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

时间:2020-12-28 08:10: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白鹿原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1

  《白鹿原》总地来说写了白鹿原上白家和鹿家的故事,书中涉及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让我看完后心生感慨。

白鹿原读后感

  白嘉轩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恪守祖先家训,继承祖先的地位成为白鹿原上仁义村的族长,管理着族内事务。白嘉轩是那种让人一看就心生畏惧之感的人,用黑娃的话说,他的腰挺得太直太直了。白嘉轩对自己的三个儿子都管得很严,而对自己唯一的女儿却是疼爱有加,这也为白灵反抗自己的家庭埋下了伏笔。当

  然不得不说的是,白嘉轩的为人是很正直的,正直到即使是自己的儿子犯了错误也要按族规办事,大儿子与黑娃的妻子田小娥发生不正当关系,被白嘉轩按族规处置了。白嘉轩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而更是他整个白姓家族的脸面。面对大儿子的荒唐行为,他表现的是那么的决绝,并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这个不孝子孙让家族的脸面不好摆,当然这也树立了他在族人面前刚正不阿的形象。

  每个人都有它的两面性,白嘉轩也不例外。白嘉轩一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去找大姐夫朱先生,面对妻子的死亡,他也会悲伤的哭泣。作为封建家长的他,很注重教育,注重子女的教育,也注重族人的教育。办小学,请先生,就是其表现。但也要看到其封建的一面,鹿家的两个儿子去参加新式教育了,而他选择了将孩子带回家,教他们干农活从此不再过问学习的事了。

  至于白灵的参加新式教育,完全是来源于她的离家出走,以及后来的以死相逼,不然白灵也就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妇女,也没有了她对中国解放事业的贡献。白嘉轩一辈子没有干过不光明真大的事,唯有一件事让白嘉轩感到愧疚,那就是用天字水地换鹿家的地字旱地,原因却是在鹿家不知晓里面长有白鹿。白嘉轩将父亲转埋入这块地以后,白家开始走上坡路。这也是在文章最后白嘉轩对鹿子霖表示深深的愧疚的原因所在。

  说到《白鹿原》这部作品,不能不说到里面的朱先生。全书对朱先生的着墨很多,写得最多的是他的博学多才,他那遇事冷静,以及他具有的处事能力和预知能力。可是说,全书对他有的只是夸赞,当然也让我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朱先生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对整个原上的人来说,朱先生很是德高望重。不仅表现在他自身的修养上,也表现在他超凡的能力上。

  朱先生一再强调他并不是算卦先生,但当人们问他问题,让他帮忙解决问题是,却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叹。他可以成功的帮人家把牛找回来,单凭自己的一张口让古城免遭涂炭成为佳话,可以预知他的书籍会遭到破坏而叫妻子让一些书与之同眠,也叫妻子不要让自己入棺。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媳妇在给他敛丧,穿上袜子时,他的脚蜷起来了,怎么弄也弄不下来。妻子朱白氏给他换了袜子之后就好了。原因很简单,媳妇给他穿的是白灵给他买的洋袜子,而朱先生一生都只穿妻子做的衣服、鞋子、袜子。

  与白嘉轩相比,鹿子霖要开放得多,当然这与鹿家的家训有关。鹿家家训就是一定要让孩子读书,让孩子受教育。这也是鹿子霖让儿子鹿兆鹏、鹿兆海进新式学堂,受新式教育的原因。而至于其本人,不过也就是一个封建家长罢了。

  《白鹿原》这部属于白鹿原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凄凉,人们生活之苦,也让我们缅怀先烈,让我们知道那时我们的先辈原来是这样走过!

白鹿原读后感2

  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很让我有些感慨。

  白鹿原上,白家兴旺过,鹿家兴旺过,但好景都不长,跌下去,又起来,起来又下去。白鹿两家三代人被命运在砧板上无情地反复敲打。什么时候正面烤,什么时候背面敲,世事难料。所以,自己不论什么时候,都别悲观,也别骄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运气好;活得不好,是时候没到,自己还要再加把劲儿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长得很,一时得意、一是低落,千万不要把一时的状态当成永恒。对人生的态度,在困难的时候要能坚持得住,在得意的时候要沉稳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难保一辈子卑微,即使一辈子卑微,下一辈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时间能改变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辈子长工的鹿三,还生出了一个将来当保安营营长的黑娃一样的儿子来。地主白嘉轩的儿子,也有卖房卖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这等于自断后路。这样的后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时候,已经晚了。

  朱先生读圣人书,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学为好人;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在混乱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论世事怎么变化,总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低调而不骄傲。他有他的抱负、理想与信念,成败不萦于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时,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气,又不失情调,让我佩服。

  白嘉轩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圆滑很多。白嘉轩要是能够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多给子女一点谅解,或许白孝文也不至堕落到那种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过阴损。这样的阴损是否能招来祸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还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荡荡,才能心无所惧。

白鹿原读后感3

  终于把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结尾令人有些震惊。思绪随着故事情节的波动有些纷乱,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态随着白鹿两家的主线而展开,在中国大地上描写的这一小块儿地方折射着整个社会时代的变迁。

  岁月的风霜雨雪,风和日丽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这片古老的平原,精灵的白鹿跃动着人们记忆中久违的传说,不管经历多少坎坷风雨,生活的轮子依然不分昼夜地滚动前进,这是岁月蕴含的冷酷而坚实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鹿子霖两大家族有形或无形的较量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深入。

  为了生活而争,为了脸面而争。当然书中并无直接而露骨地描写两大家族的斗争,而是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最终以鹿家惨败结局。性格决定命运或许是条真理。白嘉轩是中国传统男人的写照,墨守陈规、自力更生、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地生活。因此,他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始终以一个威严族长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与白嘉轩不大一样,他追求功利,争强好胜,作风不谨,却又有胆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虽然也经历了起伏的官场,但终究也没创造些什么辉煌,最后也以悲惨收场。

  我觉得性格变化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白孝文,一个是黑娃。白孝文经历了一场饥荒的打击之后,由软弱变得坚强起来,这也多亏他鹿三叔的话语刺激的作用。他从原来的唯命是从,规规矩矩,优柔寡断的性格中走出来,变得桀骜不驯,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小时的胆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归于知书达礼,学为好人。其实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环境塑造了某人某种性格,而某人凭着某种性格来重新塑造环境。

  《白鹿原》作为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它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平原,一个族群的生活画面,读进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随人物之悲而悲,随人物之喜而喜。我们往往被小说中的人物感染,这大概就是大师笔下写实笔触的力量吧!

  书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们的呢?希望用青春奋斗的热情搅破生活的波澜不惊,用我们的双手与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白鹿原读后感4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上世纪前五十年渭河平原的一段秘史,那厚重深遂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引人入胜,令人震撼。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重大的社会变革冲击下,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解体。

  位于渭河平原的白鹿原,在封建专制的农耕文明中生活了多年的候氏家族,某年某日两兄弟分别换为“白”姓、“鹿”姓,两姓的后人同有一个祠堂,奉行一个族规,共有一位族长。两姓子孙千百年来也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有所争斗,但由於传统文化的熏染,族规乡约的制约,也因为有像白嘉轩这样一类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维护族规乡约的族长,有像朱先生这样一些传统文化精神领袖的教化渲染,白鹿原维持着旣定的社会秩序,世世代代得以繁衍生存。

  一糸列重大的社会变革事件和随之而来的各种思潮观念,与产生于农耕社会旧的传统文化发生了严重冲突,也给争夺白鹿原统治权的争斗赋予了从末有过的残烈色彩。面对社会巨变和各种思潮,传统文化节节败退。尽管白嘉轩力挽狂澜,重修祠堂,立乡约,续家谱,对儿子白孝文违犯族规乡约照样重罚,对打残自己的黑娃以德报怨,朱先生等人奔走呼号,仍然无法挽回传统文化没落的趋势。

  到了白嘉轩儿女们这代人,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固然还有些许痕迹,但总体来说巳渐行渐远。白鹿原的这代后人分属不同阵营,奉行各自的人生哲学,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小说中有两段分别叙述白鹿原不肖子弟白孝文、黑娃回乡祭祖的情节,这两次祭祖仪式均由族长白嘉轩主持,似乎浪子回头金不换,族规乡约又逢春,白族长、朱先生无不为之欢欣。其实白孝文根本不是回乡忏悔,而是为了洗刷昔日的耻辱,显耀自己的成功,所以他离开白鹿原时说的一句话,“谁走不出这原,谁一辈子没出息!”道出玄机。黑娃倒是真心重新做人,后来却死在曾假忏悔祭祖的白孝文之手,实在可悲可叹!

  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走向没落,因为它总体上已经变得不合适宜,本来,它还有些恒久性可供后来人吸收和借鉴的部分,但重大的社会变革,激烈的冲突,很容易采取极端对立的态度,一方要全盘否定,一方要完全继承。只有社会稳定了,才有可能采取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很欣赏《白鹿原》的封面画,画中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头子佝偻着腰,拄着拐杖,瞇着双眼,注视着不远的前方。我想这位老人就是白鹿原上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捍卫者白嘉轩族长。老人在看什么?也许是在看白鹿原,也许是在追寻逝去的白鹿,也许是在想念自己的儿女。但我更相信,老人是在怀念过去平静的岁月,对眼前发生的感到困惑和无奈。这幅画准确地表达了《白鹿原》作者的意图:为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唱挽歌。

白鹿原读后感5

  陈忠实先生说,这本书是要用来‘垫枕头’的。没错,这本书,像砖头一样的土黄,也像砖头那样构建起中国近代风云变幻的历史。可以说,白鹿原的兴衰起伏,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起伏。只能让我辈扼腕叹息,感慨万千。

  如果将白鹿原具象为一个人,那毫无疑问就是族长白嘉轩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典型地主。但这个地主却代表着混沌深厚的白鹿原。那个一生都在坚守内心道德和行为准则的‘腰板太直’的族长。不同与鹿子霖白嘉轩没有紧跟时代的变化,走上仕途。而是坚持着几千年来从未改变的传统,继续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在‘新’与‘旧’的交锋中艰难的坚守传统。是他闹交农,是他制定《乡约》,也是他专横的包办子女的婚姻,当众行刑孝文和小娥。大至权力更迭饥荒瘟疫小到白灵出逃,鹿三痴傻。什么都无法改变他内心封建道德的一杆秤。当然,白嘉轩也无法改变别人,无法改变小娥,孝文,白灵,兆鹏等一切新势力的兴起。

  田小娥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没有之一。她跳脱与封建礼教的束缚之外绝不像大部分受荼毒的女性一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做一个‘伟大’的‘贞洁烈女’:在残酷漫长的烈火中苦苦煎熬,在县志中争得一个蚂蚁般大小黑压压的名字。她逃离郭举人,奔向黑娃。在黑娃逃走后又爱上了白孝文,向利用她的鹿子霖吐唾沫。小娥是一生都在黑暗中徘徊的飞蛾,就算前方是恶毒的咒骂甚至万劫不复,也要扑向光明幸福的火光。是封建与愚昧禁锢了这个中国的雷梅黛丝,让天性自由的飞蛾拘泥踌躇在世人的目光与唾弃中。连死后还要被人掘坟挖尸。

  可以说白嘉轩与小娥是当时白鹿原,乃至整个社会的缩影与极端。代表了新旧势力,阶级之间的巨大矛盾。鹿三,朱先生,鹿家,白家子女,黑娃,都是在这两者之间奋斗的人物。但无论选择什么,都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精神的。

  白鹿原,是一个处于巨大变革中的民族的秘史,在这片土地上有乡约和朱先生千年的智慧,也有政治与战争带来的丑恶和杀戮。但这一切权力,阴谋,革命,希望,坚守造就了白鹿原,化作一只筒体洁白的白鹿,沿着历史的道路向前飞奔而去。

白鹿原读后感6

  生活的真谛就是生活。

  《白鹿原》是主要描写抗日战争前到解放战争胜利这段时间白鹿原的历史。总地来说写了白鹿原上白家和鹿家的故事,书中涉及几种类型的人物: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封建人物,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以为岳维山、田福贤为代表的另一个党派,以黑娃鹿兆谦、郑芒为代表的土匪(虽说后来黑娃投靠了另一个党派),以及以朱先生为代表的中庸派(有爱国情怀,但不参与任何党派)等。

  《白鹿原》,人完全被搅进了各种天灾人祸之中,特别是政治之中,生不能生,活不能活。

  秋日下,那白鹿原一望无际滚滚金色的麦浪,本是生活之源,却不得不一把火烧了。离开本源去讲什么道德、传统、文化、法律和政治,那一定是祸害,都无法让人生生不息。

  生活的真谛其实就是生活,“生”和“活”,这是最大的政治,最高的道德,最大的传统,最大的文化,是天对一切生物个体发出不容践踏的旨意,违背了这个天旨,就是天之敌,人之敌,自然之敌。

白鹿原读后感7

  记得从5月份就开始读《白鹿原》,零零散散读了一个月,初期感觉很神话,有白鹿,有神仙,主要是有爆料儿,呵呵,其实吸引力就在这呢,陈忠实老先生喜欢描述床事,而且笔下的词汇很不委婉,形容的比较通俗易懂,比较白话,这点我也喜欢,或许男读者都喜欢,也或许陈老先生就用这个吸引着男性读者,或许也同时吸引着女性读者,只不过我无法验证这是否对女性读者有吸引力。

  伴随着白嘉轩娶的七个妻子,或者文中提到谁结婚,陈老先生从不放过,或多或少,从杂从简,咱都描述两句,为勤奋坚持读下去的那些观众们打点鸡血,不过不能不提陈老师不足的地方就是,当然是我的主观观点:”老师,您描述的花样忒少啦,80以后的观众看着都腻歪了“。不过其实也可以原谅,你说让80以后的同学来改遍这部小说,他们肯定会把床事描述的淋漓尽致,分为各种阶段来叙述,使读者回味不绝,从此湿去。但陈老毕竟是陈老,白鹿原毕竟还是白鹿原,小说的主线是这几十年,这几十年显然是怎么活下去的。而不是怎么日过来的。(注意,”日“是陈老用的词汇,在描述兆鹏媳妇儿也就是冷先生他闺女的时候粗线,而不是我用不敬的词汇。)

  我从5月份开始读,好像读到6月下旬,工作开始没时间了,然后就在上礼拜回唐山后,我继续读了下来,目前还剩两章没看,我想留着,因为我读小说的过程中总是想把书看的快一点,而读到结尾的时候,我有吝惜的想把这本书读的慢一点,或许你也一样,因为你也是人。说实话读这本书我没学到什么东西,但是我应该像陈老学习,陈老作为一个作家,他敢描写床事,甚至用一些下流的语言,对我来说这就是他的成功,而不是那些整天想着把文中

  提到的脏词如何美化美化在美化的衣冠作家,他陈老敢写,因为他敢写实,这群下里巴人就是这些词儿的代表,只是思想不落后而已。

  这本书获奖,我也很有疑问,是因为文中多线人物人生描述的好,还是跟陈老提的这些房事有关呢,你看现在国产电影哪个没点镜头,陈老会不会在几十年前就想到了呢?

  论书中的人物,其实真是没学到什么,如果说平凡世界给我带来的是不要认怂、穆斯林葬礼带来的是善待爱情,那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就是”《白鹿原》是陈忠实写的“。

  可能是它离我生活的年代太久远了,离我生活的地方太遥远了!

白鹿原读后感8

  最近,外婆迷上了《白鹿原》这部电视连续剧,这大概是继《三国》后外婆看过最着迷的一部电视剧了。外婆向来都不喜欢看电视剧,可是对于这部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外婆看剧时常说,这本小说她以前上班时读过,那时书对于生活还算是奢侈品,于是单位里的人就凑钱买书,轮流阅读。正巧我的暑期作业里有一项是阅读一本课外读物,于是我就去书店买了一本陈忠实先生写的《白鹿原》仔细阅读,在阅读中,也收获了不少知识与见解。

  原,是陕西人对黄土高地的称呼,白鹿原,是作者陈忠实先生的故乡,背后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何称为白鹿原?这我在资料中找到,原来有史书记载,以前有白鹿游于这里,故被后人称为“白鹿原”。白鹿原位于“灞水之畔”,春秋时秦穆公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灞水,就连我们所熟知的《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也是在这片土地中发生的故事。 这部大约50万字的小说展现了陕西关中农村的历史变迁,是一部史诗级著作,这样优秀的作品在创作完后获奖无数,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是外在的成就,而忽略他背后的付出。

  据说,陈忠实先生在写这部作品时,生活非常拮据,加上屋顶时常漏雨,他就在亲戚家借用一小块地方写作,一张小桌,一张小凳,成为他笔下中国乡村历史风云发源地。先生的不畏艰辛之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不仅是作者先生的创作精神,这部优秀的作品中人物的经验与智慧也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白赵氏在炕前对她的两个儿子说:“世事你不经它,你就摸不准它。”,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是啊,世间的事情总是需要自己慢慢参悟,只有放下顾虑,大胆前行,才会有好的结果出现。白赵氏作为一个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母亲,她明白如何在坎坷的面前找到力量的平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健步如飞。除了白赵氏,还有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书中的主要人物白嘉轩,在白鹿原中,白嘉轩对儿子说,如果遇到了坎坷和泥泞不要害怕,要忍着,要受着,它可以让你学会如何行走和成长。是的,人活一生总要经历些好的、不好的,在困难面前不要畏惧,才有可能得到幸福。

  年老一辈的人经历了很多艰难,年轻一辈的人才能更好的成长,看的更远。陈忠实先生经历了多少苦难才能在“灞水河畔”用犀利的笔锋为我们绘声绘色的展现出陕北地区的乡土文明,我们要珍惜并且发扬这种创作精神,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本好书。在白鹿原中有个人物叫朱先生,他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他说:“好饭耐不住三顿吃,好衣耐不住半月穿,好书经得起一辈子诵读。”《白鹿原》这本好书,值得我用一生诵读。

白鹿原读后感9

  这几天,读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很有感慨。这是一份厚实的人生画卷。

  书中有不少对性的赤裸裸的描写。一种宣泄性的描写。表现的是人性中本能的东西。对读者的刺激是不言而喻的。从媚俗的角度上看,它能给作品带来较多的读者,给作者带来相当的稿酬。担心的是对未成年人造成不好的影响。但若是认真地从头到尾地将作品看一遍的话,就会发现,作者对超越伦理道德以外的两性关系是持否定的态度的,放纵者都没有好结果。它通过人物的命运轨迹给读者上了一堂道德课。因此,作者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一个对社会负有责任的作家,必须考虑到作品对社会道德风化带来的影响,对追求刺激的人而言,“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很可能有很大的负面作用,造成一定范围的伤风败俗。

  想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心中真有点汗颜。如作品中的白孝文,如果没有娥儿那一次勾引,很可能他的人生轨迹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全面地读,往深处读,读出了人生的沉重,读出了世界的复杂,读出了太多太多的无奈。对我最有启发的是“圣人”朱先生,淡薄名利,不追崇时尚,超然于世。他告诉我,人应该怎样地活,怎样才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危难,太多太多的陷井,首先自保,然后救人,造福苍生,造福社会。读书明礼,古圣人的大量言语是人生在黑暗中引路的明灯。儒道释是救世的法宝,人们绝对要亲近它们。

  主人公白慕轩是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子,是现实社会的顶梁柱,一生腰杆子挺得笔直,尤其是遇到困难时,他是众人的主心骨。他是个品德高尚,光明磊落的人。这样的人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当然也会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暗算。他需要承担太多太多的来至四面八方的压力,坚强地痛苦地活着。他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霸气,是后天学也学不来的。

  一个人很难管得了自己,更难管得了他人,那怕是自己的儿女。白慕轩有子白孝文有女白灵灵,鹿子霖有子鹿兆鹏,鹿三有子黑娃。哪一个父母不想子女按照自己为他们设计的生活轨迹成长做人呢,可又有几个能如愿的呢。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份是自己所能把握得住的!好人蒙冤,坏人得志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问心无愧的生活在世界上,得到的失去的都由着它去。

  我想起被杀的公鸡,死前无论作多大的努力,在主人眼里也是徒劳的。还有河塘里的鹅鸭,够快乐的吧,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仅仅只是主人准备着的下一顿盘中餐。想想人生实在无味。冥冥之中早就有一个主人安排好你的命运,看着你在演戏。世事变化,不是在人的意料中的呀,世上到哪儿去寻先知先觉的诸葛亮呀。

  朱先生是好人,是圣人,读书明礼,活得还算潇洒,尽管他的内心深处比旁人活得要累得多。白慕轩是好人,是正直的人,同样活得也很累。他们是令人尊敬的人。其他的人真的很难定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生活中的人就是如此难辨难说呀。

  像鹿三,在他应该成为好人的时候却成了坏人,是土匪,是全族人的叛徒。在他应该成为坏人的时候却成了好人,旁人的思想得跟着转变过来。在他已经成为好人的时候却又被当作坏人给枪毙了,使他又留下许多冤情,让他死不明白。

  人总是由不习惯到习惯,经历从心不顺到心里顺畅的过程。想和老天对着干的人想想也真是十分可笑。写文章的人都喜欢将心中的一腔愤怒倾诉在字里行间,从屈原从史马迁就已经是这样了。人啊,如何才能摆脱世上这苦海呢。连朱先生这样的大儒心中也有那么多不顺。

白鹿原读后感10

  被公公鹿三亲手杀死后,不甘心的她在白鹿原掀起了一场瘟疫,哀鸿遍野。此刻,她的心中只有愤怒与复仇,可这毕竟是有违天道的,她也因此被镇在了塔下,不可超生。

  我固执地认为田小娥至少是黑娃和白孝文心头的朱砂痣,可这两位幡然悔悟后再回白鹿原时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忽视田小娥,这个他们光鲜履历背后的“污点”,这行为应不是一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所能描述的吧?或许,三人的纠葛只能用一句“那些女孩,教会我成长;那些男孩,教会我爱”吧!

  砥柱人间是此峰

  ——闲话鹿兆海

  《白鹿原》中,让我最嗟叹与不能释怀的人,就是鹿兆海了。他专情、单纯、善良、真诚、热情、阳光,温谦有礼,受过正规教育。就他个人来讲,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父母,尊师知恩,对情人有情,对家人有义。最后,作为一个战士,他死在了战场上。不负荣光,不辱使命,勇啖犯我中华者骨血。

  作为鹿子霖的儿子,他并没有沾染父亲的恶习。相反,他师从朱先生,学礼节,学文化。和初恋白灵相爱相知的过程在他后来的生命中反复咀嚼,也因此透支了他大部分的感情精血。白灵是他床前白月光,可他却留不住,眼看信仰将他们生生撕裂,并看着心上人成为自己的大嫂。心痛过后并未结痂,他后来在行军途中迎娶了一位酷似白灵的姑娘。或许这是一种救赎,更多的,可能是感情上的饮鸩止渴。午夜梦回,枕边人不是心上人,心上人已是梦中人。这滋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住。

【白鹿原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白鹿原》有感700字04-24

《名人故事》读后感-读后感06-23

高老头读后感作文-读后感04-12

父亲的病读后感-读后感04-12

《童年》读后感_读后感700字09-13

童年600字读后感-读后感06-19

《童年》700字读后感-读后感06-19

《童年》读后感800字-读后感06-17

《童年》读后感 600字_读后感04-01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_读后感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