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反义词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

时间:2021-07-09 14:20:47 反义词 我要投稿

言语反义词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

  言语反义词,又叫“语境反义词”、“临时反义词”,指的是具体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临时的反义效果的一对词。言语反义词本身没有反义关系,严格区别于语言反义词。

言语反义词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

  言语反义词在生活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在语义表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行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对于言语反义词的介绍则是寥寥数语,略微带过。言语反义词在现代汉语中频繁出现,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类词语手段,并且能够产生强烈鲜明的修辞效果。在广泛的文学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使用更是作为作家表达观点和态度的一种语言策略,使得文章达到预期的良好修辞效果。

  一、言语反义词研究综述

  笔者考察了当今学术界对于言语反义词的探讨,发现不少学者对于言语反义词的修辞效果和成因做出了各种分析。《言语反义词现象小议》(刘佳,2007)分析了言语反义词所借助的修辞手段,以及言语反义词的特征,认为言语反义词主要通过比喻、借代、仿拟、反语来形成修辞效果,言语反义词具有条件性、随意性、时代性、民族文化性等特征。《言语反义词及其修辞功能》(徐义云,2009)认为对照、夸张和讽刺也是言语反义词的形成手段。其中讽刺作为英语的一种修辞手段,虽然在汉语中将其对应地划分为一种修辞手段,但是汉语中不乏讽刺的修辞效果。《谈谈“言语反义词”的修辞》(施燕祖,1999)强调了语境对言语反义词形成机制的作用和意义。《关于言语反义词》(王立廷,1988)将言语反义词分为用辞格的、不用辞格的,并探讨了言语反义词转化成语言反义词的可能性、条件和机制。《说言语反义词》(文庆,1986)讨论了言语反义词的形成原因,并对言语反义词和语言反义词做了对比。此外,类似的讨论还散见于一些语文杂志和语言期刊。

  综合看来,学界对言语反义词的探讨主要围绕着修辞和语境展开。不少学者都分析了言语反义词与修辞手段的关系,并总结了言语反义词得以形成的修辞方式和话语技巧。言语反义词本身并没有反义关系,离开语境来看其实往往是两个不相关或者不构成反义关系的词,然而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则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相反、相对的意义。因此在语境中探讨言语反义词是必不可缺的分析手段。笔者拟对鲁迅相关作品做一些粗略的分析,探讨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以期更好地理解言语反义词的使用环境和修辞效果。

  二、鲁迅作品中的言语反义词

  鲁迅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可谓独具一格,其思想深刻,作品语言也鞭辟入里,大快人心。尤其是鲁迅杂文中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揭露、对国民性的批判,辛辣讽刺、直指人心。鲁迅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言语反义词,看似没有反义关系,却在语境中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让语言的表现力更加强烈。笔者选取了鲁迅作品中相关的语句,对其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进行分析。

  1.“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鲁迅《忽然想到》)

  “羊”和“凶兽”本来不具备反义关系,但是在这个句子里对举,“羊”代表懦弱,“凶兽”代表凶残,一个弱一个强,形成鲜明的对比。

  2. “平民总未必会舍命改革以后,倒给上等人安排鱼翅席,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上等人从来就没有给他们安排过杂合面。”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争自由的波浪>小引》)

  这个句子里“鱼翅席”代表奢侈高档的生活,“杂合面”代表艰苦的平民生活,在那个阶级对立的年代里,“鱼翅席”的奢侈和“杂合面”的俭朴分别代表着两个阶级的对比鲜明的生活。在这里产生了强烈的批判效果。

  3.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野草》)

  这个句子里“沉默”和“开口”构成临时反义词。开口说话,即打破沉默,但文章中这样的用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将闭口不谈的心境和开口说话所面临的状况表达得非常具体。同时,两个分句的节奏性更是加强了这一对言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4. ……又于一刹那间将一切合并: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鲁迅《颓败线的颤动》)

  这个句子里“爱抚”和“复仇”所表达的反义效果来自于两种动作所代表的相反的情感。词语本身虽然没有反义关系,但是很显然“爱抚”代表的是“爱”,“复仇”代表的是“恨”,“爱”与“恨”构成根本的反义,因此本来没有反义关系的一堆词语在这里形成了临时的反义关系,构成一堆临时反义词。

  5. ……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同上)

  “无词”和“言语”因为其蕴含的反义关系给这个句子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荒诞效果。“言语”本来是由词汇组成,“无词”则是“有词”的反义面,反义效果非常明显,这样子的词语选择也使得文句产生了强烈的张力,表现出一种悲剧色彩和荒无感。鲁迅善于运用词语的临时反义效果造成强烈的对比和富有张力的'表达效果,比如其杂文《无花的蔷薇》,运用的就是这样的手法,打破人们的心理界限和经验认知,用对比的效果表达强烈的态度和情感色彩。

  6.“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鲁迅《无花的蔷薇》)

  在这个句子里,“伟人”和“傀儡”构成言语反义词的语义理据是,“伟人”代表的是有自己独立价值的先驱,而相比之下,“傀儡”则是任人操控,没有独立价值和自我意识的代表。在这个层面上,“伟人”对比“傀儡”既能够表达出作者原文中所要批判的现象,又能够在表达效果上增强讽刺的语气。

  7.“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鲁迅《随感录·二十五》)

  “蓬头垢面”和“妖形妖势”是对两种孩子的描写,一种的穷人家的孩子,穿着破旧;一种是富人家的孩子,打扮妖娆。在此用这样一对言语反义词,不仅仅是在描写外貌上形成强烈对比,更是隐含了作者鲜明的态度,对前者同情,对后者批判。

  类似的语料还有很多,笔者在此不一一列举。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先生善于使用言语反义词,在文句的表达中体现出强大的语言表现力,构造意义丰富的语体效果。也正是对于言语反义词的娴熟运用,才使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富有节奏感,精炼深刻。言语反义词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笔者谨对其生成机制和比较常见的作用总结如下。

  三、言语反义词的生成机制和作用

  对于言语反义词的生成机制,有诸多学者做出了一系列总结,笔者将其归纳如下:

  1、利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借代、仿拟、反语、夸张等。

  2、利用语境,脱离修辞手段的情况下依靠上下文构成言语反义。

  3、利用词汇意义中某一方面的对照,或语体色彩的对比。

  4、利用民族文化心理中约定俗成的对比关系。

  5、其他临时的反义 效果。

  综上所述,言语反义词的生成手段主要可分为修辞和语境。其存在条件则包括民族文化心理、社会心理对词汇暗含义的约定、词汇含义的内涵和外延等等。因此,理解语言的临时反义关系需要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认同。

  而对于言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和作用,笔者认为除了诸多学者所总结的反语讽刺效果之外,还有音律上的整齐和节奏感。笔者考察了大量的言语反义词使用案例,发现绝大部分的言语反义词都是双音节词,在句子里形成对举,使得语言简洁精炼、富有节奏感。此外,一部分言语反义词,尤其是利用“仿拟”手段形成的言语反义词,往往具有诙谐幽默的效果。

  言语反义词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比较重要的语言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的研究不仅仅是语言层面和修辞层面的探讨,还可以观照到我们的民族认知心理和文化心理。笔者认为,对于言语反义词的研究还可以更加的深入、广泛。

【言语反义词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1-04

运用歌诀学习鲁迅作品(网友来稿)12-06

鲁迅作品中的好句子04-10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09-21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点评08-31

鲁迅作品《淡淡的血痕中》09-28

鲁迅的作品《淡淡的血痕中》08-30

鲁迅作品精选11-18

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