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时间:2021-06-09 12:05: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篇1

  “聊书”这个词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就是在蒋老师的这本书里。第一次看感觉很新颖。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去年,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它如磁铁一般吸引我去反复阅读。蒋军晶老师的文笔让我有学习的动力,他提出的阅读方法让我有实践的动力,聊书场景让我有继续当学生的念头。我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意识到了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现在我就《和孩子聊书吧》这本书和大家聊一聊。

  和大家聊的第一点就是:这本书提出“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阅读不是假性的爱阅读,有些是因为爸爸、妈妈不让玩电脑手机,不让看电视,相比较作业来说,还不如看书呢,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发自内的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座的师傅们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小妙招,我最常用的几种方法“建一个书架”“捐两本,看百本”“大声朗读——由听爱上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蒋老师提出的方法大部分我都试过,“建一个书架”我在家里试过,“捐两本,看百本”“大声朗读——由听爱上读”我在班级里试过,效果都还挺明显的。另外,蒋军晶老师提出老师自己买书充实到班级书库中,这样带动效果非常好,我要学习一下这个方法。

  和大家聊的第二点就是:蒋老师提出“一次完整‘聊书’的大概样子”。聊书没有绝对固定的程式,有的只是一般流程:导读,阅读,讨论,延伸。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讨论环节,看到讨论,我不禁有些望而却步了,单想这种场景就感觉压抑,无趣,想一个个孩子端正地坐着,然后问题从我嘴里接二连三地抛出,在想想他们故作冥思苦想态,就不寒而栗。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自己虽拥有这年轻的面貌,但观点却陈旧,观点也很落后。

  不得不佩服蒋老师,他的观点冲击着我的大脑,这一部分可以和第三章节“让孩子聊起来,是一门技术活”联系在一起,在他的课堂上,问题很开放,孩子们总是一直处于思考讨论的状态,整节课给人以“有深度”、“思辨”之感,而这正是我们目前课堂所缺乏的。“聊书”不能总是聊老师的话题,而应该多聊孩子们的'问题。这样他们才感兴趣,最理想的读书会就是应该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聊书过程中鼓励学生“说来听听”,但绝不是“随便说说”,孩子们自己有观点远比文采重要,而后老师也要适时、切中要害地串场、点拨、引导,让整个聊书过程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其次,蒋老师讨论关于“开放性”所举事例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从来没有为孩子们设计过“孔子是不是伟人”“你相信这些故事都是真的吗?”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让我明白了孩子的思考力是需要唤醒和培养的,我们老师没有开拓思维,孩子们又怎会有呢?最后就是延伸,延伸这一部分也是达成任务核心—提升语文素养,把课堂语文变为“生活语文”,让孩子在阅读中开拓视野。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深思:自己在阅读中都做了些什么?蒋老师的这本书总的来说特别适合老师,可操作性很强,但在操作之前,我要努力给自己充电,向我师傅靠近,希望这本书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有所改变,希望我的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再由“我要读”变为“我爱读”,希望我坚持捧起一本书细细品味,认真研读,努力让自己成为和师傅一样的人,做一名才华与美貌集一身的女子!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篇2

  怎样和孩子聊天这一直都是一个问题,今天我就找到一本书《和孩子聊书吧》。

  和孩子沟通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孩子的想法和大人又不一样。究竟怎样和孩子聊书呢。这个问题是我一直在想的。还好我看了特级教师蒋军晶的这本《和孩子聊书吧》。这本书分为七章,将和孩子聊书的方法讲的很全,我觉得这本书不止对小孩子,对大人也同样有用。

  阅读是有很多好处的,现在网络发达,不要说小孩子,大人都没有几个愿意静下心来读书。我见过很多小孩子都是拿着手机和平板在玩。尽管现在出版的书籍越来越多,小孩子需要阅读,这对他们的以后都是非常重要的。

  蒋老师认为好的环境有助于加速养成习惯。蒋老师认为如果让孩子喜欢阅读自己也要喜欢阅读。如果自己都不喜欢阅读,想要让孩子阅读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大人经常阅读,能让孩子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孩子读书一定不要有限制,现在许多奖章让孩子读书都是带着目的去读,他们让孩子读书就一定要有摘抄,而且要写心得敢说。老师说读书应该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样孩子就更愿意自己去读书。试问谁不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

  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很关键,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明确了选书的方法,他说,如果班级读书基础薄弱的,那么在选书的时候要做到5点:

  1、生僻词汇少一点;

  2、书薄一点,增加信心;

  3、情节发展稍快一点;

  4、大道理少说一点;

  5、人物形象鲜明一点;

  我觉得蒋老师总结的很好,孩子的可塑性非常高,只要我们多和孩子沟通交流,那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本书地孩子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 篇3

  上个月,一起读了《让孩子学会阅读》,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受益的方法,也在我们班进行了尝试,在绘本阅读的社团课程当中渗透了让孩子学会阅读的方法。这一月我们工作室一起读了《让孩子爱上阅读》,比《让孩子学会阅读》上升了一个层次,有了梯度。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很多技巧和策略。

  作为老师和家长都提倡孩子大量阅读,但我们却一直困惑,一般孩子为什么不爱阅读,在这本书当中我找到了一些让孩子能够爱上阅读的方法,也在家长会的时候分享给了我们班的家长,我觉得大家都能从中有所受益。

  蒋老师认为想要让孩子读书首先要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好的环境有助于加速养成习惯。先建立相应的环境。同时加入一定的读书团体从而更容易坚持下去。目前学校给我们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每周都在借阅图书,孩子们很喜欢。同时自己创办了绘本社团,其实是集中读书角,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分享。

  至于聊书的过程,蒋老师大致分成四个环节:导读、阅读、讨论、延伸,想方设法让孩子爱上阅读,我的反思是:

  一、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自己要爱阅读。

  的确如此,我一直反思,也告诉家长,我们一味地让孩子读,自己对孩子的读物却知之又少,如何指导孩子读呢?当学生拿着书,兴高采烈地跟您聊着书时,你却不明所以然,反而让学生兴致黯然。当你在平时谈话中经常性地透露你看过的书,总是时常性的冒出书中的佳句,学生就可能对你大大折服,也会激起他们看书的乐趣。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你干巴巴地一味强调看书是无法达到的效果。

  这一点我的导师姜媛媛老师在家长学校时候也反复提到,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说让女儿读的书自己都会翻一翻,和她聊,让孩子读完书有存在感。我们班张兰溪妈妈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在家里专门开辟了每天一小时的家庭读书时间。想让孩子真正爱上读书,我们总以“忙”为借口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二、让孩子自由阅读,不给阅读带枷锁。

  我们老师、家长喜欢让读书有目的性,我们的目的性太强了。读书有了规定数量的摘抄,并且要写心得感受,还要做一定的检测题进行检测,读后感要规定所读的书目。为什么要给读书戴上枷锁呢,何不放手让孩子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去说自己喜欢的故事,为什么要规定必读书呢,可不可以规定,一年要看几本书,会说多少故事,期末以说故事的形式来比比呢?学生自己去书店买自己喜欢的书,自己看,带来和同学分享,这样不是能看更多的书吗?

  三、选书很关键。

  选择什么样的书来给孩子读一直是家长脑中的大问题。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明确了选书的方法,他说:如果班级读书基础薄弱的,那么在选书的时候要做到5点:

  (1)生僻词汇少一点;

  (2)书薄一点,增加信心;

  (3)大道理少说一点;

  (4)情节发展稍微快一点;

  (5)人物形象鲜明一点。而且在选书的时候年级不同,选的书也不同,例如:一二年级选简单易懂、故事有趣、主题正面、富于想象力和好奇心,三四年级选那种现实英雄、友情、冒险、同情心,五六年级选知识类书籍、科幻、侦探推理、抒情文学、人类的命运。给了我很多方向。也拜读了他的一年级群文阅读读本,尝试在班里推广。

  四、通过最近的阅读,我发现整本书阅读提的很响亮。

  蒋老师特别指出要读整本的书,他认为这样才能锻炼真实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意志、学会静下来以及接触一个更丰富的文学世界。我认为自己有些浮躁,或许我可以试着读整本的书来使自己静下来。

  读完此书,我不由地深思:平时总是以“忙”为借口,很难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细细地品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都不爱读书,怎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呢。读书真的让人很安静,读完之后反思一下,很有力量。其实我们都可以爱上阅读!

【《和孩子聊书吧》读后感】相关文章:

椒聊诗经原文翻译和赏析07-11

聊人生随笔11-05

于文华有空跟爸妈聊一聊歌词06-23

聊一聊身边的话初一作文2000字08-24

书吧创业计划书08-27

适度放手吧,让孩子走出“温暖”_600字01-24

教育叙事:好孩子和坏孩子01-17

咖啡书吧创业计划书11-26

书吧创业计划书范文08-26

孩子,读懂母亲的凶与狠吧-初三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