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时间:2020-11-24 20:12:34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就是教导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科目,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以下是CNrencai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一

  一、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经过幼儿园学习和做游戏阶段成长起来的,也有个别的没有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学生聪明伶俐,有实践能力。经过几周的小学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课堂常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行为习惯、课堂常规表现的不够好,待以后改进。

  二、工作目标

  1. 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

  2. 在德育的内容上, 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在德育的渠道和方法上,突出道德体验,道德实践,以"关爱、理解、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抓住德育关键,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 真情德育 "、" 爱心德育 "、" 快乐德育 "、" 实践德育 "和" 全员德育 "的特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德育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因此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必须首先解决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问题,这是德育的关键所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品德教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品德与生活结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生活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思考品德与实践结合。

  (三)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四)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的目的。

  (五)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品德改革的需要,也是品德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品德与生活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小学品社课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二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德育教育生拉硬套的附着在单一的知识传授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自然而然渗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把握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例如:教学《全家福》一课时,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养育自己的典型事例,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