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讲台上看你》读后感

时间:2021-06-13 16:12: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在讲台上看你》读后感

  安宁的文章温暖、恬静,从没有冷峻的距离感。或许与她出身农村有关,身为8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她的文字少见挑剔、跋扈亦或者新潮,笔之所到都是身边的温暖故事,就连《吹不散眉弯》这种写古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心态也给人小家碧玉知足常乐的感觉。

《我在讲台上看你》读后感

  20xx年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见她和蒙汉双语作家照日格图连载《试婚》,两人以书信的方式详细探讨围城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琐碎。那时我就想,这是一个走出去但依旧会回来的女子。果然,《试婚》出版后,她怀揣着几万元的稿费,跟着照日格图回内蒙古建起了两人的.小窝,经历婚姻失败的她更加珍惜这份随了心的爱情。而《我在讲台上看你》中的文章,很大一部分源自她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执教经历。

  一个外语学士、文学硕士、电影学博士,在大众期望中毕业后必要大展一番宏图,特别是自小听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格言,从农村走出的学生。许是文学淡薄了物质欲,本可以在京城谋份职,闲余时间凭借名校毕业生又兼名家的头衔,带几个学生轻松赚外快的她,依旧选择找一座安静的小城栖身,哪怕要面对房贷的压力和平淡生活中的各种鸡毛蒜皮。

  上课第一天就被学生问到年龄,听到年近三十的回答,有女学生嘀咕了:好大呀,我要这么大,像老师一样卖力挣钱供房子,不知道该有多难过。学生年少,尚无社会阅历的她,当然不懂生活的选择与艰难,仿佛年长就意味着不能容忍失败和平凡,意味着必须功成名就生活优越。

  在文字上安宁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然而,一站上讲台,她就只是一名老师。像其他老师一样必须有心无力地一点点面对一些学生的事实:迟到,上课玩手机,课上焉的像草下课吃饭却跑的比谁都快,恋人课上频频传送的秋波和无声的短信,考试作弊,跟老师拉关系只为考试保过,思考问题严重成人化,作业要老师催着才交,无视老师存在课上大声嚷嚷、打电话甚至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她在与学生的对峙中一点点败下阵来,深切觉察自己的无力感。尽管在另一个圈子里是很多人敬仰的作家,饱读诗经文才卓华,然而在与她朝夕相处的学生眼中,她只是个有着很多头衔的老师而已,依旧要为职称忧心,也不得不服从领导安排的课程任务。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才华毕竟不像名牌一样,让人一眼就能看见。更何况,在不少人眼里,才华只有转化成现实利益才算有本事。

  当然学生有学生自身的缺点,老师也有些问题避免不了:记不住学生名字的尴尬,师生间交流的缺失,嫉妒学生才华,将学生的论文创新据为己有,温言对师恶语向生。。。。。。老师不是圣贤,有时也会把不开心和私心带到工作中来。

  安宁在自序中写道:80后的我们曾经被时代赋予了太多个性上抽象却犀利的词汇,譬如骄傲、任性、啃老、孤独、虚荣、物欲、叛逆、自私等等,所以当90后成长起来,这些元素,自然而且更加锋利的过渡给了他们。我一直以为他们会和我们一样,反抗这些被强加的特质,犹如反抗种种呼啸而来的舆论的压力。可是我发现,他们对此毫不介意。在这样的时代,面对这样一群90后,传统的师生关系恐怕无法再适用。

  《我在讲台上看你》不是为师生情唱赞歌,而是把一些事实摆出来,让大家正视。这不是抱怨,也不是侠义,只是说出老师眼中的学生和学生眼中的老师是怎样一个状态。

  高校普遍之后,师生间以前老师以文德相授学生虚心请教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而将老师纳入市场化经济的管理方式之下,更是将老师这个词变成一种职业名称。在学校老师与学生仿佛买卖双方,学生花钱买知识,老师领工资教授,老师上完课就走,学生也可以不来听。学生在对课程的厌烦中对老师失了尊敬,老师也在学生的敷衍散漫中淡了教授热情。

  在文章最后,她无奈又似明白的写道:这一程互为师生的缘分大概就像同乘一辆车去上课的同事们。彼此打一声招呼,或者道一声早安,闲聊几句天气,奢求更多,不过是徒增烦恼。

【《我在讲台上看你》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不敢看你诗歌06-28

让我看看你诗歌08-13

我去秋天看你诗歌06-27

如果,我去看你诗歌06-27

父亲,我看你来了诗歌06-14

外公,我来看你了08-19

《让我看看你》阅读答案11-20

让我看看你的心经典散文07-09

我想看你笑小学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