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完整版

时间:2022-06-26 12:49:09 建议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交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完整版

  本项目建议书研究工作依据我市的《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要求及建设业主提供的《开发路公交中心设计方案图》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建设规模;对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对主体建筑和配套公用工程提出合理方案;对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节约能源和建设进度及分析意见结论和建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交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完整版内容。欢迎大家参考!

公交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完整版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xx市开发路公交中心工程项目

  项目性质: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建设单位: xx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项目选址: xx市区开发路与关下路交叉口。

  主要建设内容:用地20042㎡,建设拥有办公用房、停车场、修理车间、汽配中心仓库、调度值班室、加油站与车辆保洁中心的多功能综合性停保场。

  建设目标:

  构建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工程中的开发路公交中心。

  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xx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于1 9 9 7年6月,隶属xx市建设局管辖。公司下属五个科室(办公室、稽查管理科、运务安全科、I c卡发行与管理科、公交车队)和修理厂及公交广告公司,共有从业人员3 0 0多人,主要经营市区公共汽车运输业务,属国有独资企业,担负着国家和政府的一系列指令性社会公益任务。

  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现有城市公交线路1 6条,拥有公交车辆1 46台,并配有公交I c卡收费系统、车载电视、语音报站系统、车载监控系统、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公交网络覆盖东至火车站、灵山寺,西至水阁工业园区,南至南明山,北至白云山森林公园,公交线长135公里,日发送旅客7.5万人次。

  中心站场工程0 8年5月份投入使用。现有汽车西站公交首末站、火车站公交枢纽站及停车场、水阁沙溪枢纽站、紫金路首末站,同时完成部分线路车辆更新改造和市区3 0 0多只站亭站牌的改造。

  法定代表人:朱君芝

  住所:xx市清远路1号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注册号:331100000000059

  注册资本:伍拾万元

  1.3 建议书报告编制依据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2、《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

  3、xx市建筑设计院《开发路公交中心设计方案图》

  4、丽发改投资(2010)57号《xx市发改委关于下达2010年市本级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通知》

  5、xx市人民政府文件【丽政发(2008)40号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

  6、工程咨询服务合同

  1.4 项目建议书研究范围确认

  本项目建议书研究工作依据我市的《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要求及建设业主提供的《开发路公交中心设计方案图》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建设规模;对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对主体建筑和配套公用工程提出合理方案;对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节约能源和建设进度及分析意见结论和建议。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m2 20042  
2 建筑占地面积 m2 3046  
3 总建筑面积 m2 5419  
4 停车场与道路 m2 11965  
5 建筑密度 % 15.2  
6 容积率 % 0.27  
7 绿地率 % 25.1  
8 场地利用系数 % 74.9  
9 建设期 24  
10 总投资 万元 2299.98  
11 单位功能投资 万元/辆 24.21 近期

  1.6 主要结论与建议

  公交停保场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模相匹配。公交停车场宜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车辆保养场布局应使高级保养集中,低级保养分散,并与公共交通停车场相结合的民利工程。它的.建设为解决市民出行难、提高市区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保障公共交通安全的基础设施工程,可以使之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的一个窗口。对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工程的选址是可行的,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与《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的具体要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方面都比较理想。

  本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消防安全、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实现“三同时”,绿化率达25.1% ,站场环境美观。

  项目已列入2010年度市本级城市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综上所述,本报告认为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可行的,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予以支持,使资金早日到位,同时为配合工程建设,建议项目实施单位抓紧抓好项目建设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在施工和建设完成后应加强对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服务工作质量,使之成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所在地概况

  xx市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在东经118。41’~120。26'和北纬27。25'~28。57'之间。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市政府驻莲都区。距温州126公里,距金华市l 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距上海5 12公里。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年3月批准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年),城市性质规划为长三角南翼地区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特色制造业基地和浙江西南部中心城市。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莲都行政区域,面积1502平方公里。城市发展人口规模近期31.6万人,中期43.0万人,远期58.0万人;用地规模近期33.73平方公里,中期50.86平方公里;远期62.94平方公里。规划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一江双城”,以“城市南进、产业东扩”的发展方向,以横贯中心城市东西的大溪为纽带,构建以瓯江为轴的南、北“双城”。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努力将xx市打造成为青山碧水、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具有山水特色的现代化“绿色生态城市”。

  xx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跨越发展、和谐融入”的要求,通过提升城市素质,促进城市跨越式发展,xx特色的新型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跃上了新台阶。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成绩斐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立市稳步前进。

  撤地建市以来,xx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提出“把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及接轨上海,各级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战略部署,2003年提出了“北承沪杭金,东接涌台温,突破点线面,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思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我市经济等各个方面发展稳定,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严峻考验与挑战,发展依然快速,居全省前列。

  一是GDP增速列全省各市前列,与全省平均的差距有所缩小。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2.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6%,增幅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9和1.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各市第三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3520元,增长10%。按6.831的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443美元,比2008年增加了268美元。与全省水平的差距从2008年的1.91:1缩小为1.88:1。

  二是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00亿元。2009年我市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1018.4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目标,比上年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74.14亿元,增长10.4%,增速在全省各市中列第三位,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为85.8%。

  三是投资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增幅创“十一五”以来新高。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我市狠抓项目促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和资金,全市共181个项目争取到四批中央扩大内需投资4.32亿元。

  四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百姓所关注的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交通等支出分别增长12.5%、50.7%、32.1%和740.4%。全市共投入资金8.95亿元,完成农民异地转移7132户、25807人。其中,实现整村搬迁286个村(包括自然村),3859户、12969人。全市培训农民10.36万人。全年实现农民转移就业52929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16234个,其中异地转移农民9560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7.7万人,参合率达93.66%,较上年提高了2.84个百分点。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五大项目为重点,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市 380个待整治村新增村内主干道硬化里程658.35公里,新增卫生厕所农户40533户,新增公共厕所509座,我市累计已建成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98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全面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2009年全市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52295户,拆除危旧房建筑占地面积228.4万平方米,启动旧村改造村242个;完成投资额33亿元。

  2.2 项目建设背景

  为推进xx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促进“和谐xx”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以及浙江省《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7〕18号)等文件要求,我市出台了《xx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

  提出了:

  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小汽车出行比例持续增长,“车多路少”的矛盾凸显。城市交通拥堵日益明显,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公交优先”就是坚持“百姓优先、发展优先、和谐优先”。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按照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资金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环境,基本形成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构建与我市总体发展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到2010年,开通公交线路26条,公交车辆万人拥有量不小于10标台,车辆320标台以上。建设公交首末站5个、枢纽站3个、停保场1个。公交车进入首末站和枢纽站发车的达到40%,站点覆盖面积按400米半径计算,中心城区达50%;居民小区公交通达率达到100%。市区公共汽车出行比例达到15%。

  2011年至2020年,开通公交线路52条,公交车辆万人拥有量达到12标台以上,车辆700标台以上。建设公交首末站9个、枢纽站3个、停保场3个。公交车进入首末站和枢纽站发车的达到8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400米半径计算,中心城区达70%;居民小区公交通达率达100%。市区公共汽车出行比例达到20%,基本形成中心城区至各镇区的公交体系。

  三、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任务

  完善公交站场和配套设施。按照《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公交站场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要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优先确保建设资金。公交站场应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商贸区、大型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的必备基础设施,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建设要同步设置港湾式停靠站,配套建设站点、候车亭等设施。市区新建的街道宽度在24米以上的必须同步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宽度在24米以上、人行道在3.5米以上的市区老街道,根据需要逐步劈建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按照《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实际,按照“方便、快捷”的要求,做到公交覆盖与城市发展同步,统筹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客运发展,实现公交网络的无缝衔接。要稳步增加公交线路、延长运营里程、扩大站点覆盖面。合理调整并优化公交线路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的城市公交网络,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市民乘坐公共汽车出行的比例。

  逐步推行城市公交优先通道,合理分配通行权。在城市交通瓶颈路段、人流密集的商业繁华路段和街容街景示范街,必须科学合理配置道路通行权。在具备城市公共交通车辆通行条件的城市道路,逐步在中心城区主干道设置城市公交优先通行专用信号,实行城市公交绿色通道。根据城市道路的不同等级和通行状况,科学设置并逐步扩大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禁行、限行区域,形成以公交出行为主、其它车辆为辅的优势互补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按照xx市现代化城市管理要求,以“数字城管”建设为平台,推动以智能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公交信息化建设。利用公交IC卡系统和GPS公交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积极构建公交出行查询系统、线路运行显示系统、运营调度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站点和停车场站管理系统。在城区主要道路要逐步设置电子导乘预告牌。在城市公共交通转乘线路较多的停靠站设置触摸式多媒体电脑查询系统,为乘客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科技含量和吸引力。意见对我市的构建xx市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提出了目标、任务与要素。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有利于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目标的.逐步落实。

  城市公交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现实的经济发展表明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市场无法解决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市场失灵所造成的外部效应——无论是正的外部效应还是负的外部效应,都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无论何种国家体制或社会制度,国家公共部门有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而且政府其固有的优势,可以节约交易成本,用“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的失效,将那些需要公共协调和统一规制的公共经济活动由政府承担;同时,政府也有责任针对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因生产力状况的不同而引发的社会公众对一些共同的或全民的产品的需求,集中社会资源进行供给,以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经济均衡和社会和谐。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公交优先”就是坚持“百姓优先、发展优先、和谐优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我市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

  2.3.2项目建设是缓解市区公交车停保难的需要

  我市城市公交起步较晚,设施不全,现有四个公交首末站、枢纽站、停保场只能满足83辆公交车的停保,目前还有63辆公交车无家可归(规划2010年开通公交线路26条,公交车辆万人拥有量不小于10标台,车辆320标台以上。建设公交首末站5个、枢纽站3个、停保场1个。)。开发路公交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停放车辆95辆,可缓解北城公交车辆的近期停保与调度指挥需要。该站是xx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中确定需要建设的19个站场之一。

  2.3.3项目建设符合xx市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要求

  衡量公共交通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满足乘客在高峰小时内的乘车要求。实践证明,如能满足高峰小时内的乘车需求,也就能满足乘客在其它时段的乘车需求。根据xx市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要求,近期需要公交线路条数为22-26条,其中南北城区域公交线路3-5条,城区骨干公交线路8-12条,城区内部支线9-11。

  远期需要公交线路条数为47-60条。其中南北城区域公交线路12-15条,城区骨干公交线路25-30条,城区内部支线10-15。

  2.3.4加快技术进步,推动公交智能化建设,提高公交管理调度及运营水平

  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公共交通系统,以信息化为基础,促进乘客、车辆、场站设施以及交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加强对运营车辆的指挥调度,提高运营效率。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包括智能调度系统、营运服务、营运核算、车辆停置管理、车辆安全管理、车辆维修管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智能调度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电脑营运管理系统和连接各停车场站的智能终端信息网络,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每台营运车辆,实时传递公交车辆运行时的各种信息,如道路堵塞、交通事故等,设计出最合理的运营方案,一旦影响市民乘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配车辆解决问题。通过公交智能化可以合理有效利用城市公共交通资源,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管理上可以灵活调度,并能消除一些安全隐患。建立加油站既能方便车辆日常的运营,同时也保证了工作效率,在第一时间给车辆供应所需的油料,在经济性方面也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保障了公共汽车正常的使用,真正实现公交服务百姓的便捷性高效性持续性。

  综合上述,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评述

  3.1场址选择

  选择在交通便捷、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开发路与关下路交叉口东南地块,西侧是居住区,北面是九里工业园区、南面是汽车东站有利于方便市民出行办事,有利节约他们的出行时间。

  符合总体规划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附属设施。

  该地址是我市客流量较大的地段之一。

  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的规定,所需建设用地面积符合城建部门确定的场地利用率的要求(本项目的场地利用系数为74.9%)。

  3.2建设条件

  3.2.1交通条件

  区内交通条件良好,外部交通十分便捷,开发路已建成。

  3.2供水、供电、通讯条件

  区内公用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供水工程、电信管网、电缆沟等齐全符合建设条件

  3.2.3社会经济条件

  撤地设市后,xx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口、资源加速向中心城市集聚,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欣欣向荣。xx的发展,给本项目建设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3.2.4工程需要的土地,为预留的公共交通用地,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4.1 公交场站建设指标

  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相关条款规定,公交首末站的规划用地面积每标准车用地90~100平方米,另加回车道(行车道)和候车廊用地。公交首末站还应另外考虑生产和生活性建筑用地(10~15平方米/标准车)和绿化用地(占总面积15%以上)。回车道若按长为该站周长一半,宽为7米以上考虑用地,则每辆标准车回车道平均用地约为20平方米。候车廊(2条)若按每条长45米(约停3辆车长度,包括下客区),宽6米(包括车行道和候车站台宽度)考虑,则每标准车候车廊平均用地约为11~18平方米。综上所述,公交首末站平均用地为150~180平方米/标准车,夜间可停放60%以上营运车辆。

  根据规范,每150辆标准车需建一综合车场,公交枢纽夜间可停车30~50%,则综合车场夜间停车50~70%,为75~105辆,其中50~70辆需保养,停车场用地150平方米/标准车,保养场用地250平方米/标准车,另加其它生活、生产性用地6000平方米,则每综合车场用地约为20000~30000平方米。

  公交修理厂根据平均日修理车辆(在修及待修)数按每辆车280-300平方米计算用地,日修理车辆数占全部营运车辆的10%。

  公交站、场、厂综合用地标准:每标准车用地310~340平方米。

  由于xx市市区城市用地比较紧张,本次规划将规范中部分用地进行压缩,采用的公交场站用地标准如下:

  公交枢纽:借助建筑物四周道路或邻近街坊作回车道以及站点设施用房与非公交建筑一体化,可节约35-40%的用地,则每标准车用地为100~120平方米。

  公交综合车场:将停车、保养、洗车、测试等功能协调处理,车辆保养好后即开回停车坪,减少保养场地,可节约20-30%用地。则每综合车场用地可按15000平方米计。

  公交修理厂:按日修理车辆数占总车辆数的10%计,日修理每标准车用地280平方米。

  公交站、场、厂综合用地标准:每标准车用地230~250平方米。

  公交场站用地规模

  表4—1 城区公交站场规划用地规模

规划年 公交车
辆规模
首末、枢纽站 综合车场、大修厂
培训场和材料总库等
合计
2020 864(标台) 8.64-10.37公顷 11.1公顷 19.74-21.47公顷
2010 406(标台) 4.06-4.87公顷 5.22公顷 9.28-10.09公顷

  注:按照考虑大部分公交车辆停靠在综合车场内估算

  4.2本方案总平面布置原则及方案

  a、满足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同时应满足其人员对建筑物的基本要求。

  b、设置体现人性化的要求。

  c、平面布置应合理,外部交通应畅通。

  d、建筑物之间距离应满足防火要求,还应考虑到风向的影响。

  e、建筑物按公共交通站场要求设计。

  f、力求与附近已建主要建筑物相协调。

  4.3 建设内容和规模

  4.3.1 建设内容:建设拥有办公用房、停车场、修理车间、汽配中心仓库、调度值班室、加油站与车辆保洁中心的.多功能综合性修保场。

  a、调度中心功能:为了及时解决运营线路上的各种问题,公共交通调度将采用无线通讯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乘客问讯系统、车辆GPS监控等先进设施,对提高系统运营能力与运营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率有明显作用。

  b、综合车场功能:车场是运营车辆下班后提供停放的场所,保养场则承担运营车辆的高级保养与相应配件加工、燃料存储功能。两者合一,称为综合车场。它集车辆停放、维修、材料、燃料储备发放,行政管理于一体较大规模的设施。

  根据规划要求与结合我市公交系统的实际建设占地20042 m2 、建筑占地3046 ㎡、建筑面积5419㎡、停车位95个的公交停保中心。

  4.3.2、建设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20042 m2

  建筑占地面积 3046m2

  总建筑面积 5419m2

  建筑密度 15.2%

  容积率 0.27

  场地利用系数 74.9%

  绿化率 25.1%

  停车位95个

  第五章 公共配套工程设计

  5.1 供电设计

  负荷等级

  本工程所用的经营用电、应急照明和事故疏散照明及计算机网络用电为二级负荷;一般照明、空调等的.用电均为三级负荷。为单回路,从附近的市政电网10KV引入。

  负荷估算见附表

  用电负荷估算表

项目名称 项目建筑面积(m2 负荷标准(w/ m2 负荷(Kw)
综合楼 3559 60 213.5
修理车间 1485 100 148.5
加油站 270 60 16.2
汽车保洁     2
门卫 105 30 3.2
合 计     367.2

  5.2给排水设计

【公交中心工程项目建议书完整版】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建议书01-10

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08-30

工程项目建议书范例07-14

化工工程项目建议书03-11

工程项目建议书集锦04-27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05-18

公路工程项目建议书08-30

工程项目建议书15篇12-13

建筑工程项目建议书12-24

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