富源泉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积极实施共同富裕。

  (2)必须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造福于人民。

  5.苦奋斗/艰苦创业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

  (3)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4)青少年学生应该:

  ①在学习上:顽强拼搏,不怕困难

  ②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8

  1、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说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1)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人格,培养高尚品德,正确把握人生之舵。(2)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3)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2)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3、如何贯彻“终身学习”(珍惜受教育权)?

  (1)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2)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3)努力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4)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4、怎样学会学习?

  (1)转变学习方式。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2)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①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②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③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需要自己勤奋和努力才能学有所成。(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学好问、专心致志、认真思考、劳逸结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9

  消费者的权益

  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有哪些?

  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消费者应享有哪些权利?

  ①安全权、②知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依法求偿权、⑥结社权、⑦获得教育权、⑧人格尊严与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⑨监督权等。

  3.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1)要求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2)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4.对消费者提出哪些要求?

  (1)我们自身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2)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5.作为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1)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们崇尚公平

  1.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2.公平重要性

  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平是维系良好合作的前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3.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面对不公平现象①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10

  初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写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 )

  A、生活经验 B、年龄差距 C、人生经历 D、兴趣爱好

  2、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

  A、以强硬的态度顶撞 B、以粗暴的举止反抗

  C、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D、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

  3、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 ( )

  ①主干家庭 ②单亲家庭 ③核心家庭 ④联合家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孝敬父母 ( )

  A、是道德义务,但不是法律义务 B、是法律义务,但不是道德义务

  C、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 D、既不是道德义务,也不是法律义务

  5、有人对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选择较为集中,具体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方面的分歧,这表明 ( )

  A、严也是一种爱

  B、我们要努力克服逆反心理

  C、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D、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体现父母与子女出现代沟的是 ( )

  A、小云在家听流行歌曲,妈妈说心烦,要她关掉

  B、小勇喜欢足球,经常向爸爸要钱买《足球报》,爸爸说他不务正业

  C、妈妈与圆圆到商场买衣服,圆圆看中的妈妈不肯买,妈妈看中的圆圆不喜欢

  D、吃饭时爸爸和文文分析文文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2、小莉过几天就要过生日了,小莉想请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可小莉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因此小莉应该 ( )

  A、先征求父母的意见 B、考虑家里的难处,量力而行

  C、请同学去饭店大吃一顿 D、永远取消生日聚会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应该受到我们的孝敬。这是因为 ( )

  A、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B、父母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C、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 D、父母比我们年长、比我们有知识、比我们有财富

  4、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 )

  A、与父母的关系 B、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C、与爷爷奶奶的关系 D、与外祖父母的关系

  三、连线题(每连对1题可以得2分,共8分)

  主干家庭 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单亲家庭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 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 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四、填表题(9分)

  比较下列行为,体会孝敬父母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并说明这样做是否合适的理由。

  内 容 是否合适 理 由

  我想买双运动鞋。妈妈说,等下月发了工资再买,我同意了。

  考卷发下来了,成绩不理想。这是我的隐私,不能让家长知道,免得挨批评

  我把家里的.脏衣服洗了,让妈妈多休息一会儿

  四、简答题

  1、回味你的家庭生活,续写下面的小诗。(6分)

  家是吃住的地方;家是撒娇的地方;家是爱的地方; ; ; 。

  2、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字数不得少于20字。6分)

  3、回忆你的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情景,当时你是怎样做的?你的父母又是怎样做的?现在的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6分)

  4、两代人的对话

  父母说:这一代独生子女太幸福了,不愁吃不愁穿,哪里像我们当年什么都没有。

  孩子说:生活有时太茫然,我们的痛苦你们无法理解。

  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说苦闷,甚至要自杀,若像我们当年的生活不是早死了几十遍了。

  孩子说:难道物质的贫乏就一定比精神的痛苦更令人沮丧?

  父母说:现在的孩子早熟,早恋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

  孩子说:爱情并非是毒药,顺其自然最好。……

  请回答: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6分)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11

  自立就是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不依赖别人;自强就是不安于现状,勤奋,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上。自立自强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一种可贵的.精神。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12

  1、什么是自立?

  (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

  2、日常生活中自立的表现

  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如能独立地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能自主地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处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能自主地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或者:自立是一种人生观,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自立包括学习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等方面,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3、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能力(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A家庭式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但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B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C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D自立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并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 13

  1、自立就要所有事情自己做,拒绝他人帮助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A不对B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帮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父母,长辈和老师的阅历、经验都比我们丰富,他们有抚养,教育,保护我们的职责,我们对他们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我们的成长正在经历这样的时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2、依赖思想有何危害?

  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什么是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4、为什么要自主?自立与自主有何关系

  A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B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遇事没有主见,独立也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一个人与亦云的人,却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C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5、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A认识依赖思想的危害,告别依赖走向自立B遇事有主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C多实践多锻炼。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总结07-01

初中思想品德工作总结01-31

初中思想品德的工作总结03-26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总结12篇04-24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总结(12篇)04-24

初中思想品德的工作总结8篇03-26

初中思想品德工作总结15篇04-18

初中思想品德工作总结(15篇)04-18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个人总结04-26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总结(集合12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