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与地坛读后感

时间:2021-06-22 10:23: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史铁生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史铁生原籍河北,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这要在现在可是一桩光宗耀祖的好事,但在那个时代做学问的最不值钱,甚至是一件耻辱。他1969被下放到延安插队,1972年瘫痪,31岁。男人三十而立,正值“最狂妄的年龄”的史铁生突然遭遇不幸,当时他的悲痛与绝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做工的生活固然艰苦,不比正正经经呆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安逸和有意义,但起码还证明一个人的四肢起码是健全的,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然而史铁生却瘫痪在家,无法走出自己内心的困苦与黑暗,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余生都要与轮椅相伴时他想过自杀,他一时接受不了这个半死不活的躯壳。最终他没有死去,他的求生意念战胜了,或者说他已经不在乎生死了,“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什么也找不到了”,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对于那些一下子过不去就死了的人来说是坏事,但对于那些纵然过不去也仍活着的人来说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人的心就会变得开阔,瞎子的听觉特别灵敏,肉体受限制的人灵魂更活跃。

史铁生与地坛读后感范文

  史铁生的母亲也一直支持着他,担心着他,他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刚瘫痪那阵子母亲总劝他出去走走,和那张丑陋的轮椅。但那时史铁生脾气非常暴躁,他明白自己的不幸和行为对母亲是一种多大的伤害,他也明白母亲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从来没有少掉过一滴眼泪。但这些事实都被残酷的瘫痪排挤到了后面,以致于母亲死后史铁生回忆母亲带着难以言尽的后悔。很多时候我们年轻的遇到不顺,回到家,回到父母身边把他们当作出气筒,父母总会安慰我们,可我们出去闯荡后他们只能在空空的屋子里抹泪,亲情就是这么奇怪,我们明明知道应该珍惜却不懂得珍惜,年纪再大了一点学会向父母撒谎,不告诉父母自己失业了失恋了,为了让老人安心,其实父母怎么会看不出来子女的苦?他们毕竟是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

  《我与地坛》要讲的就是史铁生和地坛相依为命的感情,就像史铁生和他的母亲一样。在文中史铁生并没有把地坛和母亲直接关联,但实际上在他最黑暗的.时刻陪伴他度过的就是母亲和地坛。地坛那时还没有被开发,才更显得珍贵。史铁生正好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思考生与死,人生的价值。仿佛这都是注定的。如果不是地坛给了史铁生一个环境,一个不会改变的忠贞的伴侣,史铁生也许就不能坚持走下去,走了几十年,留下感动几代人的的书与精神。史铁生在这文章里字里行间表露对地坛的深情。地坛从早到晚的光景,春夏秋冬的树荫与落叶,十五年来人事变迁(当然地坛的寂寥致使人事的简单),什么时候瓢虫会升空蝉儿会蜕壳,他都一清二楚,领略细致,好似对一件喜爱之物精心雕琢。

  史铁生把玩着这件喜爱之物,想着人这一生活着是为了什么,生下来为什么会不停地走,走不动了是不是一定要死去。成年累月,残废终于把福祉带到史铁生的膝上,和地坛一起不朽。

【史铁生与地坛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与史铁生的地坛的读后感03-27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08-03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04-02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08-31

史铁生《我与地坛》辅导12-06

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08-28

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12-06

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08-01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精选10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