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模难还是二模难

时间:2022-04-27 09:44:44 高中 我要投稿

高考一模难还是二模难

  其实每一次模考都是对自己一段学习的总结,尤其在高三,面临着高考,模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高考一模难还是二模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高考一模难还是二模难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一模难还是二模难

  高考一模二模哪个难

  一般一模考试的试卷难易程度是与高考试卷难易程度相当的,对处于一模的学生来说,比较难。

  高考卷接近三模

  1、为什么一模是金?

  一模考好了,很多学校会给你自招考试机会,这意味着被预录取的机会大增,当然前提是要自己去心仪的高中投孩子自荐简历,一模成绩好,他们都乐意发自招考试邀请给你的。

  虽然不能保证一模考好了,一定能上好学校,但至少,你的机会比别人多;甚至有人说一模比中考还重要。

  2、为什么二模是银?

  大部分名校高中都会把抢生源运动放在一模之后二模之前,所以有的考生认为一模考不好,不要紧,还有二模,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一模和二模的时间差,造成考生所获得的自招考试机会是有天差地别的。当然,机会还是有,但是跟一模不能比!

  3、为什么三模铁不如?

  而三模对自招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考试难度比中考略小,作用只是让考生分清自己的能力,在中考前给学生打气。

  从高考一模找高考感觉

  高三生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一模”是高三学生在高考前第一次大规模的“仿真演练”,也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参考之一。考生在考试中的发挥好坏和之后的心态将会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影响。有的考生成绩很好,认为高考不过如此,会产生放松心理;有的考生考砸了,对高考失去信心,会产生放弃心理。笔者认为,这两种心态都要不得。

  众所周知,“一模”成绩不是高考成绩,“一模”考得好只能证明考生知识掌握得扎实或者前一阶段的复习效果比较好,并不代表高考就肯定能成功。考生如果因为“一模”成绩不错,而错误地认为高考很简单,稍做准备就能取得优异成绩,而放松了对自己高考前最后阶段学习的要求,最终会导致高考失利。笔者在这里提醒“一模”考得不错的考生,一定要去除盲目自信心理,防止“轻敌”情绪的滋生。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失手”是常有的事。有的同学“一模”没有发挥好,错了很多不该错的题。自认为离理想的大学差距太远,在剩下的50多天里,怎么学也不管用了。同学们要认识到,“一模”只是高考前的一次练兵而已,成绩不理想是正常的。如果因此而自暴自弃,错误地认为高考高不可攀,认为自身能力和高考相差甚远,态度消极,在以后的学习中“破罐子破摔”,最终结果可想而知。虽然在模拟考试中“失手”,但在高考中不再犯错,就会“坏事变好事”。发挥不好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总结,找出失利原因,查漏补缺,迎头赶上。

  同学们只要正确对待“一模”成绩,静下心来分析原因,胜不骄败不馁,认真备考,持之以恒,最终一定会经受住高考这一考验,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

  如何应对高考“二模”

  近日,“二模”成绩陆续下发,一些考得不太理想的学生备受打击,“太难了”“最后两道题根本做不出来”“12年的数学白学了”……

  “二模”测试受挫,让考生着实领教了高考卷的厉害,也让他们提前绷紧了高考冲刺的神经。在接下来的第三轮复习中,考生如何备考才能有效提高分数?

  浙江省高考研究专家王岳庭教授表示,高考复习的关键在于锁定全部“必考点”。拿高考数学来说,一共就134个知识点,高考卷共出22道左右的题,涉及72-90个知识点,必考点就48个。只要锁定这些“必考点”,最后50多天仍然大有可为!

  据统计,高考大纲中所罗列出的知识点有1000多个,实际上会考到的知识点仅仅是考纲1000多个知识点中的30%,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知识点在每年高考试卷中都重复出现,且所占分值达80%左右!这也就是说,只要牢牢掌握这30%的“必考点”就等于是拿下了高考中80%的分数。以750分的满分计算,那就拿下了600分!

  所以,谁抓住了“必考点”,谁就抓住了高考的命脉。如今,一种独特的高考复习冲刺模式——“高考一对一护航”,由于紧紧围绕“必考点”开展针对性辅导,在杭州高三学生之间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家长纷纷鼓励孩子参加。

  一对一护航,顾名思义就是专门针对“二模”考试后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进行一对一专项辅导,学习、自习、答疑、串讲、高考全真演练一体化完成。从教的都是具有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他们深谙近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及所有必考点,高考考什么就让学生复习什么!

  记者从率先在杭州开设“高考一对一护航”项目的学大教育了解到,学大教育今年调动了全国500多位优秀教师联合教研,提炼历年高考知识点中“必考点”,汇编成独家的辅导教材,并融入到一对一教学中,帮助学生最精准、最有效的备考!

  如何调整高考二模后的心理状态

  都说“一模考实力,二模考心理,三模考状态”,“二模”还未来得及总结,“三模”便接踵而至。对于考试结果,还是那句老话,“分数不重要,暴露的问题最重要”。剩下不到一个月的冲刺,心态和复习策略的调整至关重要。

  “二模”后动力不够效率不高?

  “二模之后,前来心理咨询的学生确实比以前多很多。”华南师大附中心理老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李之宁老师总结,前来咨询的学生主要反映了以下问题:

  1.睡前很困,但入睡困难;

  2.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一有杂音,就易分心;

  3.觉得自己不够有动力,效率不高,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

  针对各种考前心理表现,该如何对症下药?老师进行了细致分析。

  表现1睡前很困但入睡困难

  很多考生越临近考试,睡眠越差,他们白天学习明明很累很辛苦,到了晚上也极度困乏,但一闭上眼,反而睡不着了,越睡不着就越烦躁不安。

  解决之道:接纳现状

  在这个阶段,入睡困难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考生首先要顺其自然,接纳现实,不要自己把自己吓到了。入睡困难主要是心事太多,一闭上眼,大脑其实还在不停地工作,总是患得患失,想入非非。建议考生闭上眼后什么都不要想,进入无意识状态。没有心事了,入睡自然就容易了。

  有的考生可能平时在学校睡眠不好,周末一回家反而睡得很香,日上三竿才起床,但同时也会抱怨自己,对睡懒觉很自责。其实完全没必要自责,偶尔睡懒觉是对睡眠不足的补偿,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另外,平时睡不好的考生也可以暗示自己,睡不好没关系,周末可以好好补,这样就会慢慢让自己把注意力从入睡困难中转移。

  表现2一有杂音就会分心

  有些考生在冲刺阶段容易分心,外界一有杂音就会影响自己复习,注意力难以集中,越想专注越静不下心来学习,进而让情绪烦躁不安。

  解决之道:坚持运动

  学习易分心也是内心紧张的表现,考生想集中注意力学习,但总是事与愿违。考生首先要平复自己的心绪,如果分心了,就先让自己从学习中转移出来,不要对自己的分心太纠结,允许自己的思绪短暂的“神游”,避免让自己的情绪烦躁。

  另外,运动可以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建议高三考生坚持运动,要明白“10分钟愉悦的有氧运动=1小时高效的学习”。保证每天10—20分钟的体育锻炼,但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鼓励户外运动,比如慢跑、踢毽子、打羽毛球等。有些男生爱好足球和篮球,适当玩一下也无妨,千万不要打对抗赛。

  表现3很努力成绩上不去

  很多考生到了这个阶段都会遇上高原期,学习很努力,但越努力,成绩却越上不去。随之而来的就是紧张和烦躁,自信心受到打击等。

  解决之道:高效率学习

  越学越努力,越努力成绩越上不去,这其实也是科学规律。越临近考试,考生心理压力越大,往往会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得过多过满,以为只要完成了学习计划,学习效率就能提高。其实学习也要遵循规律,把每天的学习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效率是不一样的,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学习计划。比如上午记忆力好,可以多复习需要强化记忆的知识点。

  另外,劳逸结合特别重要。很多考生到了这个阶段会惜时如金,自觉地放弃休息时间。实际上,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状态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大脑未得到足够休息,考生要明白,勤奋≠成功,有张有弛才能坚持到最后。因此,每天一定要抽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让大脑彻底放松,锻炼的时候不要想着学习,要快乐地锻炼,心理暗示自己,“我现在的运动快乐了,接下来的学习就高效了。快乐运动=高效率学习”。

  减少做题加强理解

  “二模”仍旧反映出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答题的规范性也要加强,综合运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后阶段的复习,首先要注重基础,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复习为主,文科方面,要对各个考点进行准确把握;理科方面,各个公式不能放过。其次,根据“一模”和“二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在自己有欠缺的方面进一步提高,并将其作为下阶段复习的重点。最后阶段要减少做题,加强理解。

  做好同题归类

  很多考生答理科卷的时候常常是平时会做的题,但到了考试就不会做。这其实是不熟练的表现,在最后阶段,考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首先,要保持一定的练习,通过做题来熟练掌握知识点,检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果不熟练,就要进行强化;其次,把之前做过的`题目进行归类总结,把相同类型的题进行归类,并做好总结和梳理,锻炼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

  提高冲刺复习的效率

  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了,考生应该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前提下,提升冲刺阶段的复习效率。

  1.考什么才复习什么。广东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部分题型一再考查,但也有考生花大量时间研究模拟卷中极其生僻、在真题里不曾考查的题型。这些无用功极大浪费了冲刺阶段的宝贵时间,因此,最后阶段,抓重点才是关键。

  2.寻找共性,提高资产周转率。以语文为例,背一段古文,不应只为文学常识或默写得分,应该把这段古文用到极致,精心雕琢为作文里的华丽素材。英语也类似。数学方面,做完一道题仔细挖掘其题型与解题模板,使其能应用于更多同类题目。总之,背了考点、做了题目,就好比资产已经入库,要让资产周转起来,价值才会提升。

  高考前的心态调整方法

  加强自我暗示

  考生们别总觉得自己不行,越消极越没有自信,要多看看自己的优势,比如答题时很细心,不会因为细节而丢分。给自己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你最棒,这样才能够有一个昂扬的斗志,来支持你完成考试。

  提升自信心

  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教给学生一个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那就是把每次做错的题都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平时多花点时间在这些曾经做错的题目上。这个方法在平常的模拟考中能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小编认为,临近高考的时候,还是要多做一些基础题,一是因为近年来的考题还是有偏向基础知识的趋势,二是做一些正常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加强自信心。若是钻牛角尖,非要做偏题、难题,则会让学生感觉自己怎么这么没用,一道题也答不出来。一旦情绪变得低落,答题时也就无法超常发挥甚至正常发挥原有的水平。

  学会自我减压

  不要把高考看成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这样的想法会给自己的思想压上一个极大的包袱,人也会变得患得患失,甚至觉得要是高考失利,人生也就完了。这种极端的想法一定要摈除,要告诉自己: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高考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只要尽力做到最好,让自己没有遗憾,那就是高考最大的意义和收获。

  保证规律作息

  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够养精蓄锐,才能够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如果一味埋头做题、加班加点熬夜苦读,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精神也会变得恍惚,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应对考试,这样一来就变得得不偿失。因此越是临近考试,越要保证作息时间规律,保证每天能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专注眼前之事

  有的孩子心思很重,一天到晚总是想着我这次能考个什么大学啊、这个大学的专业以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啊等等,说好听是懂事早熟,说不好听就是庸人自扰。在这些想法的驱使下,考生往往会越来越乱,抓不住重点,结果本末倒置,忽视了眼前最关键的事情是如何沉着应考。建议考生不要想得太多,把心思放在当下,切记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把每一步走好,这样才能够为更美好的明天大好坚实的基础。

  高考心理快速有效调整

  1.正确认识高考,确定合理的目标

  正确地认识高考,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地复习。高考是一种分层筛选型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筛选出来送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学习。因此,高考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一般而言,基础题40分,中挡题40分,高难题20分。有的同学对高考试题难度估计过高,在偏、怪、难等题型上大做文章,结果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考试中小题不会做,大题也做不来。

  根据高考的特点,高三学生一方面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大练习的容量和难度,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复习的情况,确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一些同学总是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高分,把自己的“理想分数”定得过高,人为地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其实考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综合实力,决不是靠碰巧就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在高考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而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定得过高。

  2.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得森发现的。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一般而言,考试焦虑是由各种压力和个人的性格等因素造成的。

  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应该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供高三学生参考使用。

  (1)自我暗示法。暗示法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转移和改变某人某些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缺乏自信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尽力考好。如考试前自己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这样通过心理语言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改善。

  (2)放松训练法。所谓放松训练法是指通过循环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验个人肌肉的紧松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人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在放松时,可以松开所有的紧身衣物,轻松地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双臂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和上身轻松后靠,双眼闭上。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从脚趾肌肉放松——小脚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左右,然后慢慢放松。使用这种方法并持之以恒,不仅能消除考试焦虑,而且能全面促进身心健康。

  (3)呼吸法。呼吸法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在放松时,我们闭上双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像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脑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预“百会”处;吐气时,想像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人逐渐排除一切杂念,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高考一模难还是二模难】相关文章:

教师资格证科一难还是科二难12-15

中考一模语文试卷07-08

高三二模成绩决定高考吗03-05

2021广州高考─模考试时间03-05

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分析02-10

中考二模英语试卷分析总结05-27

高三一模跟高考关系大吗01-26

上海市静安区高考一模英语试卷04-23

来时亦难去亦难散文10-04

创模宣传简报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