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充分就业工作总结

时间:2020-08-25 12:30:2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创建充分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这个倍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重新审视它的定义。改革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但突出的就业矛盾,也引起了贫富悬殊、治安复杂等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就业方案,让劳动者尽快工者有其岗,商者有其铺,农者归其田,各尽所能,安居乐业,是当前社会稳定、和谐最为有效的重要举措。

创建充分就业工作总结

  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问题的思考,笔者有以下个人见解。

  一、国家有计划安置就业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部分高学历人才已步入闲置浪费与求才不得的怪圈。大城市,研究生、本科生人浮于事、学非所用,长期找不到工作;边远山区、农村和基层,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却奇缺,有的热血青年在穷乡僻壤适应不了“水土”,一些技术岗位不能吐故纳新,基层乡、镇因无人事编制将其拒之门外,特别是科技、卫生、教育、法律、经济、农牧等专业性人才,有的早已严重缺位、青黄不接。个别地方出现了青年学生宁做保姆也不离开都市,大三在校生不惜牺牲学业忙于求职筹划,学成归来者也有感叹怀才不遇的。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完全是择业者主观原因,滤布也非我们的伯乐不识千里马。要使我国现代高学历人才学有所用、人尽其才,解决好人才浪费与需求的矛盾,单靠人才市场本身不能实现,国家在就业政策和机制上作相应调整很有必要。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各级政府应建立人才需求库,由国家有计划安置;对机关、事业单位,中、省企业的就业岗位,由有关部门组织公考、择优选拔;对县城以下边远山区所需的人才,由政府定向选招,政策性分配;对不服从分配安置、学业与岗位严重背离、不主动求职长期待业者,应采取限定与抑制办法。全社会都要倡导和激励青年学生到祖国艰苦的地方,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锻炼自己,发挥才干。

  二、重振国企 为精英提供就业舞台

  由于国企大量改制,使不少进入中年、技能单一、文化偏低的工人失去了岗位,且难以再就业。他们常为留恋过去同甘共苦的工友生活而失落、自悲和烦躁不安,他们在奔波流离中常冒险去闯谋生之路,他们往往因就业和生计而群体上访。国家为保其基本生活,耗去大量财力;为帮助其再就业,各级政府想尽办法,持续投入。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做法,当初确实欠妥。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建设要发展,国有企业是支柱,要解决好13亿人衣、食、住、行,国有企业肩负着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和主导作用。因此,是否走“低工资、多就业、平稳过渡”的老路,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重新思考和定位的课题。在此,笔者认为,重振国企雄风,增加国企就业岗位,是人心稳定、社会和谐的有效之举。

  一些地方企业改制,不仅使资产流失,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员分流安置不当,让一些技能人才无法链接,独特工艺失传,这需要我们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恢复。因此,要重塑国企形象,使国企再度辉煌,成为我国就业风向标,选择人才是关键。一要严格公开选拔高学历精英,二要不分城市和农村挑选优秀、有独特技能的人才;三要特别注重对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任用和监管。同时要迅速恢复和扩大生产,让赢得岗位者尽快安居乐业,凝聚人气,顺乎民心。

  为了解决就业岗位,目前生产经营暂不景气的,国家可通过政策、税收、补贴等方式,对行业、企业间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平衡,使其能生存发展;政府还可将增加就业,减少低保支付的费用投入企业再生产,让就业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收入,由政府输血变为劳动者造血。这样,于国于民都有益处。

  三、发展股份制 拓宽就业路

  股份制企业的建立,拓宽了我国就业门路,为各类人员提供了宽阔的`就业平台,刺激了岗位竞争,使具有创新、开拓意识的择业者有了用武之地。

  目前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成份比较多元,政策适用、用人制度、分配方案等,企业间差异很大,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就业空间。因此,国家应大力发展股份制企业,采取多渠道融资扩建,同时对股份制企业应提出相应的就业安置要求,关注其社会效益。企业以解决就业岗位为己任,为国分忧;政府以安置人员为条件,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以实现在可持续发展中寻求经济增长。

  四、兴办民营企业 鼓励灵活就业

  民营企业——市场经济的先驱者和试验者,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对缓解就业压力,丰富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由于民营企业具有投资少,对从业人员要求不高,工作时间灵活,就近就地实现就业等特点,很适合第三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加工建设,也是安置技能单一,文化偏低求职者就业的主要渠道。当地政府可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岗人员、城镇中年轻的失业者,积极兴办家电维修、家庭保洁、托老托幼、小学生接送、餐饮服务、小商铺开设、农副产品加工,建立“回引工程”等,尽量开发灵活就业岗位,走自谋职业之路。

  搞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要政策到位,二要鼓励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胸怀大局,忧国忧民,积极帮助解决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压滤机滤布使其经营正常,不断壮大;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社区就业发展,在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登记服务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实事求是地雪中送炭;各类求职者要转变择业观念,主动热心从事社区服务、社区就业工作。为使民营经济能健康发展,我们还必须加快农村、城镇人才资源开发,对原国有企业和农村的一大批有技术专长的能工巧匠、有奉献精神的仁人志士要高薪吸纳,让他们真心诚意为企业生存努力,为经济发展献策。

  五、促进农、林、牧、渔兴旺 引导民工回归田园

  城市经济体制的放开搞活,刺激了亿万年轻力壮的农民进城务工。但因部份地区务工“盲流”,导致一些城里人失去岗位,民工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由于生产要素在流动,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悄然展开,城市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一些务工者将更难以找到岗位;因大量民工进城,“农转非”迁徙,农村劳动力缺乏,边远山区已不少田地荒芜。不少留守的老弱幼小得不到家庭应有的帮助、关怀与教育,青少年性格畸形,厌学严重,一些村舍早已人去楼空,即使鸡犬相闻,却也互不往来。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随着中央对农业系列政策出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已有了重大变化,加之卫生、教育、交通、科技、信息等的新增投入,城乡的环境差别将越来越小。我国是农业、也是粮食进口大国,农村的兴衰与整个国民经济息息相关,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就不可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解决好8亿农民劳动力资源配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关系,直接影响到13亿人奔小康进程。为谋求城、乡共同发展,社会稳定,从长计议,我们应引导和疏散城里无岗的民工重新回到山青水秀的故园,让他们在田间、果园、渔场和乡镇企业中,去充分展现自我。当城里需要务工人员时,一是用工单位到农村公开招考,聘用,二是由基层村、乡有组织地推荐输出,这样既可以做到有序流动,加强管理,也会鞭策年轻人努力向上,不断进步。

  我国严重的就业压力已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人才资源配置和劳动力流动,依照市场需求自我调节在我国还不成熟。要使人民共同富裕、齐奔小康,国家具有稳定的就业政策和规划,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并搞好管理服务,择业者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求职上岗的就业体制十分重要。只有让劳动者充分就业,人人自食其力,做到人无闲者,地无荒田,才能使社会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创建充分就业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创建文明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汇报01-19

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三年来工作汇报08-25

创建先进单位工作总结01-19

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01-19

创建先进单位工作总结5篇01-20

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总结11篇01-21

创建工作汇报11-05

创建平安工作汇报08-25

创建联席会规则通告01-07

创建森林城市公开信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