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0-10-06 17:26:55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为推动黄水旅游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于2009年8月至9月对黄水区域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组织旅游、林业、建委、规划、市政等县级部门和黄水镇政府座谈,了解黄水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赴江津四面山、武隆仙女山考察,学习其森林公园开发与保护的做法和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一、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现状

  (一)资源概况。目前,与黄水旅游资源有关的“牌子”有三块:国家森林公园、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市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一园两区”)。其中1998年成立黄水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成立大风堡市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成立市级风景名胜区。

  “一园两区”中,国家森林公园面积最大。1999年规划面积504平方公里,2004年修编缩小为324.4平方公里,由东、西两大独立区域组成,东区(黄水、枫木等)218.6 平方公里,西区(鱼池、西等)105.8平方公里。按风景游览区、生态保护区、综合管理区三个功能区进行管理,其中风景游览区包括千野草场、灵山佛、毕兹卡、万胜坝、油草河、洋洞六个景区106.3平方公里,在风景游览区周边划出217平方公里缓冲地带作为生态保护区,在岩口、万胜坝、黄水设立占地 1.1平方公里的综合管理区。

  风景名胜区原规划总面积117.5平方公里,涉及黄水、枫木两乡镇6村17组(含黄水镇万胜坝村、大风堡村全部及金花村、七龙村、黄水居委和枫木乡昌坪村部分)。规划万胜坝、油草河、大风堡、毕兹卡四个景区,同时划定两个核心景区(油草河、大风堡森林和万胜坝水库41.5平方公里,中国一号水杉母树0.9平方公里)。目前正在修编的风景区规划拟将毕兹卡5.3平方公里、万胜坝37.5平方公里面积调出,将大风堡西南26.9平方公里森林面积调入,调整后的风景区总面积为101.6平方公里,景区调整为油草河、大风堡、毕兹卡三个,按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游览区、风景恢复培育区、发展控制区等功能区进行分区管理。

  大风堡自然保护区修编后的规划面积220.43平方公里,范围涵盖黄水、枫木、冷水、中益、沙子、悦崃、桥头、三益等8个乡镇22个村5715户18897 人,同时将西镇部分区域划入,按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进行分区管理,其中核心区68.95平方公里、缓冲区64.04平方公里、实验区 87.44平方公里。

  “一园两区”规划面积不同,规划景点各异,采取的开发和保护措施也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基本涵盖了黄水区域的旅游资源。但三者均回避了黄水场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旅游项目,均未对旅游场镇建设和月亮湖、植物园等场镇内旅游项目开发进行规范。

  (二)开发情况。经过10余年的集中打造,黄水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已初见成效,现已成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一是全县目前向游客开放的相对成熟的5个景区中有4个在国家森林公园,3个在黄水镇。除三教寺外,毕兹卡绿宫、药用植物园、油草河均在黄水镇,千野草场处于国家森林公园西区。二是正在重点开发建设的5个景区中有3个在国家森林公园,2个在黄水镇。除枫香坪和银杏堂外,太阳湖、月亮湖在黄水镇,西古镇处于国家森林公园西区。而枫香坪和银杏堂也处在黄水区域旅游环线中。三是黄水区域的旅游配套设施相对完善。景区间的连接道路和景区内的旅游道路基本建成,重点景区基本实现了通水、通电、通气、通讯无盲区。四是以黄水为核心的旅游营销效果明显。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和西古镇成为“巴渝新十二景”。大风堡自然保护区和千野草场分别被评为重庆最美的森林和重庆最美的草地。成功举办了森林旅游节、辣椒文化节等节会活动。“绿色石柱.休闲夏都”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五是黄水区域的旅游招商取得较大突破。先后引进了由甲、浦辉、康居及康庄等公司,开工建设黄水月亮湖民俗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太阳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黄水季佳四星级度假酒店和黄水休闲度假花园。太阳湖旅游项目被列为全市十大生态旅游项目之一,其中大风堡景区一期工程完成旅游接待设施并于9月19日试营业,毕兹卡绿宫景区改造完成并于7月11日对外开放,旅游商业街建设已启动,五星级森林大酒店已开工建设,万胜坝环湖路建设工程已进场施工。月亮湖旅游项目已完成由甲广场3号楼主体工程,准备装修。黄水季佳酒店和休闲度假花园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开发上:一是速度较慢。二是档次较低。

  2.资源保护上:破坏森林生态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毁林种连比较普遍。二是盗伐林木形势比较严峻。三是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毁林现象。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定位不高、底气不足。不敢奢望“五星”,不敢轻言“休闲旅游首选”,满足于低水平开发;没有认识到生态资源的可贵,不敢牺牲局部利益理直气壮地保护旅游资源。二是规划滞后,无法指导实践。尽管先后形成了“一园两区”规划和区域旅游规划,但这些规划均滞后于黄水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践,有的不但不能规范和指导实践,反而成为阻碍旅游事业发展的“绊脚石”,需要不断修编。三是多头管理导致管理缺失和无序。“一园两区”分属林业、环保和市政部门管理,但三个部门均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林政、环保和市政执法基本没有开展。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涉足较多,但难以管理到位。

  二、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