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议书

时间:2020-11-27 13:23:14 建议书 我要投稿

生态环境建议书范文

  环境问题是我国的重点问题,以下为大家分享的是生态环境建议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CN公文站!

生态环境建议书范文

  生态环境建议书范文(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向深入,在满足人民群众迫切愿望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热议话题。代表、委员纷纷就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生态建设等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创建渝东南国家公园推动生态保护走向深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何平表示,这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举措,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非常令人振奋。

  何平说,渝东南地区是重庆的生态保护发展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以武隆为例,森林覆盖率达到6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5%以上。而且,依托良好的生态,武隆构建起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体系,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何平说,比如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力度不大、范围较小,森林等自然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等,不仅影响了地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也阻碍了生态产业的`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特别重视,迫切期待这些改革事项尽快在基层落地生根。”何平建议,在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后,尽快考虑创建渝东南国家公园,从国家和市级层面,对渝东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指导,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理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制定特色生态产业激励办法,建立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对重大生态产业统筹布局,在用地指标、项目资金、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享受了生态产品的发达地区应对生态保护地区进行补偿,推动渝东南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农村环保设施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生态环保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十分关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可持续问题。他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向十分明确,建议在治理和整治过程中,不仅要建好相关的环保设施,还要加大投入、完善体制机制,确保这些设施能管好用好,真正发挥作用。

  谢德体说,近年来,重庆加大了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治理的步伐,在农村地区建设了不少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站等,为改善农村地区生态奠定了基础。

  “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有些设施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谢德体说,以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为例,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存在运行污水处理设施专业性不足、管护成本分摊不均、新技术推广不力、环保监管不够等诸多问题,导致设施运行和管理出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和整治效果。

  “因此,建立可持续治理机制是现今最为紧迫的事情。”谢德体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市级财政的扶持力度,按照设施运行效果进行补助,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乡镇环保处理费征收机制(包括污水、垃圾等),多渠道解决管理和运行费用的来源问题。同时,要增强农民和村集体的参与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用专业化公司运营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逐步实现“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此外,还要探索适合农村的环境治理模式,重点推广环境友好型、管护“傻瓜型”的处理技术,促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

  加快实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建设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重庆的一项重要任务。李钺锋表示,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区位敏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重庆今后加快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指明了方向。他建议,加快实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尽快推动项目落地,为重庆的“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李钺锋说,近年来,重庆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成效初显,但仍然面临诸多难题,比如,由于缺乏国家统一规划,生态屏障在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范围、建设标准等方面缺乏依据;加之国家没有单独实施针对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全预算投入生态治理工程,使重庆在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上,资金也较为缺乏;屏障建设过程中,人地矛盾也较为突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李钺锋建议,国家要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划控制入手,尽快推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落地,明确各地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具体目标,在重庆加快实施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努力构建起以山脉和流域为骨架,以交通绿道和城市群森林空间为补充的生态格局。

  此外,还应建立库区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对生态公益林的林权所有者进行生态补偿,并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生态保护与发展中来。在工程实施中,要精心选择造林树种,凡是能种经济林的地方尽可能种植经济林,让老百姓增绿增收。

  XXX

  年 月 日

  生态环境建议书范文(二)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二)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严厉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

  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三)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有序开放开采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

  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

  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

  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

  (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草原保护。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

  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XXX

  年 月 日

【生态环境建议书范文】相关文章: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书范文-建议书01-04

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建议书01-04

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格式01-15

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书精选12-25

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通用15篇01-23

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集合15篇01-06

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精选15篇)01-04

最新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书4篇12-17

生态环境保护简报05-27

校园建议书范文-建议书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