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后感

时间:2023-10-08 15:00: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庸》读后感(通用12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庸》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庸》读后感(通用12篇)

  《中庸》读后感 1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2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读后感 3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其成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以一种“中庸”的处事态度来对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书初衷与其他的著书之人并无异同,都是在强调一个实用性的原则,即要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颇多名句仍为历代名家所称道,亦流传百代而不衰,足见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是在道德与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许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供广大的士人学习。

  《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达道”;“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而对于我们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只能是作为学习时的参考与了解。比如,五达道里的君臣关系,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最多只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级关系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应该剔除掉,认真地挑选并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体会与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还没有一篇论文长,但是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却是当今的任何一篇论文也无法代替的。因为其中包含的引导性的东西,在当时而言是适时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远而无法替代性的。

  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中庸之德”,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须做到的。

  《中庸》读后感 4

  《中庸》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读后感 5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 6

  读完《中庸》后,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据说是孔子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都包含在《小戴礼记》中。后来,它独立成一本书,南宋朱子将其分为33章。

  第一次读《中庸》的时候,感觉很迷茫,不知道它的意思,很难理解它的意思。虽然不懂,但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不易不更谓庸。中庸就是中和。

  说起来简单,其实我们很难做到,我们的`言行往往失去偏颇。过分追求物质,或过于理想主义,都是一样的,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分数,有时会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或者让他们被动地接受一些所谓的知识,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庸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让我们知足常乐,慢慢学习,全心全意对待每一个细节。有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适度的素质,往往不能到处小心,不能从头到尾保持正常的心,他们经常在事情的最后一刻因为没有注意到细节而失败。

  总之,读了中庸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人受益匪浅,一定会受益终生。“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即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自己和他人统一的标准。“你想站起来站起来,你想达到人才”,这句话是说,如果你想站起来,你必须先让别人站起来。首先,你必须让别人达到事实。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也是实施“仁”的重要原则。如果你能“推自己和别人”,你就能达到“仁”的境界。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会避免很多矛盾,生活会更简单。

  《中庸》读后感 7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话,而其含义就是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现的就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感情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外内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现在的我们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样!但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庸》读后感 8

  初步认识中庸后,才知道从前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浅陋。读过中庸以后,理解了很多道理,并从头审察了自己做人做事的恶习,从头修正了我做人的方向。中庸使我得益匪浅。中庸中的智慧值得人们花销一世的时间去研究,不论时间的睁开,或时代再怎么推移,中庸的智慧是不行能被裁减的。

  这个学期我们老师的晨诵经典篇目是《中庸》,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以致整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也许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此后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红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惑,不知其所云,不是由于字难认,相反字很简单,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从前读《大学》,有很多冷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简单理解。可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协助理解。此刻,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对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根本看法,表达“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数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仿佛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此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时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数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行须臾走开自己,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育自己的道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庸》中和。抵达中和,那么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自己,与自我相分别,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实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类自我涵养与反思的质量是我们今世大学生所一定有的。不论碰到什么人也许什么事,不论此后会遭受如何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己找原由,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质量。

  可是,要抵达“至诚”的境地又谈何简单呀!特别是我们今日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抵达“至诚”就更为不易。人性是有很多短处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悲伤的。而中庸就能够战胜人性的贪,从而令人们做到满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以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得益匪浅,受用终生。

  看了《中庸》以后我豁然开朗:就是由于我们怀着对天依靠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获取鼓舞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样敬慕、依靠的天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小看,抑或是不在意?快乐了就恩赐一点恩德,不高兴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当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骄不躁,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己,让自己抵达一种不论如何都能泰然自假定、保持心境平易的境地,安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全部,不期望他的眷顾,也不惧怕他的降灾,在天不停犯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终点,而是发奋图强而且在苦境中悠然自得,没有什么能够真实影响到我们。也许这样,天反而会尊敬我们,也只有这样,我以为二者才是相同的,才能真实的和平共处,才是真实的天人合一。

  《中庸》读后感 9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社团??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近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中庸》读后感 10

  初读《中庸》,才知《中庸》的要旨是论中和,以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原来状态。它与《大学》不一样,《大学》论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在我看来,《大学》讲的是详细的大方面的外在的道理,而《中庸》那么是讲究自己的中和,重在自己的涵养,恰似与外界没关,实那么包含丰富的人生道理!

  第一次上课老师便讲了天人合一和宇宙全息论。实在高妙,我实在是听不太懂。纯真的论述一下我自己的见解吧。我以为,宇宙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局部假如出现了不均衡,那么宇宙整体也会出现问题。这正如人的身体相同。中医与西医的不一样就在于中医讲究的是均衡,而西医讲究的是就病开药,依据病人的病开什么药。我自小患病都是吃的西药,一堆一堆的药片,加上不知道多少的副作用,许多的药在我身上已经不起作用了,由于身体里已经有耐药性,而出现这类状况的时候我就会喝中药。中医看病讲究经过整体来看,比方说感冒,西医就直接开感冒药杀死病菌,而中医否则,推测出是身体中有热,那么开些清热的药来,因此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还有个现象,就是有的人一辈子病病怏怏的,可是还是长寿;有的人一辈子健健康康的,结果忽然一下子得绝症病死了。这是为何?病病怏怏的人固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健康,看起来不长寿,可是他们保持了自己的均衡,这也就是长寿的诀要;而看起来健康的人,体内那么不必定均衡,固然不表达,可是一有表现那么为重病。这就是《中庸》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质例子。

  其实读《中庸》时第一注意的是“中”、“庸”二字。原来以为,此二字意思为平庸。此后经过学习终于理解,中,就是不偏不倚;庸,不是无能,而是平时。平时也就是极少改变。这就是成功之人大多人到中年的原由。年青人狂妄,做事激进,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不时思变,这都是由于“不庸”惹起的'。而中年迈年人神往平庸的生活,甘于平庸,稳中取胜。“年长辈好庸,年少者恶庸。”而凡是青壮年获得成功的人,大多有庸者之风采,较同龄人庄重。比方教师教课,假如班内有特别调皮的学生,老师假如严格地责备一般会使学生更为肆无忌惮,起不到正面的成效,这即是不“中”,而这个老师假如平心静气的讲道理并经常的鼓舞这名学生,找出问题的本源,师生一同解决的话,就会令学生感觉受重视而努力学习起来,这即是“中庸之道”。

  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要说这不偏不倚,我感觉法官最应当成到

  这不偏不倚了。《中庸》就是让人们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法官的裁决能否公正决定了人们的命运或生活死。而反过来想,人们的命运不更为由自己决定吗?假如人人都“中庸”那么世界岂不是特其余均衡了?可是世界就是保持着一个动向的均衡,有动有静,动中有静。万物都有其自己的地点,生生不息。

  《中庸》读后感 11

  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习、反思而得到,学习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行是实践,明是认知。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习,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通过读《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带着虔诚的心,学习中庸之道吧!

  《中庸》读后感 12

  很多人说进入了大学就开始步入了社会,既然步入了社会,就应该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发展。虽然我不太赞同进入大学就步入社会这个观点,但大学作为一个亚社会,我们大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就应该或多或少学一点为人处世之道,而我们都知道《中庸》集合了古代圣贤的处世之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着学习的目的,我读了《中庸》这本书,并写下这篇心得。

  在初读这本书之前,我曲解了“中庸”思想,将它与“折中主义”、“圆滑”划等号,无疑把它视为贬意词。但是,随着慢慢的阅读,我对“中庸”思想渐渐深入。“中庸”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古传承下来,是有它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文化内涵的。“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我们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对于“中庸”思想的现代解读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中庸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的'人被日益汹涌的物欲所困,追名逐利,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以破坏为手段,结果可想而知,误解、抛弃和毁坏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把本不该误解、抛弃和毁坏的思想和智慧否定了,其中就包括“中庸”思想的许多合理成分,如做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中庸”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辨证法,对今天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仍具有极大的价值,而并非有些人所说的这已经跟不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变化了,已经老套了。

【《中庸》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庸名句经典11-08

中庸原文04-11

《中庸》名言名句11-21

中庸翻译及原文04-14

《中庸》全文及翻译07-21

中庸心经典散文05-29

中庸名句经典4篇11-08

大学中庸全文及译文07-18

中庸读书笔记03-14

读中庸心得感悟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