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时间:2022-10-25 15:04: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1

  看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个题目,感觉有点新奇,对于教师来说教室是最熟悉但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为什么是56号?奇迹是什么呢?我充满了好奇。我翻开书本,用心的品读着《第56号教室的奇迹》,自己的内心不时的被感动、共鸣充斥着: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是那样熟悉而新颖;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是那样独特与执着。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都十分有借鉴好处。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教育实践生活中,在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哪里需要改善,哪里能够做得更好。

  “第56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第一章中“给我一些真相”里面讲述的故事,在我的教育生活中也曾遇到。记得那是我第一年做班主任,我们班一个男生也像艾里克斯的似的,在连续三天“忘记”带作业后,最后,我再也忍不住,当着全班学生对他大吼大叫,把他书包里的东西全都倒在地上,让他找作业。其实,我早已明白他又忘记写作业,我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而生气,而是因为他一次次的对我撒谎,让我很气愤。看了艾里克斯的这个故事,我想,我比艾里克斯的老师幸运,孩子的家长并没有找到学校来找我算账。其实,此刻看来我和那位老师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对这个孩子造成了伤害。如果当时,我像雷夫对待丽莎一样,那事情会有另外一种结局,也许这个男孩自己就会不好意思的来向我承认他撒谎了,也可能以后都会完成作业,或许……

  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我已不再那么冲动,学会用用心的态度与耐心来应对问题,处理事情时能够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想,建立了与学生的信任,平和、友善、诚实、公正而又通情达理的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像家一样的避风港。我学会了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多做加法,以此激励学生,带动其他的学生来竞争,而不是处处针对他们的缺点做减法,努力成为一个令人喜爱的老师。

  透过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研读,我还明白了,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必须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第56号教室之所以个性,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代替恐惧,做孩子能够依靠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书,还在品读;收获,却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我也犹如雷夫老师的学生那样,深深地迷恋在这理想的“教育国度”之中了。真诚的祝愿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开心、快乐地工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快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向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必须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作为教师,就应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礼貌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用心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用心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样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样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都是有所帮忙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此刻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就应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到达育人的最终目的。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3

  真的感谢书籍,感谢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教室,可以让我们师者在前行的路上更加勇敢而充满智慧。

  这是一个奇迹——一个来自美国教育的奇迹。音乐在静静地流淌,书页在一张张翻动,面前就是那位狂热的英雄教师和他的孩子们,仿佛我也置身于五十六号教室里了。

  细细地品味,细细地体会,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一次又一次地惭愧。

  艾斯奎斯给人的感受,首先不是教学的技巧,而是一种职业的激情,这也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种精神。艾斯奎斯无疑是个富有激情的老师,特立独行的个性、截然不同的观念、别出心裁的创意都是艾斯奎斯教学热忱的体现。很早便成名的艾斯奎斯本来有很多机会离开教学一线,但他不愿离开学生。他服务的丛林小学处于一个充满贫穷与暴力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大多来自移民家庭,成长的环境并不好。但这些孩子经过艾斯奎斯的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在他看来尽管教书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却是甜美的。

  艾斯奎斯给全班学生定的座右铭是“好好表现,勤奋学习”,教室正面的墙上挂有“成功无捷径”标语。艾斯奎斯说,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友善、勤奋的人,因此,我必须是他们见到过的最友善、最勤奋的人。艾斯奎斯把自己的热情传染给了孩子们,可以说艾斯奎斯是上帝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艾斯奎斯的教育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艾斯奎斯一直精心构想着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但“三剑客”还是伤害了他的感情。由此可见,任何时候,教育都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的确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开发出自己的智慧,成为一流的教师。一个好老师需要相当的聪明才智,还必须得扮演好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学家的角色。一个对学生充满期待的老师,才能教育好一个班级。任何教学的决策都必须谨慎小心,务必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考虑。学会使用更优雅、更成熟、更能达成目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用心体会他们的问题。

  这点,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剖析自我。仔细回想一下,真的是当局者迷,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但有很多次,教育方式有所偏颇,其实我应该再多点耐心。尤其是班级里家庭环境复杂的孩子,让人难以琢磨,行为散漫过于懒惰,出现了学习问题,并使我陷入了艰难的境遇。令人沮丧的失败也随之而来,这是一种可怕的经历。好心做了傻事,这的确令人很尴尬、很难过,有些甚至是刻骨铭心的痛苦。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必须要努力才行。虽然曾经有过成功、有过失误,但我依然热爱自己的职业。《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我自我发现之旅的开始,从艾斯奎斯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如何找到平衡真正以孩子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汲取教训学会跟孩子沟通,让自己成为一个既有智慧又很成功的教师。

  新的学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现在,我有了一个自我激励的口号:成功无捷径!

  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1、以信任取代恐惧。

  艾伦的话:“我去年问一个老师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在听!’可是我有听啊!就是听不懂嘛!雷夫老师会讲解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听了这段话,我有些惭愧。每个班都有后进生,我也曾经因为我反复讲解学生听不懂而大发雷霆。表面上看,好像是为学生着想,实际上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对我产生畏惧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那我们做的努力岂不是适得其反。我们为什么不能想雷夫老师那样,讲3遍不懂,可以讲5遍,5遍不懂,可以讲10遍,所以,“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2、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知道做人要诚实。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断对学生开着”空头支票“。这在一些公开课上最为常见,什么”课后讨论“”下课老师再和你交流“,这甚至一度被称为教学机智。可问题是我们真的实现我们是诺言了吗?也许,我们不会像雷夫老师那样疯狂,可至少我们必须对我们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身教重于言教“,让我们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吧。

  3、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惩罚学生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所以,惩罚学生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除了公平之外,我们也可以让惩罚变得有趣些、生动些、让学生易于接受些,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4、 你就是榜样。

  ”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学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希望学生勤奋、谦逊、有礼,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时时刻刻做学生的榜样,需要时时提高警惕,关键是打心眼里热爱这份工作、热爱学生,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而不只是谋生的手段。

  希望能有一天,我能成为创造奇迹的人,让我的教室也能产生奇迹!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4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一本关于教育的书。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从快乐、鲜艳的封面,到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及全书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所谈所描绘,我看到了一个将教育作为自己终生事业,并沉醉其中的教师,他对孩子的爱,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动。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小学担任五年级老师。这所学校位于美国的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并且大部分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且孩子们谦虚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他们纷纷进入哈弗、普林斯顿等名校就读取得不凡的成就。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雷夫先生每天为了自己的学生早上三点多从家里出发,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带着学生到学校去上课,这些都是免费的。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了。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态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其次就是教会孩子善待他人。”三剑客“的确深深地刺痛了雷夫先生,并使雷夫先生陷入艰难的境遇。但雷夫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并没有因此离开他所中爱的教育事业,而是领悟到要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自我。所以雷夫先生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他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实践教育中,不断总结和思考,逐步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等观念和认识。雷夫老师就是这样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向我们阐释了:教育是没有捷径的。

  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的。作为在教育一线的学校,推荐阅读、学习《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对我们学习、借鉴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学习他的敬业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

  一、增强责任意识和爱心

  看一下这位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所以他拥有爱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驱使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这是爱心和责任并举的奇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对工作、教工、学生的爱心,永远想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工愉悦工作而努力,方能有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善用智慧才有力量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不但有爱心和责任心,他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的信任;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雷夫提倡并强调”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并奉行不悖。他深信:着利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

  正是由于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正是由于他的学生人人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使这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三、有效的阅读才能拥有智慧

  一个拥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学习和阅读的人,这总是让我想起伟大的苏霍姆林斯基,拥有傲人的藏书,并阅读。阅读是与作者交心的过程,阅读更是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雷夫老师自己就博览群书,从而拥有了傲人的智慧和为学生推荐书籍的能力。他能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为他们推荐不同的书籍,还会运用智慧想出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够学会阅读的有效方法。他指导学生的阅读不是快餐式的,而是渐近融入其中的、探究式的,甚至是把书中的内容改编成戏剧进行表演。这种让学生慢慢阅读,细细品尝的阅读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他们的阅读方式对眼下的快餐式阅读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对接。因为现下快餐式的作品太多,与之对应的就应该是快餐式阅读,而对于真正经典的作品自然应该像雷夫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读莎士比亚那样慢慢阅读,毕竟真正的阅读是没有捷径的。我最感动的还是雷夫老师提出的”把阅读和世界联接起来“,这再一次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深入的思考。我确信无疑的认为——学习《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不能像吃快餐似的急于见效,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与中华文化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像雷夫那样真正扎扎实实苦干几十年。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程度的加深,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孩子及家长的需要。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增加自己的底蕴是必然。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从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要做得更好。作为第一期的班主任团体心理训练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从中得到了意志与品质的锻炼,也让我们不断的提升各方面的素质。上期培训中陈主任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回来后我就在网络中找到了它,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起来。

  打开网页便不想关闭。《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作为教师和妈妈的我很多启发。与我的教学生活中有太多的情节相契合。有些问题下是我们思考并想付诸与行动的。雷夫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改变学生一生的奇迹。书中处处传递给我们雷夫作为老师的信念:“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无捷径。”

  书的第一部分是“家最温暖”。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一条原则。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镇得住”绝不能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恐惧。特别是在做了妈妈之后,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身为教师的我能够想象的到,开学第一天,面对31个不懂事的孩子,老师肯定要“立规矩”。其实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习惯于了恐惧,因为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镇得住”学生的老师,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只能从家长的角度帮助他战胜恐惧,把它看作是一种挫折教育。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从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学生的老师。

  总之,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6

  对于这本书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很多人是存在质疑的,认为五十六号教室并没有他写得那样神奇,甚至有些人认为,他的一些教育理念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罢了。

  抛开这些不说,书中所写的一些教育理念,教育事例对我是有启发的,并且雷夫的个人魅力也吸引了我。在我眼中,雷夫是个这样的人——

  一、对工作十分地热爱。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雷夫对教育事业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且热爱着这份工作,以至于把它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这种对工作的热爱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工作当中。他用这份热爱建起56号教室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被孩子们称为宁静的港湾。我觉得56号教室就是他为自己打造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有他喜欢做的事,有他喜欢的学生,有他喜欢的学生的样子。所以这样再累也不觉得累了吧,这个工作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激发了他的创作力,想象力。让他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把56号教室办的更好。

  二、超出常人的精力。

  雷夫的精力有多旺盛你能想象到吗?我自认为属于精力充沛的了,但看到雷夫的日常我甘拜下风。为了让孩子们发展地更好,他会在每天六点走进教室指导孩子们做数学题。也会在放学后延长两个小时给孩子们播放电影。他的时间从来都是由学生的事情而决定的,而不仅仅是学校的规定或者自己的意愿。他为工作做出了很大的牺牲难道不累吗?然而他却做得很高兴,很坦然。你们觉得他这样就可以了吗?不光如此,他还会带孩子们旅行、排练话剧、制作美术作品、学习器乐、阅读、写作……试问,哪一件事不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呢?我一直觉得雷夫应该属于事业型而疏于顾家。但在后面的章节他讲道,他完全有时间跟家里人相处,夫人芭芭拉支持他的工作并且经常给他出谋划策,几个孩子也被他培养得非常出色。我除了觉得不可思议还非常佩服他。

  三、“异想天开”的想法。

  人是思维的动物。想要成功总是要敢想敢做的。在这里“异想天开”并不是指没有办法做到。而是想描述雷夫老师的一些想法超出平常老师的思维日常(原谅我词穷)。在我眼里,他总敢去想,并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这种勇气与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执行力是我应该学习的。比如他在设计课程之初提出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就是一个很宏伟的计划与目标。印象很深的还有“教”孩子们看电影,教孩子们排练话剧,背莎士比亚的台词,并且弄懂每一个词语的意思,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被他们完成得相当好。他不光培养孩子们阅读,教孩子们写作,在数学教学当中,也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他还教给孩子们如何旅行,在旅行之前怎样进行准备工作。教给孩子们理财。他不是有文艺细胞的人,却能突破自我,培养孩子们在美术、音乐上的能力。他还跟孩子们组建乐队、玩摇滚。他不是全才却非常注重对孩子全方位的辅导。其实,读完全书,我觉得支撑他做这一切的力量就是他有一颗爱学习并积极向上的心。瞅瞅他说的话吧:“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他不会画画,他不会器乐,但又何妨?这并不妨碍他有办法来教给学生。

  四、坚持不懈的毅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想雷夫的每一个管理策略并不是当时就起效的。我们只看到了他的成功。其实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有很多坎坷,但是坎坷也是成功的必经阶段。雷夫坚持他的教育理想并把它用于56号教室,并且取得了成功。这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他教学29年,这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改变、慢慢完善而走向成功的过程。坚持不懈,经历风雨才会见彩虹。

  不管别人怎样评价雷夫,怎样评价56号教室的奇迹。我也不想知道这些事的真伪。哪怕雷夫书里的内容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也好,并不影响我读完书后获得收获。所有的理想并不一定能成为现实,但做事情总还是要有梦想的,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与工作的意义。一生很长,又很短。哪怕到生命最后一刻理想没有实现,又何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就是充盈而美丽的,我们应该接纳并享受这个过程。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7

  近两个月我认真的阅读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使我很受感动,它在我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尤其在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方面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雷夫,这位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最优秀的老师感动着全球无数的人。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手捧着这本书,细细研读,感动着、惭愧着、欣喜着。感动的是雷夫在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爱与奇迹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惭愧的是自己也已从教十几年,可是教学上还是进步甚微。欣喜的是看了这本书,学到了很多,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本书里,要学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但给我感触最深,最让我受用的还是以下几点:

  一、营造像家一样温暖的教室。

  第五十六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在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依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所以无论是走出去的还是呆在里面的孩子,都认为这里是最温暖的地方。

  二、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也因为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才用四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无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读着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所以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工作中我一定会象霍夫老师学习,加倍努力,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8

  我们常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帮助他们在年龄段取得一定的成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理解、“用心”去专注。在认真拜读了雷夫·艾斯奎斯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我掩卷沉思,不禁为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究竟怎样教育孩子才算“用心”,才能创造奇迹?雷夫用书中一段段朴实的故事不断告诉我们:有热情和态度还不够,还要运用智慧及巧妙的方法!

  三年级《认识电脑》一课中:在短暂的等待时间里,一个男生拿出口袋里的两块“磁铁”在电脑屏幕前玩了起来,一会儿他就发现了新大陆了:自己的电脑屏幕出现了“大变脸”,有的地方是一圈彩虹状的光晕,有的地方变得黑黑的一片。他觉得好玩,又快速地在左右两个同桌的屏幕上玩了起来。等我发现异常后,已经有四五台电脑的屏幕已经狼籍一片,变得“惨不忍睹”了。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大发雷庭,狂风暴雨的批评能起到实际教育效果吗?此时作为教师就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用心”思考,“用心”去发现孩子的问题,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我立即让全班同学的视线转移到这几台电脑屏幕,询问学生:“是什么给这几台电脑屏幕使了这么大的魔法?”这个男生立即高高举起了自己手里的磁铁。我立即让大家利用刚学会的搜索引擎搜索一下“磁铁”给显示器造成的伤害及如何消磁?通过查找,大家不仅发现了显示器被磁化的原因,也发现了消磁的几种方法。当然,如果处理不当会有什么更严重的后果?若磁化太严重,或者发现得太晚了,显示器就很难恢复了。这名男生在我的“用心”教育下,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在课后其主动上前向我承认了错误 ……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些“不曾预料的意外”,对于这些小小“探险家”总是显得束手无策,《第56号教室的奇迹》告诉我们要巧妙地做教育,这样才会充满力量,令人叹服。如果这些节外生枝的事情处理不当,就会大大地挫伤这些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无法使他们的内心获得激荡,也帮助不了他们纠正不良行为。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注意对课堂上生成因素的巧妙把握,真正做到“用心”思考,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价值。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9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是全美著名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教学生涯的总结。这本书受到各个媒体各个专家名人的推崇,虽不像荐言所说的好的无以复加,但是这本书却足以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雷夫在这本书主要记录了他所带领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所做的事情。

  翻开这本书,笔者不得不感慨“矛盾是普遍的”,我们所诟病的那些教育问题在美帝也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

  “教学过程中屡屡受挫和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饭。”

  “种族歧视、贫穷以及无知长期在校园里占统治地位;再加上毫不领情、不懂得感恩的学生和教师队伍里素质低下的人,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

  “或许教育界多的是不懂装懂的人,这些人教过几年书、打出几个响亮的口号、建立专属网站,然后到处巡回演讲。”

  “很多教师为了维持教室秩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这年头,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趴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

  看来这些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也困扰着其他国家的教师。即使著名的雷夫在多年前也曾做过这样的事情:感到疲倦沮丧的我,花了好几个星期寻找自己灵魂的本质,甚至反常地做了一件事——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再教下去。如果教育只剩下大量的如何提分如何高效如何在工作中免受惩罚反反复复的重复的“再生产”,而没有充满创新和智慧的“再生产”,那么教育也就只剩下无穷无尽的身心疲惫和职业倦怠了。

  每一个踏进教育行业的人之初可能都带着一个美丽的教育梦,然而可能在几年后这个梦就被消残殆尽了。因为教育这个行业,如果努力了很难成功,处处碰壁,失败的挫折感挥之不去;然而如果不努力却可以过的很轻松。因此,真正爱教育并愿意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披荆斩棘更显得弥足珍贵。正如雷夫所说“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

  这样的一本书或许可以唤醒很多教育者最初的梦想,因为他所创造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是我们所有教育者的愿景。这样的愿景饱含着无畏的付出和坚持,无敌的智慧和创造力,缺一不可。有了这些,我们才能看到那些美丽的像梦想一样的奇迹。

  带孩子们去旅行:

  带孩子们去旅行。在这个连课间都不敢让学生下课的时代,带孩子们去旅行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仍然有学校敢带学生去游学。我同学所在的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上学期全校师生带着军训教官浩浩荡荡坐着火车从深圳出发到武汉游学。且不说参观武汉大学、湖北省博物馆等人文景点带给学生的文化的洗礼,光是这样全校师生一起在路上的浩浩荡荡,全班同学一起互相关照、彼此分享的情谊,在途中为了学校荣誉而自我约束的自觉……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旅游或是课堂教育都无法匹及的。我想这就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吧,愿这样有魄力有远见的校长越来越多,这样开放有眼光的教育部门越来越多。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雷夫在书中讲述了他如何在五十六号教室进行阅读教学的。很庆幸的是,我们也终于迎来了整本书的阅读。笔者曾经用了整整一个周集中进行《活着》的整本书阅读,那一个周我们对《活着》进行初读和再读,我们进行提问和质疑,我们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精彩纷呈,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阅读汇报更是惊艳。通过阅读和问题的引领学生自行解决了双层叙事结构、余华的写作语言与风格,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探讨了活着的意义……很多之前设想的难以给学生进行交流的问题都很轻松的解决了。这是一次疯狂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告诉我们,有了适当的指导和充足的时间,学生是可以与作者沟通的。但是离雷夫“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的理想还是遥不可及的,但是这一次的实验仍然是值得的。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在不同的年级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应该有怎样的阅读指导,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经济学的天空:

  经济学的天空。我想雷夫的这个经验不仅值得应用于班级管理还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雷夫在第五十六号教室制定了独特的经济制度。在开学初雷夫会给学生一个工作清单供学生选择:教室管理员、警官、办公室信差等,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薪资。孩子们必须选取工作存钱来支付课桌椅的使用费,存下来的钱还可以在拍卖会来购买文具和礼券。这不仅让孩子们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自我管理能力。

  小结:

  雷夫在教室管理制度、排练戏剧、科学创新、体育课安排等方面都有精彩的论述,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智慧和坚持。所以,要想让我们的教育生涯有意思,有幸福感,就必须充满智慧的去创造并持之以恒。当然这过程中必然有头破血流的挫败感,但是比起一潭死水的毫无波澜,这更有意义不是吗?

  雷夫在书中的叙述的很多方法操作性都不太可观。例如丽莎做过的作业却找不到急于向雷夫解释时,雷夫选择相信她,并请她的好朋友帮她一起整理她的书桌。从那以后,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了。然而现实中事情远非这么简单,这样散乱的孩子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改变的。纵使是这样,雷夫在教育中这些智慧的尝试和难能可贵的坚持仍然能给我们无限的启迪。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10

  “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

  “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你们的孩子也一样可以非常优秀!”

  “雷夫·艾斯奎斯曾被授予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

  我一下就对这些书评产生好奇。我的内心就产生了很想要去阅读它的心理需求,我都对它产生好奇。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也是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1、敢讲真话的老师。

  雷夫老师敢于讲真话,在自序中他就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雷夫老师很有个性,尽管他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了,身上已经被照上了许多美丽的光环,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里的话讲出来,真实地表达自我,不怕露短,不怕出丑。

  他还敢于讲美国教育的真话。在书中,他多次例举了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学校老师的一些做法,并直言不讳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批评意见。同时,他也直截了当地对他所在的州进行的“标准化测验”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颇有些鲁迅先生笔下“枣树直刺天空”的感觉。

  2、有职业良心的老师

  我个人觉得雷夫老师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他的职业良心,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他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3、有爱心的老师。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用国家督学,原省教科所成尚荣所长的话说就是“教育,从儿童立场出发”。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这儿不再赘述。

  应该这样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4、有独特思想的老师。

  一名好教师要成长,必须得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这是教育的大智慧、真智慧。雷夫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在认识到当今“速食”社会是造成孩子避免挑战困难的原因的时候,他果断地提出了“成功无捷径”的理念,培养孩子们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的态度;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最可贵的是,他在遇到问题时,绝对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去纠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去摆脱困扰。在他心情的调色盘里,即便是偶然会有灰色,但他也能很快将它涂抹成暖色。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智慧是他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11

  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很是惊叹:雷夫老师真的创造了奇迹!我想,我也是一名老师,进经过努力也会有属于我的奇迹!

  “不管是教学生还是孩子,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的确,很多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得循规守矩,很听话。可是,等老师一走开,他们就一团糟呢?原因在于孩子是害怕老师,才那样做的。小孩对你有种恐惧感,害怕你的责备。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信任取代恐惧,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可靠的肩膀,是可以值得依靠的。我发现,当我们询问有些孩子问题时,得到的永远是“金口难开”,真是很气人的一件事。这就是孩子在害怕你,他觉得我告诉老师了,老师一定会骂我,我还是不样这样做吧!可问题是他不说,老师也会责备他,真是很难的一件事。我想我们要和善地对待孩子,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信任你,让他在你的关怀下成长。切记,不要大声地对孩子说话,不要做孩子眼中的巫婆。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有时,老师通过杀一儆百的方式,并没有成效。于是就不管谁做错了事,全班受罚。这样,孩子的心里就想:怎么会这样,我没错呀?孩子就有了逆反心理,你真的好难让他们喜欢你。他们不喜欢你,结果会让你很头痛!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孩子一直在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我们要我们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孩子,他们很聪明,会识破的。在这点上,自己做得真不够好。比如说我跟孩子讲明天要默写。可是第二天我又以别的理由取消了这件事。这样无形中给孩子一错觉:回家不默写也可以过关。以后,真的不能这样做了。我们要说到做到,建立起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

  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雷夫看到了孩子内心的本质,为此他提出了“寻找第六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在这一阶段中孩子的思维是以恐惧为基础。我们要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得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事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这和以信任取代惩罚是一致的。孩子不想惹麻烦,他们只是为了这一目的才配合你的教育。我们要让孩子把这一思想抛在脑后,要让他们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现在很多孩子不明白这一道理,所以做事情都需要大人去逼他,他们没有了主动自觉性。没有自觉性,那他不会主动学习,而今天的社会就是一个学习的社会,你知道自己哪里有缺陷,再去完善自己,这样你才会成功。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功利性,和他们从小接受的“奖赏教育”是有关的。经历过第一阶段后,孩子的心里就想:做了这件事,我想得到奖赏。现在,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会这样讲:“你做好了,有奖”这样,孩子动不动就问“等一下,做好了有奖吗?”他们不明白,老师的教育与知识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奖赏。他们关注地是奖品,为了奖品他们才有动力去做某件事。一旦没有奖励,他们的积极性会很低。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毕竟,这个社会有些事你一定要做的,而且是没有奖赏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也开始学会做些事来取悦别人。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的,能让别人高兴。这一点和大人赋予孩子的期望值是密不可分的。孩子身上承受着太多不属于他的压力。孩子为了取悦大人,渐渐地遗失了自己。社会上常常有些孩子接受父母的安排,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常常酿成悲剧!尽管说孩子有这种心理,但我们大人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去扼杀孩子自己的想法。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的确,做什么事都要遵守规则。像我这样,身为一班主任,要管理以个班集体更是要制定规则,要让孩子遵守规则。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守规则,学习会很差。为此,我现在每个星期给学生制定一个目标,以这个目标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效果还是有的。但是,过多的边边框框会限制孩子的成长,让他们的思维狭隘。要知道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真的希望孩子在了解规则之余要把眼光放远,取得自己的成功。

  而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是很难企及的。这个概念和我们提倡的换位思考是一样的。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孩子达到这一阶段,懂得这一道理,会变得善解人意,能明白大人的用心了。在一次教学中,我问“谁是弱小的,谁需要我们的保护”,有人说“我妈妈害怕老鼠,需要我的保护”有人说“小弟弟,小妹妹”听了他们的回答很感动。孩子这样就有了爱心与同情心,他们就会去奉献自己的爱心,那么我们的人文教育才有意义。

  “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一阶段,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们经常会说“不用你管,我的事我做主”。这样的话会刺伤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突然间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我的孩子不需要我了。是的,他们大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起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帮助他们有正确的行为规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雷夫的这个理论真的看见了孩子的内心,让我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孩子,更加正确地教育孩子。

  雷夫创造了一个奇迹,而我们看到的不是个教育奇迹,那是教育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探索,坚持,让我们在寻觅理想与现实之间平衡点的线上划出一个起点,又标明了终点站的存在,确实,实践、坚持,奇迹就在眼前!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12

  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事情,和我们老师现实生活中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会困扰着多数教师。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他们不存在,甚至以为他们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这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教师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

  雷夫用自己的教育的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

  他的开头非常有趣,是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这件事雷人在帮学生点燃酒精灯时不小心点燃了自己的头发却没有发现,其他的学生都来拍打教师的头。这一故事,看似简单,却发人深省:第一:什么时候我能这么投入教学?第二:什么时候可以让学生这样“打”教师?也正因为有上面的一把教室里的火让雷夫从一个普通的教师向一个伟大的教师转变,“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雷夫老师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以信任取代恐惧。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明确的,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事情都可以补救。 “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学生要信任老师,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但信任应该是相互的,很多时候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

  今年班里转来一位新学生,这个学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学生,纪律差,上课说话声音大,不写作业,撒谎,破坏纪律……每天来的班里,学生和任课老师都会向我投诉于航今天的表现简直差急了,可以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开学第一个月对我和于航来说都是艰难的,我要好好教育他,让他尽快把纪律搞好;而他要试着调整自己,尽快的适应环境,因为我知道他每天也生活在惶恐中,害怕管不了自己又破坏纪律,同学们又向我告他的状,在我苦口婆心的引导和他的努力下,他的进步很快,但是还是会说有谎不写作业的情况,我对他也渐渐失去了耐心。有一次,中午午写时,我在班里看班同学们都在低头写字,我转身去了洗刷间拿拖把,当我回教室时发现教室乱哄哄的,于航跑到了教室的最南边在和同学说话,我气不打一处来,走到他身边就是一顿狠批,中间于航眼神恳切一直说什么,但我没给他机会,我知道他肯定又在编一些理由搪塞我,当我平静下来,这时班长对我说,是刚才数学老师来班里让离着后门近的于航把卷子捎给某个同学,当时,我心里一阵有些尴尬,是我误会了于航,我连忙向于航道歉,这时于航已经默默低下了头眼泪在眼里打转。看他委屈的眼神我非常难过,但同时也很高兴,因为我看到了希望。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如我所预想的,于航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

  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像书中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13

  曾记得,我们参加过20xx年精彩纷呈、砥砺共进——克拉玛依区“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观摩及教学论坛系列研讨活动。期间, 魏老师的读《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的感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几天,我又一次重新拿起这本书,边看边追寻奇迹。这种追寻的历程,让我也有一种冲动,想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此时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一、有个性的老师

  1、敢讲真话的老师。

  雷夫老师敢于讲真话,在自序中他就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雷夫老师很有个性,尽管他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了,身上已经被照上了许多美丽的光环,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里的话讲出来,真实地表达自我,不怕露短,不怕出丑。

  2、有职业良心的老师

  我个人觉得雷夫老师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他的职业良心,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

  3、有爱心的老师。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

  二、作为班主任,雷夫给我的启示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觉雷夫老师的很多想法,甚至是做法与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与想法竟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也因为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作才用四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的这些认识,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所思考的一些东西。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开展的“少年创作计划”与我们“读写结合”的课题研究有点相似之处。在我们积极参与“读写结合”的课题研究时,我在我们班展开活动就有他特定的内涵:班级中的集体活动,特别是家园互动、班级特色活动要围绕选择的切如点展开,用雷夫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很费功夫,但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从头到尾完成一本书的感觉。”所以,在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还真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无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读着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作为孩子的母亲,这本书给我以方法的依靠

  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并不是一回事,我也常常感叹自己的“育儿经”储备不足。这本书恰好是一本很不错的家庭教育书籍,不管怎样,读了它,我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这正如本书的推荐人之一的尹建莉在文中所说的“这本书非常适合家长读,让第56号教室的根基延伸进你的家中。”

  雷夫老师在书中提出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是不得不说的内容,我个人觉得它是本书相当出彩的一部分内容。他提出的学生的道德“六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我看完这本书后,就把这几句话写下来,压在我儿子平时用的书桌的玻璃下。现在,我发现我和儿子已经开始“使用”它了。我发现,用上它后,教育孩子似乎都变得简单多了。

  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还传递出不少先进的家庭教育观,教给家长不少方法,例如开家庭读书会等等。我想,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国度,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但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有其相通之处的。

  这些只是我阅读的一些浅薄的反思。真是:“谈笑间激情飞扬,欣欣然春风化雨”,同读一本书,感受有所不同,这种追寻也是一种享受啊!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14

  最近,我读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心潮难以平静。 雷夫老师具有我最敬佩的品质——独慎!这是一个即使无人督促、频繁应试、环境颓丧的状况下依旧对教育怀有热诚,对学生怀有爱心,为信仰不懈努力的人。看着他书中所描述的点点滴滴,同样身为教师的我对他的许多观念深表认同。借雷夫老师的观点,说说自己的教育理想。

  一、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

  “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身兼教师和父亲角色的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改进当中,我会用自己过去的行为作为标准来衡量我的成功或失败,但从来不拿自己和另一个老师或其他父母相比。”

  盲目与比自己好的同学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感;与比自己差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人自满。只有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才是动态公正的。自己战胜了自己的过去,自己总是在战胜“过去”,那么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我近两年促进学生进步的一个方法,也许对于那些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某,可比你好多了”,实际却在无形中伤害着孩子们的父母,这句话更有价值。

  二、犯错的队友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嘲弄。

  “我让他们知道,对掉球的队友大吼是自相矛盾的:大吼通常是因为想赢,然而羞辱队友只会让‘犯错者’更容易出错——他会爬不知道怎么打球才好。第56号教室的学生明白,善待出问题的球员不只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选择。”

  善待队友,这是雷夫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可是,我认为这同样也是一种信任感的体现——在这样一个没有嘲笑、抱怨的环境里,每个孩子都不担心犯错,因为他们知道,即使犯错,他们也会被谅解并且得到最好的帮助。我喜欢这一段是因为我觉得,不仅队友需要善待,学生、孩子、伴侣、父母、朋友,都需要我们这样善待!这样,信任、温馨才会在我们之间蔓延。

  三、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

  “无论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在没有老师陪伴和指导下自行练习。”

  有一部分学生,在校时作业整洁、干净,正确率高,家庭作业却龙飞凤舞、丢三落四,错误百出。我们的孩子,是在为老师学习吗?我们老师,常常为了能看到学生干净整洁的作业,就监督学生做作业。这样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陋习。应当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任何状态下高效地学习。

  书,还未读完;收获,却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我也犹如雷夫老师的学生那样,深深地迷恋在这理想的“教育国度”之中了。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15

  第五十六号教室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人这样说,五十六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这里没有害怕,用信任取代恐惧,这里讲求纪律、公平。从这里走出去的还是待在里面的孩子,都认为这里是最温暖的地方。五十六号教室的孩子们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并非是他们的母语。可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内心充满爱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雷夫老师用他创新的教育方式在平凡而动人的教育故事中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出一个个温暖善良、热情真实,建立了自我人格,有着坚韧的信念的学生。

  一、寻找第六阶段

  在第一部分寻找第六阶段中,雷夫老师把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导入任教的班级,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的成长。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别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其中第六阶段是最高阶段,是最难达到,也是最难教的,行为准则存在于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健全的人格。所以,老师能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和发现,有这种行为准则的人。雷夫老师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经典佳作和观看优秀电影,与优秀的人一起交流,帮助孩子在其他人身上找出行为准则,从内心深处发生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温暖的方法,让教育有温度。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还教会孩子终身阅读的方法,他要孩子每天阅读,不是为了参加测验,更不是做表面文章给别人看,而是因为喜欢书本才去阅读。雷夫老师告诉我们:“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阅读不是一项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电子阅读比去图书馆要方便的多,可是雷夫老师常常带孩子们去图书馆读书,此行为建立了孩子们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正确对待阅读这件事。他认为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是很有益处的。他会亲自给孩子们选书,雷夫老师推荐孩子们读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如凯迪克大奖,纽伯瑞文学奖等获奖佳作,帮助不爱阅读的孩子喜欢上读书。他引导孩子借阅伟大文学作品,观赏作品影片,办读书会帮助不爱阅读的孩子喜欢上读书,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维持阅读热情,孩子的阅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读什么书,用什么方法读,在哪读,一天读多少页,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当孩子们不确定读哪些书时,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亲自共读和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我们坚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在上面,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奇特才能的素质,要有火花来点燃他们。这个火花就是教师,教师就是在白纸上作画的人,我们要画得既美丽又有温度,我们的教室也会充满温度。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相关文章: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05-03

教师《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06-29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000字02-06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950字06-29

关于《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范文06-29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100字07-01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100字06-30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精选12篇)01-24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08-31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