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时间:2021-04-17 19:23: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教育新理念》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1

  读完《教育新理念》这本书,真的是受益非浅,袁先生的这本书,给我感动最深的不但是他对教育内在规律的深刻研究,更像是他对教育的最切深的感悟。他的一个个小小教育故事,以小见大,给人以最深刻的反思,这让看似深奥的教育理念变得简单起来,宁静悠远,似清泉,无疑给我这半个槛外人以无限惊喜!

  文章的第一章节谈到的是课堂教学的革命,这一章节也是我看得最入迷的一章,我一连看了好几遍,文中分5个小节,分别谈到了5种最新的教育新思路,很是令人深思。其中,我最喜欢第1、3、4小节的教学理念阐述。即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和研究性教学。

  在很多中小学的墙壁上都能看到这样的几个大字“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怎么样去面对?又是怎样去做的?老传教士式的教学似乎依然高高地举着大旗,让外面的这些深奥的几个面向显得如此的暗淡无光。我欣赏教育从实际出发,可是教育是为什么而设的?说到底不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吗?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不正是遵守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哲学规律吗?那我们教师该做些什么呢?文中的一句话说地好“问题的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放眼我国的现代教育,高分低能的真的很多,这是文中给我的信息,当然这也是我的同感之处,文中的有个小故事使我思考良久,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校长(化学老师)给他的学生重考一年前的高考试卷,结果是平均分16.5分,而一年前他们高考平均分是94分。这说明了什么呢?什么样的知识是我们所要真正需要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 我们的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我们不是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而且现在每个学生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就像一个酒柜,需要时常整理,学生也应该学会去整理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上面让人痛心的故事!

  就文中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我认为与问题教学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研究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并能培养同学们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研究性学习其实质也是让学生发挥自我动手动脑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要知道,为了很好地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某一单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同学们自我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久而久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得到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可以说研究教学是问题为纽带教学的更进一步形式,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

  这本书中另外有一个让我感到心灵碰撞的地方,就是第2章节第4小节中关于提升美育的讨述。美育的本质意义书中是这样写的“美育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不在于获得一些技能技巧,而在于培育美的精神,即对美的境界的追求”。其实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用美来表示,比如说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有很多方法,但什么方法才是最完美的呢?是最佳的呢?什么样的月亮是最美的呢?什么样的篮球技巧才是我们最不能忘怀的呢?其实美就是一种心境,而这种心境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就一堂课而言吧!用什么样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地愉快,老师教地愉快,如果这堂课呈现给我们的是快乐和谐,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美。学生的纯朴是美,老师高深的教育技巧是美,力量与激情的碰撞也是美……总之,美无处不再,不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在生活的其它各个方面美都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找寻它。如果你真正努力了,我想你离美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也许因为自己是体育工作者的原故,一看到“体育”二字就不免更加仔细地看了起来,说心里话,我对第3章第6小节“走进体育”的讲述看完后,心里真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作者主要是从竞技体育谈起,谈到最多的是“体育精神”,这也是作者关于此节最主要的观点,在他看来“更快、更远、更高”就是体育了!而我总觉得这里似乎还少了点什么,这里我并没有冒犯袁先生的意思,我觉得,体育应该还有大众体育这一层面吧!而要谈到大众体育就应该不得不谈到全民体质的提高,文中所说的“斯文的运动不是体育”,那么我想问,打太极拳算吗?如果单用体育精神来定义体育的话,那么下棋就不能有“更快、更远、更高”的精神了吗?那么照这样说下棋还是体育,文中说体育不能延年益寿,延年益寿要强调养生,那么适量运动所造成的人体适应性变化,比如“心脏泵血功能的提高、呼吸系统功能的良性改变……”这些对人延年益寿真的就没影响吗?文中明确地说体育不能延年益寿是不是有些欠妥?除上面的一点疑义外,作者对体育的其它论述确实很有点意思,特别是对原始动力特点的阐述上很有独到之处。“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这就是人,说地真好。

  在第4章第5小节有一段话很是发人深思,其内容是这样的“当国家竞争加剧、人才需求成为突出矛盾的时候,科学主义就甚嚣尘上;当社会矛盾激化、人性得不到舒张的时候,人文主义就会高扬头颅;而当信仰危机蔓延、国家威信受到挑战的时候,社会理想主义则会抖擞精神。”而这三种教育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不断相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积极地面对呢?我想除了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知识体系;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当今教育的新形势,理解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的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要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单纯地教书,教死书。

  总之,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只是就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些地方浅淡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最后非常感谢袁先生,这是心里话,这本书无疑给新课改下的教育方向点亮了指示灯,同时使我产生了很多的思想碰撞,但愿碰撞下能有火花,从而衍生出别样光芒。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2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3

  袁振国先生所着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是其近年来在国内影响颇大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一直广受中小学教师的喜爱。该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以全新的视角扫描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眼前展现了一个完全别样的教育新天地,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带来了新世纪教育的新思考、新要求。其中,“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依托”一节,更是恳切地阐述了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了学校建设教师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一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形成教师讨论的气氛”,读来让人深受鼓舞和启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本人深刻感受到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固然,袁文“教师文化”中所指“教师”,乃是集合概念;文中所说学校的“教师文化”一般理解为:以校园为背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作风、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表现。但是本人本人以为,学校群体的教师文化是以个体的教师文化为基础和单元建设而成的,没有个体的教师文化,就没有群体的教师文化。学校个体教师文化的优劣影响着群体教师文化的优劣,乃至于影响整个学校文化的优劣。因此,对于学校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要对建设学校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其选择莫过于--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说易行难。其中的“文化”,虽专指教师应有的文化,但依然涵义广泛。其中,既有狭义的学科知识修养,又含广义的道德理念、职业素养等等;既有传统的民族文化,又含现代教育所应有的科学思想等等,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人以为,牢记教育既有的普世原则,学习古今中外大教育家的言传身教,再结合现代教育的结构特点,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尝试修炼。

  首先,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德为才之首”,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首先要增进自己的教师道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凭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的道德精神,才筑起了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厦。如今,时代变了,但教育的真谛和精神未改。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无私奉献。因为我们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就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品德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崇尚无私奉献的教师道德,在今天说来,就是要爱岗敬业,就是要牢固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就是要不断增强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强烈使命感。

  其次,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教育首先是“人文”的,而不是“科学”的。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清楚地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职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发展,灵魂的塑造,使学生首先成为明白事理、重情重义、思想独立、灵魂高尚的人。如今的教育,落后的“应试”模式泛滥,虽受社会诸多顽固势力所囿,但作为有独立思想的中学教师,如果屈服于落后思想或顽固势力,甚至受惑于片面的“分数的辉煌”,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来教育,其结果必然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巨人,灵魂的侏儒,从而彻底背离教育的真谛。

  培养灵魂塑造的教师理念,眼下说来,重在三个“增强”。一是增强发展意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和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终身发展。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思想,变单向的灌输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人本意识。新课标所强调的三个维度之一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要求在情感领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三是增强民主意识。即所有教师都要创设必要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放弃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倡导师生民主、人格平等、尊重主体的现代精神,“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第三,提升厚积薄发的教师素养。俗话说,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坚持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达到专业精深、学识广博的固有知识素养。不仅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具体地说,教师应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本体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知识等;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如怎样评价学生;三是背景性知识,指教师特定知识以外的知识,如教师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等。

  第四,激发创新科研的教师情怀。我国正值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肩负着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特殊使命。而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来教育,造成学生成长的重大偏废。现代创新教育观念则追求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学习。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应遵从创新教育的质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进而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四要淡化学科本位意识。现代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教师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既要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

  第五、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

  社会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无疑,这是教师时下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新时期教师文化的`新增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注重内在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注重教师发展方式的“与时俱进”。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本人以为强化合作发展的教师意识,重在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沟通合作。不仅在教师之间沟通合作,而且在师生之间沟通合作。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可以是个人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可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或专门团队进行沟通合作。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合作带来每个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沟通合作也是一个明确目标、相互激励、协调一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过程。

  二是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深入反思,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可以说,主体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甚至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根本,而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

  上述文字,来自于读袁振国先生所着《教育新理念》有感。“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说的还有很多。自感探索尚浅,心得无多,只是以此表达自己的一个追求--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4

  课程改革把“课堂气氛”提到探究的范围之内,新课标要求新型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和谐融洽的,是师生互动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培养出适应新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而实际上,我们的课堂气氛还很沉闷,大多数时候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参与学习也会设计一些问题(往往都很简单),可是往往是教师又是启发又是引诱甚至“威迫”学生依然启而不发,无动于衷,当被老师点到了名,有些学生也只是懒洋洋的站起来用一句“我不会”来搪塞,最后老师只好自问自答了。举手回答问题的现象只在七年级上学期里普遍出现,到八九级时就慢慢绝迹了了;在教师的启发后,向老师提问题或在课后向老师提问题的情况在七、九年级偶尔发生,七年级学生是真的不懂而问,九年级学生往往是问关于中考的问题,而且是那些对自己期望值较高的学生才会问题是;在教师有意或无意失误时,七年级学生能迅速指出,八年级学生往往不置可否,九年级学生在用小动作订证许多次之后才会有人指出,这是同事们都有的感受,于是评价说:七年级学生爱卖弄,八年级学生无所谓,九年级学生想看老师出丑。

  人们都知道,人的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培养出来的,因为孩子开始说话时就开始问问题,他们总在问别人“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在这些大人们认为无聊可笑的问题中,他们认识了世界,了解了世界,但又在这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中又有了更多的问题,因为他们未知的东西(现象)似乎更多了,疑问也就更多了。所以当孩子们走进学校时,对学校充满了好奇,认为老师会比自己的父母知道的东西更多,于是,他们会向老师提出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也愿意告诉老师知道的,所以对老师的提问也非常愿意回答,抢着回答,这本是一片光明的现象,可惜,中国传统教育并不这么认为。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不喜欢学生提出太多问题,特别是提与自己所教课程“无关”的问题(他们似乎忘了知识其实不可能“无关”不可能绝对没有联系),所以当学生问到类似问题时,他们要么拒绝回答,不置可否,要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不再干“与学习无关的事,浪费时间”,对于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老师也可以用与课堂“有关或无关”来作为标准,甚至对那些“有关”问题,老师也会用“提问程序”,“提问语言”等条条框框来界定,对于那些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有众多规矩,长此以往,最后让学生都不再问什么,也不再回答为什么(谁都不愿意让人指责了又指责之后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最后,传统的课堂教学就只乘下教师的自问自答了,课后师生间躲着走了。

  要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我们的教师还应多多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教师要冲破“师者,传业、解惑也”的传统观念。韩愈的一句“师者,传业、解惑也”成了中国传统教师的金科玉律,让中国教师从思想上把自己架于学生之上,认为自己必须做到“传业、解惑”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又非常看重自己的尊严,当学生有“惑”问到,而自己不能“解”时,各种担忧一拥而上,会让他们恼羞成怒,于是又只好用“师道尊严”来欺压学生,达到让学生不再问自己问题的目的,而学生在这种教育下也顺其自然的不再问了。所以,中国古代的学生往往都不如老师,象孔子的七十二贤人其实并没什么声望,后代的一些大儒教出的学生也都不过尔尔。

  人不是万能的机器,谁都不可能对一切都了于指掌,这个道理古人都懂,所以他们才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提问教师答不出来,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只有引导好学生,让他们去探究,找寻作案,犯不着觉得自己无知。因为学生能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应该是教师的骄傲,而学生都问不出问题才是教者的悲哀。

  我们如果能把问题当成教学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而经过老师的引导、点拨激发更多的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最后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开始下一轮的探索。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获得知识。

  其次,把“教学生知识”变成“教给学生智慧”。

  我们从课本中学习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这些知识来应对世界,似乎很顺理成章。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的认识,知识从来都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永远都只代表着过去,而只拥有过去的人是不能适应现在和将来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今社会的知识总在推陈出新,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瞬息万变的。如,以前人们总在说的世界人种问题,以前人们只说世界上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混血儿,现在有资料说世界上还有蓝色人种,人数已过千。还有我们总是说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曾向外宣布中国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民族……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如果还只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那只是把学生当成了装知识的袋子,而他们也只是装装而已,他们“装”的这些知识是应付不了这个世界的。如果我们能教会学生探究知识,教会他们自己去探究知识的来源与发展,就教会了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应付世界的能力,而他们在这个探究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在应付世界时变得得心应手,变得聪明,而不至于象古代的读书人书读得越多越笨,成了百无一用之人,也不至于象以前的学生读十几多年的书,大学毕业了却找不到一份自己可干的工作来换取自己的生活必需品。

  古人尚且知道“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新社会的教者们为什么不能在从教中授于学生“渔”,让学生把“知识”变成“智慧”呢?

  做到从思想根源上改革之后,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自然会改观,我们教者就再也不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书相同”了,我们的生活也自然会充满光彩,变得非富。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5

  读《教育新理念》一书有感之一(读第一篇《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记得年终述职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理念上的转变而非教学细节上的小打小闹。”几天后,中午吃饭时,有老师私下对我说,对这句话有特别的感触。但我在心里却打了个问号:“我们的课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中央教科所袁振国所长编著的《教育新理念》,想借此书丰富一下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将平时所想的系统整理一下,而第一篇《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就将我的思绪激活了。

  一、问题思维为什么湮灭于我们的课堂教育?

  记得前几年,小学部一位数学教师曾对这个命题十分感兴趣,也希望能借该命题,系统反思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病,但最终却不了了之,甚为可惜。

  问题思维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自接触这个对于他而言陌生的世界时,就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会向周边能问到的每一个大人询问。可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逐渐长大了,问题越却来越少,最可怕的是问题意识也在逐步淡漠乃至冷漠,孩提时对知识的那种渴望,越来越难在成长的他或她身上看到。我想这种结果的出现,也许和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当然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学校身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的处世态度或许也应该承担一份罪责)。

  《教育新理念》一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非常具有典型性,说的是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来上海,走访了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并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安排下,听了一堂高一物理课,这堂课是一名特级教师上的。在中国教师的眼里,这堂课非常完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活跃、师生互动热烈,甚至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但在美国人眼里,这堂课很奇怪,他认为: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会回答,这堂课为什么还要上?

  是啊,这个问题也激起了我的思考,作为一名教师,走进课堂,究竟想要让学生知道些什么?难道一定要求学生都知道你所提问的问题的单一答案吗?小孩子是因为无知而上学的,回答问题不正确,或者“天马行空”,那是正常的,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这种正常现象看作是不正常的呢?这可能与我们的考试制度有关,千变万化的世界,一出现在试卷上就变得单一了,成了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性,甚至语文中的作文考题,也有偏题,也有答题技巧,这样的教育是可怕的,也是无奈的。

  二、我们能对现在的情况有所改变吗?

  记得这么一句话:“改变能够改变的,不改变不能够改变的,努力改变可以努力改变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渗透也许是属于第三者的,虽然也有很多限制在那里,例如高考、中考中的答案的唯一性,就要求我们老师在高三、初三教学中需要规范学生的答题模式、框架、语言乃至方向,但我们在非升学年段还是可以做一些改变的。

  课堂教学行为上的改变:例如,改课堂结尾前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为“今天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否理解了?还有没有新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上的改变:例如,在教案设计中,重点在于理清知识线索,对一些知识关键点、重点、难点留足“空白区”,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交流,在生成中,达到探索知识的愉悦境界。

  课后作业设计上的改变:例如,在作业中布置一个常规作业:“你对今天课堂上所讲知识,有没有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你写下来。”

  学生期末评价上的改变:例如,增加一项对学生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的评价。

  《教育新理念》中的这么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吧!”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相关文章:

读《爱的教育》有感550字04-06

读朱自清《教育的信仰》有感(教师随笔)12-06

读《自信》有感04-07

读《鲁滨逊》有感04-06

读《魔戒》有感04-11

读《看见》有感04-22

读《曹操》有感04-24

读《童年》有感12-08

读张爱玲有感12-21

读林清玄有感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