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思维》读后感

时间:2021-06-23 12:31: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们怎样思维》读后感范文

  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杜威将反省思维定义为:“现有的事物暗示了别的事物(或真理),从而引导出信念,此信念以事物本身之间的实在关系为依据,即以暗示的事物和被暗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反省思维能够激励人们去探索,其旨在得出结论,因此,为了求得结论而必须去找出各种证据验证,在做学问的时候,提出一个课题,发现了事情存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严密的调查研究,而只是通过各种文献或者其他方式阅读其他人的结论,从而就局限了自己的思维,并不能真正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所以,真正的反省思维,应该具有主动性、持续性、周密性,是自觉的有意的努力。

《我们怎样思维》读后感范文

  作者也阐述了学校情境和思维训练的关系。杜威提到,他人习惯对受教育者来说有很大的作用,人的本性中就有模仿性。在教育过程中榜样比训导更为强大有力,教师是思维做出反应的促进因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课业的影响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他人习惯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经常面对的教师就是榜样,他们以教师的行为为模板,在无疑是的情况下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这不仅是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有较高的权威,学生在此阶段的模仿天赋也是重要原因,教师的职业劳动有强烈的示范性,这种示范作用是一种无声的强有力的教育力量;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杜威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规范教师的行为:首先,避免“以己度人”。凡是学生同教师态度一致的,便受到鼓励,不一致的便会受到轻视或误解,鼓励那些与教师性格相似的偏重智力发展的学生,而排斥那些认为实际才干更为要紧的学生。这种情况在中国的教育界普遍存在,教师对于那些认同自己观点或是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一致的同学,就会产生好感,认为这个学生就是好学生,而对于那些用自己的真实看法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往往得不到老师的称赞。在这里,我想到了学生激励,在何种情况下进行何种激励以使学生能够更有动力的前进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学生管理手段,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在班级中,教师应该针对班上不同的同学提供不同的强化物,并且也要考虑到年龄因素,有时候一味的鼓励称赞对学生来讲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教师的称赞必须是真心的觉得这个学生好,这个学生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教师,发自内心的称赞,而不应该是为了称赞而称赞,那样反而没有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就比如说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他做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题,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对他说“你真聪明”一类的话,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小看他,一方面对教师的表扬感到不屑,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影响教师的权威。其次,教师要避免过分依靠个人的影响。最后,应避免学生只图让教师满意,而不钻研教材中的问题。

  杜威还提到了学科性质的影响,按照通常的`惯例杜威将学科划分为三类:获得实践技能的特殊学科;主要为获得知识的“知识性”学科;工作的技能和知识扩增不占重要地位,而更注重抽象思维的“推理的”“训练性的”学科。在杜威看来,训练性学科可能会脱离实际,技能性学科容易变成纯机械式的,知识性学科可能无助于发展智慧。在这里,我想到了智育是否等同于知识的学习?在我看来,智育并不等于知识的学习,智育的着重点在于智力的开发,主要是训练如何学,而知识的学习着重点在于学问的学习,主要是学什么,我国的智育在应然状态下应该是以学生为本,最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而培养学生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避免忽视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实际发展情况,学习知识只不过是智育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

  理智的学习包括积累知识和记住知识,但如果不首先理解知识,那么所积累和记住的知识就不会在头脑中保持下去,形成自己的知识。作为文科生,每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是疯狂背书的时间段,尤其是大学,一个学期不听课甚至是不上课,考前拿着别人的笔记复印、背诵,为的就是能临时抱佛脚,不至于挂科,等到考完试,所有背诵的东西又都忘了,老师们经常开玩笑说学到的东西在考完试后又都还回来了。这里我一直没有将背诵的东西称之为“知识”,因为这并不是知识,只是头脑里一些多余的负担。如何真正的学到知识,就需要我们理解其真正的原理,领会其中的要义,并且能在学习后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回忆这些知识,这里所说的方式不仅包括单纯的回想,也包括对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如利用这些知识找到与新知识的共同之处,学习新知识;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都是对知识的回忆。所以利用反省思维学习,可以使学生真正的获得知识财富。

  杜威认为,经验的性质实际上是在同过去的经验有某些固定的结合或相吻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期望的习惯。比如经常说到的谚语、俗语、格言等都是经验的产物。这样的经验思维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用的,在教育中,学生上课状态最好的是10点左右的时间,一般早上第一节是学生最容易犯困的时间,所以,根据这个经验,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一下。但是,经验思维也有明显的缺点:它具有引出错误信念的倾向;不能适用于新异的情景;具有形成思想懒惰和教条主义的倾向。由此我想到了心理学上讲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一种十分普遍的认知现象,是指人们关于某个社会群体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常见的刻板印象包括性别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国民刻板印象和职业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容易导致偏见,比如美国,黑人就会受到歧视,在职场,对于某些职位女性就会受到歧视。在教育中,教师有时也会受到这种普遍刻板印象的影响,比如班长或者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职位就会偏向于让男生来担任。另外,关于经验思维不适用于新异的情景,我就联想到了在教育管理中,也逐渐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在很多学校中,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凭借个人或某一团体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来实施管理工作。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有不足之处,管理者笃信经验的价值,容易造成独断主义;对管理者水平要求较高,毕竟有经验的管理者不多;在教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时候这种管理方式还较为有效,一旦教育发生变革,管理就发生困难了;而且,办学经验始终停留在经验水平,难以大面积推广。所以,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动态性原则,不断适应社会变革才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方法。

  以上,就是我阅读《我们怎样思维》所了解学习到的内容,使我将过去两年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结合本书的内容,再一次进行了理解深化。所有教育家的思想都会有不尽完美之处,侧重点不同,所以争论才会出现,正确的教育思想,是应该适应社会现状,根据实际做出合理的判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思想也该随之发展,不断更新创造,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而发挥教育最大的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

【《我们怎样思维》读后感】相关文章:

改变我们的思维──网络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读书12-06

怎样摆脱负面思维美文07-04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读后感07-03

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论文02-13

怎样理解思维的独立性08-26

怎样提升自己思维能力03-02

我们怎样做父亲初中读后感10-04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10-30

谁扼杀了我们的思维散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