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读经典名着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20-12-14 11:46:4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着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名着”是很容易让大多数中学生敬而远之的两个字,特别是在选择日益增多的今天,反映中学生校园生活与情感的小说随笔与成功的同龄人自传更受中学生欢迎。它们有时代气息,符合中学生心理需求,自然比那些距离遥远、长篇巨制的名着更有吸引力,但这正如大众与精英的关系,谁也不能取代谁,而后者更值得关注。

关于中学生读经典名着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然而在知识大爆炸年代,读书却变得更难了,难在书的选择上,如何选择一本好书?按理说,那些经过悠悠岁月沉淀、经过优胜劣汰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着,应该是我们的首选,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点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上海译文出版社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反映,有85%的学生不读名着。尽管不读名着的孩子一样能长大,但是可以肯定,读名着的孩子和不读名着的孩子长大了会有所不同,就像有首现代诗里写的一样:“写诗的人与不写诗的人,没什么不一样/读诗的人与不读诗的人,不一样”。

  当代中学生在认识名着中有几个比较有代表的误区:

  误区一:名着是闲书,没有教辅书来得实在。(采访对象:李佳佳,女,高三学生)

  其实,我在念小学时,就开始接触比如《西游记》、《格林童话》之类的名着,开始并不是很愿意去看这些看不太懂的东西,但父母总在耳边说:看名着就像锻炼身体一样,一辈子受益。尽管名着中的语言不太符合我们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这里的爱情故事比时下流行杂志上的爱情故事,不知要高出多少个档次。而且,那些巨匠们玩情节、玩思想,的确很有味道。

  我和名着划清界线始于高一。记得有个周末,我一睁开眼来就随手拿起枕头边的《红楼梦》,看着看着,情至深处,我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父亲敲门进来喊我吃饭,看到我这个样子,再看看我手里的书,他竟然气愤地把书撕成两半,还嚷嚷道:“你难道不想考大学了么?”

  “是看名着重要还是考大学重要!”父亲边说边开始收拾我的书桌,把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书籍都没收了,临了他还说:“等你考上了名牌大学,随便你怎么看!”我当时特不理解,这是记忆中爸爸第一次冲我发脾气。

  很快,期中考试的成绩就出来了,我们班级有50个人,我只考了第36名。说实在的,我能感觉到这次考试我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我也就这么大能耐了,这也使我看到了重点高中学生的实力,要赶上他们、甚至是超过他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终于明白了老爸为什么不要我看名着了,不管是名着还是什么书籍,只要是课外书,有几本比教辅来得实在啊!

  误区二:太忙了,哪有时间看课外书(采访对象:陈冬冬,男,高二学生)

  我从来不看课外书,中外名着,我也打小就没有接触过。但是你不能据此断定我不爱学习,相反,从我有记忆以来,我总一直在忙着,甚至远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忙。

  记得还在念幼儿园的时候,我的休息时间就只有周五一个晚上,可以看看动画片,但是不能超过90分钟。周六周日,我就在文化宫的各个兴趣班学习,我学过绘画、书法、钢琴、吉他,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接触英语。

  记得高一的时候,有个朋友来我家做客。当他看到我的书架上一排一排花花绿绿的书时,大为感叹地说:“想不到你不是个书呆子嘛,知识面这么丰富啊!”但是不过三分钟,他又说了一句:“怎么这么多书,连一本名着也没有啊!”

  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被刚好送果盘进来的妈妈抢了先:“我家冬冬现在准备出国,外语要补的东西很多,没时间看那些课外书。”

  是啊,小时候,是不知道看,现在,是没时间去看。

  误区三:名着该有保质期吧。(谢贝贝,女,高二学生)

  在不少人眼里,我应该是个熟读“四书五经”的女生,因为我的文章常常在报刊上发表,甚至我还会写成人的爱情小说。但我从来不看那些名着。尽管我每个月花在买报刊书籍上的钱绝对不低于100元,但是这些都是很实用的,我可以学到东西,这些东西对我写文章很有帮助。

  我第一次接到编辑电话的时候正念初中三年级,他问我:“你都看了哪些中外名着?”我说:“我从来不看那些,因为我感觉名着的语言习惯和我们现在的大不一样了,如果看得多了,我还担心自己模仿上了,那样就有可能写不出东西了啊。”

  编辑沉默了好久才说:“孩子,你现在还小,不能功利,现在多读些书,等你以后走上社会了,或者是等你写过几年文章之后,你就会明白,名着和流行小说、期刊之间的区别。”

  我暗自感觉好笑,思想和老爸的一样老土!显然我们之间有了代沟。

  我真搞不懂,名着真有那么重要么?写名着的人和我们不属一个时代,他们写的是那个时代的文化,难道名着就没有保质期么?为什么我们要搁下时下一些很不错的“写家”的东西不看,去看这些古董呢?有几个人真能看懂啊?

  个案采访结束后,我很诧异:名着是良药,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为什么时下中学生都要和名着划清界线、势不两立?

  首先可以肯定,只要处理得当,读名着和考大学是没有半点矛盾的。读大学的时候,曾经聆听过某博士生导师的讲学,他研究的是自然科学领域,但是他的演讲主题却是———《浅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在讲座中,他风趣地谈道:“若想考我的博士生,先准备好《老子》,想过我的答辩,先熟读、读通、读精《老子》———否则我不会安排答辩的!”其实,从许多名人传记、回忆录中都可以看到,这些伟人们是如何成为伟人的,套用牛顿的一句名言就是“我现在之所以显得很高大,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何为“前人的肩膀”?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也!

  其次,为了准备出国没时间读名着。出国“留学”,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我有个深圳的朋友,高中毕业就被送到了加州一华语学校,到国外去学汉语也算是奇闻,当时她理直气壮地说:“有了洋学历,还担心回国找不到工作?”她是去年六月份回国的,一心以为拿了洋文凭,进杂志当编辑记者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她错了,直到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买我的帐?不可否认,在某些学科领域,尤其是尖端学科,发达国家是要比我国领先———但是,也无需怀疑,在基础学科上,我们也不落后于人家!西方的月亮并不就比中国的圆!庆幸的是,已经有不少媒体、评论人士在关注这一“拔苗助长”现象了。

  再次,名着到底有没有保质期?采访中,谢贝贝同学很聪明地进行诡辩:沙丁鱼会过期,面包会过期,连保鲜纸也会过期———为什么名着就没有保质期?明白这两类事物之间的本质差异就不难发现这是个诡辩了!沙丁鱼、面包、保鲜纸与名着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属于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前者是物质,后者是精神。为什么说名着不会过期?那是因为名着是经过历史选择的结果。

  不管怎么样,中学生远离名着是个事实,尽管记者的采访不一定十分全面,但却正好与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调查数据相吻合。

  老师和家长:名着,读还是不读?是个问题!

  85%的中学生不读名着,究其原因,很是复杂,因为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时间读、读了和高考、中考又没有多大关系、名着“晦涩难懂”等等原因都是当代中学生不读名着的重要原因。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充斥下,在“快餐文化”的漩涡中,一些青少年跟着浮躁的风气走,扑向网络、卡通。名着当然就被冷落了。但是,名着大都是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有着永恒的价值和魅力,到底是读还是不读?

  笔者有机会与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谭吉明(以下简称学生)和他的父亲(以下简称家长)、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谢老师(以下简称老师)及菏泽某大学社会学教授陈斌老师座谈了一次,下面记录的仅是讨论的精华部分。

  笔者:谭同学你好!听说你是学校社会调查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你们有没有在中学生读名着方面的情况做过调查?

  学生:在我们学校做过。那是在教育部对全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名着阅读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之后,教育部把20部名着(针对高中学生)以教学大纲的形式确定来。我们学校组织过一次调查,发现还是有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看这些必读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