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30 09:10:21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藏区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20xx年是我国至关重要的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我国攻坚克难的历史大幕。随着新一届国家机构的换届结束,当代中国也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全面推进文化教育发展的关键一年,其中,“好教育,强国梦”也成为了2013年的新亮点。结合我国开展“西部计划”的具体情况,我们计划开展藏区爱心支教与调研活动,旨在了解藏区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为藏区教育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我们不是为了扶贫,不是为了救济,而是把“中国梦”的接力棒传递到雪域里孩子的手中,带他们放飞梦想,看他们破茧成蝶。让他们更多的人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好好读书,建设自己的家园。

藏区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情系雪域教育,梦飞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服务团于2013年8月4日至2013年8月24日在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完全小学以及周围的乡镇进行了支教与调研工作,19名队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达孜县完全小学属县级半封闭式学校,共有学生385人,教职工25人,该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部设有正常班级,与一些边远学校因师资等各种原因造成学校开班不足的“非完全”的情况形成对比。该校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优化办学条件,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但是,就目前学校的情况来看,学校的很多岗位都是由老师们兼职,如学校财务室、伙食管理科等。此外,学校的主教学楼已经成为危房,只有三年级、六年级在本校上课,其余年级的学生都要到县里的中学去上课,每天上课前都是由老师带队去中学,中午和晚上还要回本校吃饭,条件比较艰苦。拉萨市教育局与达孜县教育局等单位高度重视学校的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都对其进行了资金帮助与相关指导,当地政府也在学校实行“三包”等惠利政策,学校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此次支教与调研,我们力求以达孜县完全小学为切入点,辅之以进村入户,发放问卷,通过“幸福指数”、“贫困程度”以及“亲情现状”等因素来获得藏区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为其提出发展建议,制作贫困档案,并建立“山东理工大学教学实践基地”。

  一、 团队成员组成(略)

  二、 实践地现状分析

  达孜县,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1959年建县,面积1361.38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2011年数据),辖五乡一镇,21个村委会,131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德庆镇。

  它是一个以高原温逞半干旱季风气候为主的发展中大县,具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獐子、野羊、雪鸡、虫草、贝母等。风能、水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物有铬、铜、金等。天然草地较多,野生动植物保护区随之分布,人工草地镶嵌其中。工业以民族手工业为主,生产氆氇、民族服装和民族工艺品以及制陶等。现阶段,园区经济与微型企业发展是达孜县的亮点, 到2012年底,达孜县提前1年超额完成了“到2013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亿元,财税收入1亿元,进区务工人员突破3000人,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目标要求。达孜县招商引资,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促进微型企业的发展。在科技创新、打造园区品牌、推动企业上巿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打造了“第三极”纺织品、“优·敏芭”藏香水、藏缘青稞酒和品藏山泉水等知名品牌,成立了企业上市办公室和科技创新办公室,设立了企业上市和科技创新引导资金。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达孜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区、市的大力支持下,达孜县的经济社会正在进行着跨越发展。2012年达孜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28亿元,同比增长20.5%,是2009年的1.47倍。实现财政总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40.2%,是2009年的2.99倍,农牧民收入现金3000元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0亿元等,在拉萨市七县中获得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工作双第一的喜人成绩。达孜县共有各类学校40所,其中初级中学和幼儿园各式各1所,完全小学9所,教学点29个。2003年初级中学在校学生计1745人,小学在校学生共302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8.38%;全县教职工人数为753人。全县已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普九”验收。达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2年投入教育资金2300余万元用于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累计发放“三包”经费637.88万元,营养餐费119.8万元。制定了符合达孜县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等办学模式。2012年,达孜县进一步加快了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档案馆、镇江达孜全民健身中心相继建成,新华书店、5个乡(镇)文化站陆续开工。36套周转房、18套廉租房、54套公租房建设基本完成。7个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全面竣工。镇江达孜鱼跃医疗体检中心挂牌成立。同时,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社会保障工作也深入推进。达孜县还深入开展了科技、医疗、文化“三下乡”活动。积极做好寺庙“舍舍通”、“藏文报纸进寺庙”等工作。认真做好广播电视管理工作,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7%,农村电影放映达1500余场次。

  三、 调查数据分析

  此次我们走访了达孜县完全小学以及附近的德庆镇、唐嘎乡等地点,并在达孜县完全小学开展支教实践,定点对其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的探索,深入了解这些孩子们的家庭、生活以及学习状况,并且通过问卷和采访的形式采集了360份有效调研问卷,大体了解了该地区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

  3.1.1数据情况

  在完全小学众多受访的孩子中,“比较贫困”的孩子较多,比例为65%(如图一),家庭富裕的孩子只有1%(如图一);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比例约为83%(如图二),而大学及大学以上仅有0.2%(如图二);由图三可知,学生对素质教育普遍了解,其中“了解”的比例为71%(如图三),“比较了解”的比例为22%(如图三);另外,根据学校的住宿生的比例(75%),我们可以看出,该学校为半封闭式学校(如图四)。

  1、 拉萨市达孜县完全小学有极少部分家庭经济状况富裕,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一半以上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非常贫困,这个数据在拉萨市所在辖区的县级小学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关于这样的差距我们也咨询了相关部门,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差距所在的原因:拉萨市达孜县城镇规模不大,支柱型产业几乎没有,大多数当地居民都是靠去拉萨市或者附近县区打工或者在家以养殖、种地为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济状况非常贫困。

  2、 达孜县完全小学的学生家长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均为小学或者小学以下。极少数家长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或高中,大学毕业的学生家长为0.2%。这说明了达孜县当地的教育程度不高,尤其是中年受教育程度都很低;也体现了当地这种受教育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得到重视。

  3、 达孜县完全小学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对素质教育是了解的,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对素质教育不了解。可见达孜县完全小学对素质教育知识的普及是非常及时和到位的。

  4、 达孜县完全小学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只有少部分学生为走读生。可见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半封闭式教学,这样在便于管理的同时,也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稳定的校园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们学习和成长。

  3.1.2理论分析

  1、陈旧观念加上对素质教育认识度不高,使素质教育实施缓慢。

  当今,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认为读书无用,即使读了大学又怎样?还不得自己找工作,并且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不读书也一样可以找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家长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传宗接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他们心中难以动摇。另一种倾向是把考试升学当作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升学,才能使子女就业”,于是,将老师和学生推向“应试”教育,严重束缚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同时由于这里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流少,使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高,并且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换汤不换药”,教学的成效最终还得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所以,教师们仍然热衷于“应试”教育,旧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这些都使得素质教育流于表面,不能深入进行。

  2.经济贫困,硬件设施还不齐全

  尽管国家给予了补助,使达孜县完全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备上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国家的补助并不能一步到位的满足学校教育的需求,从而使学校面临教育经费不足的局面。所以,达孜县完全小学的教育与时代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现有设施的利用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因为地震的缘故,有一栋教学楼现已成了危楼,目前还未重建好;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另外。我们还观察到学校的仪器室中具备了数学、自然、科学等较为齐全的普教仪器,但是使用的频率并不高,处于闲置状态,没能真正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

  3.父母“缺席”和教师资源匮乏,造成教师工作负担重

  在达孜县完全小学,共有学生385人,教师25人,很多老师一人要上好几门学科,有些甚至是复式教学,更有甚者,不仅要教课,还要负责学校其他方面的事务,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教师的学历大多为专科,本科较少,没有专业的音乐、美术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另外,由于很多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达孜县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这些情况对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进程。

  4.素质教育实施阻力重重,课程改革行进缓慢

  有的教师虽然工作时间长,在工作中也掌握了不少教学经验,但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极深,信息闭塞,知识老化,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教育和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大变革也感到力不从心。同时,达孜县完全小学的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目前,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由于没有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估办法,多数学校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的评估方法,素质教育仍然停留在口头上。

  5.政府、学校、家长三方脱节,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达孜县贫困的经济,为了生计使得很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从而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虽然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已经给予了补助,但毕竟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补助,所以,家长在教育方面缺席的局面仍不能改变,加之教师的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面面俱到,更不会与家长进行频繁的交流,使政府、老师和家长三方在关于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三方的沟通并不十分通畅,无法对学生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这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更加困难。素质教育越难实施,学生的个人素质就越难以得到提高,就越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比如,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2问卷信息分析

  此次“情系雪域教育,梦飞民族团结”活动走进拉萨市达孜县,总共印制400份问卷,实际回收到360份,以下是汇总情况:

  关于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

  问题选项人数比重

  您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吗?知道30685%

  不知道113%

  有点印象,但具体不清楚4312%

  您觉得在各种媒体以及现实生活中关注素质教育有关问题的频率怎么样?非常频繁33192%

  比较少72%

  几乎没看到过185%

  不清楚41%

  您觉得小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时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可多选)经济条件不能保证他们较好的接受素质教育25270%

  教育设施与教育水平落后,学习条件差18752%

  留守成风或者亲情缺失导致幸福指数较低298%

  功课长期无人辅导,学习成绩不理想4312%

  来自其他同学的骚扰与欺负41%

  其他144%

  您觉得小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过程中由谁监管较为合适?父母185%

  父母一方即可257%

  老师30685%

  (外)祖父母41%

  无所谓72%

  您觉得以上问题会引发一些什么后果?(可多选)家庭经济困难,学业长期无人辅导,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其辍学、厌学、失学,从而影响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25970%

  小学生留守家中,缺乏亲情,引发心理问题,身心健康受损,导致素质教育有名无实4713%

  幸福指数较低,导致小学生失去接受素质教育的动力,从而致使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较差8323%

  不利于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当地教育水平较低72%

  其他4713%

  您认为小学生接受素质教育出现问题时是谁的责任?出门在外的父母31387%

  在家的监护人3610%

  学校以及相关老师72%

  其他41%

  您认为学校方面应该针对学生接受素质教育做些什么?(可多选)关心他们,举办一些课余活动29983%

  关爱学生,开设心理辅导室,关注其心理健康发展23866%

  老师在假期进行家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走访16245%

  设立助学金,一对一帮扶与资助32791%

  其他72%

  您认为政府在这个方面可以做些什么事?(可多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学生家庭经济水平34696%

  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贫困小学生的学习条件31387%

  制定“贫困学生帮扶”政策,在学杂费生活费等方面给予补助34295%

  提高对贫困学生的宣传力度,呼吁社会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32089%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素质教育的调研,提升学生接受素质教育幸福指数29983%

  其他72%

  (2)学生调查:

  关于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

  问题选项人数比重

  你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吗?知道32490%

  不知道113%

  有点印象,但具体不清楚257%

  你觉得在各种媒体以及现实生活中关注素质教育有关问题的频率怎么样?非常频繁32891%

  比较少113%

  几乎没看到过144%

  不清楚72%

  你觉得你在接受素质教育时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可多选)家庭经济条件不能保证你们较好的接受素质教育33091.4%

  教育设施与教育水平落后,学习条件较差18050%

  留守成风或者亲情缺失导致你的幸福指数较低25972%

  你的功课长期无人辅导,学习成绩不理想24768.5%

  你有来自其他同学的骚扰与欺负的问题113%

  你的爸妈对于素质教育不了解或者全然无知41%

  你的爸妈文化水平不高,不支持你接受素质教育00

  其他41%

  你觉得你在接受素质教育过程中由谁监管较为合适?爸妈7922%

  爸妈一方即可185%

  老师24869%

  (外)祖父母133.5%

  无所谓20.5%

  你觉得以上问题会引发一些什么后果?(可多选)家庭经济困难,学业长期无人辅导,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你可能辍学、厌学、失学,从而影响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18050%

  你留守家中,缺乏亲情,引发心理问题,身心健康受损,导致素质教育有名无实16947%

  幸福指数较低,导致你失去接受素质教育的动力,从而致使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较差298%

  不利于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当地教育水平较低4713%

  你对家长的做法感到不理解,导致家庭幸福感降低4011.1%

  其他72%

  你认为你接受素质教育出现问题时是谁的责任?出门在外的爸妈38987%

  在家的监护人4510%

  学校以及相关老师92%

  其他31%

  你认为学校方面应该针对你们接受素质教育做些什么?(可多选)关心你们,举办一些课余活动33894%

  关爱学生,开设心理辅导室,关注其心理健康发展33091.6%

  老师在假期进行家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走访28178%

  设立助学金,一对一帮扶与资助你们27075%

  定期进行素质教育的专项培养32490.1%

  其他41%

  你认为政府在这个方面可以做些什么事?(可多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学生家庭经济水平35097.3%

  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你们的学习条件34595.8%

  制定“贫困学生帮扶”政策,在学杂费生活费等方面给予补助32189.2%

  提高对贫困学生的宣传力度,呼吁社会给与你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30284%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素质教育的调研,提升学生接受素质教育幸福指数28378.6%

  其他92.5%

  由上面的调查问卷数据可以从以下问题展开对“藏区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特色、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分析,如下:

  3.2.1素质教育探析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内涵的研究,由于角度不同,给素质教育下的定义(或作的解释)不尽相同。有人依据“强调点”归纳“素质教育”有9类15个定义。这9类定义,有的属于词语定义;有的属于哲学定义;有的强调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有的同时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的强调公民素质;有的强调先天与后天相结合,有的把各种素质平列;有的试图划分素质层次;还有的强调通过科学途径充分发挥天赋。综观这些定义,虽然表述不一,但有着共同特点:

  第一,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第二,认为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的定义虽然只提到人的发展,但并非是不考虑社会需要,而是针对“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偏向而突出强调人的发展。

  第三,在某种意义上,素质使人联想到潜能。这些定义都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

  第四,不仅主张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而且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总的说,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3.2.2达孜县完全小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哪些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在这里与内地相比有共同点,也有着差异。

  1、学校实行“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大大减轻了家长在孩子们教育方面上的经济负担,虽然学生们都是免费来此上学,但学校依然在教学质量及孩子们的生活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学校努力在各方面做好,做一个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的好学校。这样孩子的家长就可以放心把孩子留在学校。

  2、由于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着民族的特色,如富有特色的早餐糌粑,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生活习惯,学校会尊重藏族的地方特色,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同时进行教学,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相互都很融洽,不单是在生活上,在教学上一样也是富有特色。在语言方面,由于地区的特殊性,教学中藏汉结合是很重要的特色之一,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同样在英文课教学上,也借鉴了汉语教学的方法,实行英汉结合,在教学中不单单拘泥于课本,老师也会为学生们补充英文国家的相关知识,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也为学生们拓宽了学生们的眼界。

  通过听当地老师讲课,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中老师们也积极认真地落实着素质教学,课堂极具特色。以五年级为例,班中58人,56人为藏族,2人为回族,且班中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不一,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会在语言上选择藏汉结合的方式,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藏语再解释一遍,保证同学们充分掌握知识要点,实现合理化教学,并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们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课期间贯穿讲授诚信、勤劳等优良品德,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优秀品德,老师们的教学也可谓是欢乐与知识并存,老师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趣味方式传授知识,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老师非常重视孩子们的个性培养与心理健康,不仅平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孩子出现的问题时也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老师们会对学生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学生信息,且学校针对住宿生的特殊情况,学校设有家长开放日,住校学生家长前往学校看望孩子,保证了家长与孩子们的亲情及沟通,在家长开放日时,老师也会与前来的家长及时交流,交换对孩子教育的意见,极大提高了对学生教育的实施成效。

  4、达孜县完全小学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天的第二节课后,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做富有西藏特色的健身操;除此之外在下午放学后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体育器材,例如足球、篮球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活动,使得学生们积极投身于阳光体育运动中去。为保障素质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身体基础”。

  5、该校积极开展以爱国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教育,从小给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思想层面上,给孩子一种思想归属。

  6、学校同时也设有计算机室,从小培养学生们的计算机技术,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把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打好基础,老师们也会定期进行多媒体教育的培训,学习如何利用ppt等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不仅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在教学中提高了效率,为学生们展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也极为显著。

  3.2.3藏区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藏区小学的素质教育极具民族特色,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经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受地区贫困和生产方式的局限,以及宗教习惯的影响, 藏区群众对文化教育的认识落后于其他地区,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又是少之又少 。藏区适龄儿童尤其是牧民子女和回族入学率很低,学生流失现象严重,使得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2、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全面素质培养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有的牧区学校至今未能形成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目标不明确,教材内容偏多,教学方法死板,考试制度单一,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估不够规范,这些问题使得素质教育难以实施。

  3、民族地区教师量少且学历合格率比较低,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极为缺乏,加之民族地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许多村社学校的教师离岗弃教,专营家务,校园空空,学生无法就读,这对实施素质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

  4、教育基础普遍较差,经费需求量大,而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本身捉襟见肘,对教育难以有较大的投入,致使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校舍破旧,危房依在,教育教学必需的设施严重短缺。在这种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发学生智力,促其全面发展,受到许多限制。

  5、藏区民族居住地区大都为高寒缺氧、环境恶劣的牧区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单调,教育氛围低沉,劳动者素质不高,从根本上阻碍了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6、家庭情况不够宽裕,在孩子教育方面投入较少,藏区有些居民还没有认识到让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加之由于当地居民多为务工、务农人员,对孩子的教育参与较少,功课辅导不够关注,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及内心产生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样影响到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行。

  从图中(图五)我们可以看到,在学生接受素质教育中遇到的的问题里,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所导致的问题约各占一半,其中家庭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与教育水平落后为主要原因,急需解决;其次是功课长期无人辅导和留守成风、亲情缺失;同时还有少部分是来自其他同学的骚扰与欺负。

  由上图(图六)可以看出:家庭经济条件差,教育设施和教育水平落后,留守成风或亲情缺失,功课长期无人辅导等都会影响学生接受素质教育,长期以往导致的结果有以下四点:

  (1)学生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

  (2)生活中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

  (3)学习上迷茫的学习和缺乏老师的关心。

  (4)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成果不易保证。

  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经济条件及亲情缺失,长期的自卑、压抑使贫困孩子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这样既为他们自己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又使他们容易受到更多挫折,从而对他人产生对抗情绪甚至敌意,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在父母教养中,许多孩子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对孩子的亲情缺失,引发心理问题;学业长期得不到辅导,厌学情绪逐渐增加;幸福指数较低,导致孩子不愿接受教育,在日常学习中学习效率较低,不能保证受教育的质量。

  总体来说,影响藏区素质教育水平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因此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总体上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当地发展,加大经济对教育的支持力度,细节上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帮助当地居民了解教育的重要性,鼓励父母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健康成长,保证硬件与软件共同发展,提高当地素质教育水平。

  3.2.4藏区小学素质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发展西藏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是中央政府和西藏各级政府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西藏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涵盖幼儿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

  1、从“0”到“1127”

  旧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依附于这种社会形态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束缚,寺院佛学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可以说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从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帮助支持发展西藏教育,同时还采取国家有关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西藏教育,帮助在内地省市开办西藏班(校)等有力措施发展西藏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西藏共有1127所各级各类学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高级中学29所,初级中学93所,小学872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119所)和668个教学点。

  2、从2%到99.2%

  旧西藏仅有2000余名僧侣和贵族子弟在旧式官办学校和私塾学习,儿童入学率不足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以上,广大农奴和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到2010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初中入学率98.2%,高中阶段入学率60.1%,高等教育入学率23.4%。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数近60万人,其中西藏高校普通本专科生超过3万人、中学生超过20万人、小学生近30万人。西藏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近180万人,非文盲率上升到98.8%,15周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3年,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3、从“无受教育权”到全面享受“三包”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和西藏各级政府致力于“让西藏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从1985年开始,中央政府对西藏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和助学金制度,并先后10次调整标准及实施范围。目前,这一政策已涵盖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并将学前教育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纳入生活补助和助学金范围,按学生就读学校所在类区分别为年生均2200元、2300元、2400元。2011年,“三包”、补助及助学金经费总额将逾10亿元人民币,受惠学生达50余万人。

  2007年,西藏率先实施城镇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实行免收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定量作业本的“两免一补”政策。2009年,西藏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实行免收学费和住宿费的免费教育政策。2011年,西藏对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实行免除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及杂费等一切费用的免费教育政策。近日,西藏再次决定,对农牧区中小学住校生按每生每学年100元标准核定交通补助经费,组织统一接送,切实解决农牧区边远地区农牧民学生上学交通难题。

  在高等学校,通过“奖、贷、勤、助、补、免”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师范及农牧林水地矿类高校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并提高其生活费补助标准,目前补助标准达每人每年2000元。

  西藏教育保障能力的不断加强,加快了西藏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农牧民和城镇困难家庭的负担,有力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最好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地方是学校

  60年来,中央政府和西藏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教学楼、学生宿舍、餐饮设施、运动场馆、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馆(室)、实验室、医务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仅“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用于西藏各级各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40亿元,先后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教学点改造工程”、“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改扩建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现代远程教育西藏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即使最为偏远、条件最艰苦地区的学生,在学校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在广大农牧区,人们看到最好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地方是学校。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校舍,运用着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愉快地学习。

  在一个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西藏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面向未来,西藏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继续给与藏区教育极大的支持力度,不光是在资金支持,还要有师资力量支持。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和学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建立教育决策咨询体系,成立国家和地方的教育决策咨询机构,聘任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各界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就实施素质教育、建立教育质量标准、推进课程改革等重大决策提出咨询建议。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加强适应我国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科学研究和教育,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和帮助体系。建立公益性设施免费向中小学开放的财政补贴机制,加快全面免费开放公益性设施的步伐。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给孩子们更多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整体规划高中课程改革,原则上3年内逐步在全国铺开。鼓励大学与高中合作,加强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和对尖子学生的培养工作。

  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建立教师奖励制度,重奖对教育教学改革有贡献的教师,加大对实施素质教育作出贡献的教师的宣传。建议中央和地方设立师范生专项奖学金,吸引优秀青年报考教师教育专业,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逐步提高新增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和专业素质。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环境和教育技术的社科变革。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机构参与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鼓励形成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中国品牌。设立专项资金,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资源建设。

  3.2.5通过素质教育来提升学生幸福指数的通道

  学生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他们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无形当中,孩子们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也与日俱增,相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考”概全,一“考”定乾坤,更注重学生个人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培养自己兴趣爱好的同时,喜欢上学习,进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例如:我们实践所在的拉萨市达孜县完全小学,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学生们逐步培养了画画,歌唱等兴趣爱好,使孩子们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感。

  我们实践的接收学校——拉萨市达孜县完全小学,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由以前的单纯地关心学习成绩、关注自身发展到现在的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发展,思想道德层面有了质的飞跃。例如:达孜县完全小学通过开展以爱国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教育。从小给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思想层面上,给孩子一种思想归属。

  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学生们由以前被动的接受书本知识,到现在自己动手探索自然规律,了解科学现象,不仅知其结果,更知其所以然,学生们通过动手做实验,既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索科学的自然兴趣。例如:所在的达孜县完全小学的孩子每年都会举行艺术节,在艺术节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动手做出一幅幅作品。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获得精神食粮,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身体素质。例如:达孜县完全小学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天的第二节课后,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做富有西藏特色的健身操;除此之外在下午放学后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体育器材,例如足球、篮球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活动,使得学生们积极投身于阳光体育运动中去。为保障素质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身体基础”。

  四、如何根据各种因素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4.1促进贫困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途径

  解决藏区贫困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孩子们上学费用问题,例如在我们实践的小学——拉萨市达孜县完全小学,学校现实行国家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解决西藏贫困学生上学的门槛问题。

  让贫困学生接受素质教育,一般依靠国家的相关政策,由国家资助贫困学生入学,使学生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国家资助范围较窄,并且对于西藏特殊的社会环境,贫困人口众多,国家政策贯彻执行难度很大。能够解决典型一般的贫困学生问题,但普适性不高。造成贫困学生的上学易,坚持完成学业难的问题。所以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需要加大西藏教育的投入,将现有的政策坚持下去,并逐步将相关政策惠及更广的层面,例如西藏已将三包政策惠由最初的义务教育阶段及到高中阶段,虽然将大学教育纳入三包阶段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差别对待”,可以有学生提出申请,由政府相关部门对学生的贫困身份进行认定,认定符合相关规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继续实行“三包”政策。

  对于贫困学生上学问题,社会资助也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社会人员通过中间机构,例如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这种途径确实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但由于近年来红十字会等机构,负面影响不断,挪用公款,霸占资助学生的补助等现象层出不穷,缺乏社会公信力,造成此项资助的明显削弱。增加社会慈善机构的透明度,挽救慈善机构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更需要,加快慈善立法,使慈善事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规范。此外,慈善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仅有信息公开透明不能解决慈善公信力的所有问题,还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保障。对于资助贫困学生,慈善机构应积极做好资助者和学生的桥梁,使双方能积极沟通交流,使资助者能时刻关注受资助学生的情况,使他们感受到所做的善举,做到资助全程透明公开。

  贫困学生的身份,并不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解决此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从家庭入手,使家庭脱贫。只有家庭富裕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如不解决此问题,即使学生入学的门槛再低,也会由于家庭因素辍学,不能完成教育的学生不在少数。支持和引导贫困家庭就业,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使贫困家庭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解决此问题根本出入。

  对于学校层面,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问温暖,不歧视和嘲笑贫困学生,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切实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魅力,让学生喜欢去学校,喜欢读书。

  在西藏地区,加强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形成重视教育,尊重教育的社会风气。进一步使的贫困学生的家庭支持学生接受教育,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4.2促进孩子接受素质教育、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方法

  经过入户调研,从家庭考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可促进素质教育在藏区的推行。

  首先改善藏区居民家庭的经济收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家庭不至于为温饱问题发愁,有精力和实力投入孩子的教育,切实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推广的难题。调整藏区居民单一的收入来源,提倡多元化经营,引导藏民择业创业,从事手工业生产,告别单一的农业模式。

  其次,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同时也是限制素质教育推广的重要因素,经过走访,大部分学生家长几乎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大多小学,初中学历。文化水平影响一个人的视野和看待事物的眼光,由于藏区大部分居民尤其是现在的家长,大部分学历较低,对教育的认识不足,尤其是贫困的家庭,一直从事传统农业种植,大多为体力劳动,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认几个字就行了,稍大点,就在家里帮忙。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培养下,孩子渐渐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排斥学习。由政府和社会,积极宣传教育对人的影响,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消除来自家庭的阻力。

  然后,家庭的支持力度深刻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行,其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程度关系密切,经过走访调研发现,一般受过教育的家长十分支持孩子接受教育,并对孩子的教育不吝惜。加大宣传力度,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4.3改善藏区素质教育现状的措施

  从政府来说,素质教育重在课堂,关键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所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就必须要求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然而在西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学校教师待遇不高,一些责任心强、素养较高,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纷纷往地方经济发达,教师待遇好的学校“跑”。凡此种种,均严重地导致了西藏地区学校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与不均衡。政府应从政策上增加教师的薪资,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从学校来说,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推行其它选拔人才的方式之前,绝大部分地区仍是以“考”为手段来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来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往往是一“考”概全,一“考”定乾坤。这种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教学评价制度也就致命地导致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仍必须以考试为指挥棒,也继续扩大了应试教育滋生的领域。而在西藏地区学校也是“一切围绕考试,一切服从考试;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围绕应考科目,学好应考知识,掌握应考技巧,提高应试技术。于是,在老师的教学工作上也有了这样的教学观: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在学生的眼中自然也就滋生了这样的学习观:应试科目至上,考试分数至上,课堂教学至上,书本知识至上,重点班级至上,重点学校至上。应试教育气氛之浓厚可想而知。自然,学生幼时那种“爱学习,乐学习”的学习热情也就变成了“厌学习,怕学习”的学习观自然,厌学,逃学的现象也就此伏彼此,见怪不怪了。西藏地区的学校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更如雪上加霜。例如在我们支教的小学,学生主课为藏数,藏语,数学,英语,汉文,六一班(实验班)一周只上这几门课,其他班级对于“副科”也不够重视。经与学生交流,很多科目像自然科学等,大部分课,学生在操场上度过。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

  可以说,良好完善的教学设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将现代化先进技术引进课堂,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转折。譬如,我们把多媒体电脑引进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制造思考的情境,创造必要的氛围,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把一些静态物景动态化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枯燥无味的问题趣味化,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真正化“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我爱学”的主动学习观,真正把“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体现得淋漓尽致,臻于完美。然在西藏,有的学校教学设备仍极端落后,有的甚至连让学生做做实验的最起码的仪器设备都没有,更不用奢想要用现代化的语音室或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了而只能困守在以“一本书、一根笔”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调无味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落后的教学设备严重地阻碍了西藏地区素质教育的开展力度和深度。

  从家庭来说,由于藏区大部分居民尤其是现在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并且缺乏对教育的正确认识,尤其是贫困的家庭,一直从事传统农业种植,大多为体力劳动,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读书是无用的,只会浪费孩子帮家里干农活的时间。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培养下,孩子渐渐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排斥学习。由政府和社会,积极宣传教育对人的影响,使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消除来自家庭的阻力。并且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管的局面。利于素质教育的推广。从家庭层面入手,把素质教育的课堂由学校拓展到家庭,形成新的局面。

【藏区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05-16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5篇05-16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11-27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03-08

现状调查报告04-17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03-02

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报告09-21

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03-26

福利现状的调查报告04-07

住房现状调查报告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