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三步曲”(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12-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甘肃.平凉铁路中学 孙想来

口语与听力历来都是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英语口语与听力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口语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怎样切实说好口语,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都普遍感到困惑与无奈,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大胆说英语,用英语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英语是用来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而不是用来“做题”的,但说英语,就必须要开口。

我们都熟知的李阳,形象的说要撕破“面子”,不怕犯错误,敢于开口,用英语与老师,与同学交流,尤其是在“哑巴”式的英语环境中。其实好多学生在内心也都有用英语与老师或同学交流的欲望,但迫于“压力”,怕说错或说不好会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于是选择了保持沉默。这些我们可以理解,但作为老师,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排除这种心理障碍:

要态度温和一些,只要学生用英语说话,哪怕是一点点,教师就给予表扬,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态度真诚一些,努力挖掘学生做的好的方面,切忌表露出失望、生气和不耐烦等诸多情绪,而影响学生的情绪;要允许和尊重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思考以及表现方式,而非总是苛求学生符合教师自己的要求--我们要信任,要鼓励,等待他们接近我们的要求。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纵容学生的错误,相反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对于每次学生说话中的比较明显的错误,诸如:发音不正确的词、严重的语法错误等,要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但最重要的是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

因为学生有了积极性,有了学英语的乐趣,他们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于是开始主动的说了,这样,我们就已经迈出了坚实且有力的第一步。

第二.教师要积极创设和营造英语交流的环境、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使学生在说的英语技能方面有所进步。

一般地说,课堂上影响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因素,无非是学生怕出错或找不出适宜的表述形式。而出错就是因为他们太紧张,所以教师就必须创造一个适宜的英语交流的环境。因此我们在鼓励学生,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心里的同时,还要采用一些方法,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英语交流的气氛。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容为一体,打成一片,相互交谈,这样学生就会消除戒备心理,更积极的投入之中。形式不拘一格:地点的选择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方式的变化更是多种多样,英语角亦可,英语会话竞赛等也行。

总之在这当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各种环境的创设一定要迎合学生的“口味”,尤其是刚开始:我们选择的交流话题必须是学生彼此所熟悉的、能接受的、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才会以全身心的姿态投入进去。

三.英语口语与听力相互制约、相互依从,应注意二者的协调发展

前面两点都是从英语口语的角度去展开的。其实英语口语与听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话是为了让别人来听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听力基础,也只有你听懂了别人的语言,才能去与他交流。这就需要听力与口语这二者的相互协调发展。而听力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1. 教材内容配套的听力材料是最基础的

课本上的内容永远是我们最基础、最根本的第一材料。建议教师在教新课文之前,可以设置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先听几遍录音,在回答这些问题,教师讲解,最后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去复述文章的内容。这样不仅训练了听力,又训练了口语,可谓一举而两得。

2. 适当的拓展听力训练的知识面

仅凭课本上的内容远远是不够的,教师应指导学生适当去从事一些课外内容的训练,比如听《英语周报》是的听力测试等。同时,如果时间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看一些英文经典电影等。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我们要打破“哑巴式”的英语学习,就得从英语口语与听力这两方面下功夫。从简到难,一步一步的,使两者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口语与听力的基础综合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是本人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之处,望求同人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2004年 4月

作者邮箱: sunxianglai42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