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故事》读后感:文明的酷刑

时间:2020-12-28 09:17: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象棋的故事》读后感:文明的酷刑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象棋的故事》读后感:文明的酷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象棋的故事》读后感:文明的酷刑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是一名四处漂泊的和平主义者。茨威格本性乐观,却于二战中的一九四二年自杀身亡。

  这篇小说是一部反法西斯作品,讲述了一个“象棋中毒”的人的故事。我们称他为“B博士。”他原本在奥地利管理着一个律师事务所,还处理一些皇室的财产问题。后来,B博士被纳粹抓走,关进了一个大旅馆中,有自己的房间。条件看似不错,但这却是纳粹的心理酷刑。B博士被关了一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独处一室,与外界没有丝毫的交流。偶然的一个机会,使他得以研究象棋,由于平常时间的无事可做,使他棋艺精进。但当他背熟了一本书中的全部棋局后,寂寞与空虚又向他袭来,最终导致了他的一次神经错乱,并就此留下了心理阴影,即使他后来被释放了。

  故事围绕着“象棋”展开,从“我”与B博士的相遇,引起了一段倒述。文章的情节并不复杂,只是在一艘轮船上的几局象棋博弈。而作者大部分的笔墨,实际上都在描写B博士的经历,讲述了他由一个正常人变为偏执狂患者的经历。

  这可怜人身上的一切不幸和扭曲,都应“归功”于纳粹。刚被抓走的时候,B博士以为自己要被关入集中营,可谁知对方把他送入了一家大旅馆,让他免费拥有一个单间住着,一切看似人道,却是比进集中营还要难熬的阴险的酷刑,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每个房间都与外界严密隔绝,桌上不得有书报、铅笔、纸张,手表、香烟甚至小刀都被没收,窗外是隔火的墙。总之,一切的环境都令你压抑、空虚,正如文中所说:“不是通过鞭笞和严寒从外部对我们施加压力,而是从内部产生压力,最后迫使我们开口。”人类是群居动物,总是害怕孤单时的孤独。纳粹就是要利用这个手段击垮被关押者的内心,让他们说出一切对他们自己来说很有价值的机密。

  就在B博士面临崩溃的边缘时,由于一次审讯的机会使他“偷”到了一本象棋棋谱,这给了他心灵上的慰藉,这本棋谱使他每天不在寂寞。他潜心研究象棋,甚至将整本书都背得滚瓜烂熟。没有旗子,他就在自己的脑海中模拟着怎么下棋。有一段时间,他的脑子非常灵活,精神状态也很好,对棋艺的研究也大有长进。不过,当他将整本书烂熟于心时,空虚与不安又再度涌来。他开始尝试自己与自己下棋,在自己的脑中,可这却令他精神轻微的分裂,出现了危机。终于,在他的自相矛盾中崩溃。庆幸的是,他后来又恢复了神智,而且因这件事被释放。纳粹警告他:不许回国。他只好离开,然而,在轮船上同世界象棋冠军的博弈,又令他差点旧病复发,从此他不再碰棋。

  这个B博士的`不幸,是特殊的,又是典型的,在纳粹的精神暴力之下,有多少人精神崩溃,多少英才就此陨落,甚至有多少人自杀来解脱一切?这是一篇反法西斯题材的小说,它控诉着战争,它渴望和平。

  从某方面看,这篇小说也有遗嘱的意味,对于作者本人茨威格。茨威格死于自杀,而且他也是奥地利人,同样的境遇被纳粹驱逐。小说中B博士的的苦闷仿佛就是作者他本人的苦闷,他们一样空虚、敏感,遭受精神压迫。茨威格常年漂泊在外,远离故土,置身陌生的人群中,陌生的环境里,感受着故园乃至世界的战乱与不安。因此,他渐渐难以忍受,而《象棋的故事》也成了一部绝唱。即使,茨威格坚信和平迟早都会来到。

【《象棋的故事》读后感:文明的酷刑】相关文章:

三国时代最奇特的酷刑|名人故事08-11

中国象棋起源的故事05-23

象棋的教学课件06-25

象棋的教学课件04-13

关于象棋的谜语介绍05-08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读后感04-14

名人故事的读后感08-23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10-17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10-17

《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