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博物馆的导游词

时间:2021-01-26 09:45:47 导游词 我要投稿

钢琴博物馆的导游词

  钢琴博物馆导游词篇一: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导游词

钢琴博物馆的导游词

  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在鼓浪屿有自己的音乐学校、音乐厅、交响乐团、钢琴博物馆及风琴博物馆,造就了鼓浪屿今日的音乐传统。喜欢音乐的人,可以漫步街头听琴音,在音乐美景中回归宁静,找回遗失的纯真。当然,你也可以放任自己乱走,纵情迷失在鼓浪屿,没有路线规划随心所欲的徜徉于游客稀少的幽静巷子或老洋房中,还有历久弥新的万国建筑,别有一番风味。

  旅行不一定要有什么意义,不在乎目的地,不在乎沿途的风景,甚至不在乎看风景的心情,只在乎逃离我们曾经固守的原地。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参观就是鼓浪屿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人们常说来厦门必去鼓浪屿,来鼓浪屿必来钢琴博物馆。这个钢琴博物馆究竟有多么神秘,待我们一会去一探究竟。在进去之前,小陈在此给大家个小小提醒由于钢琴属于个人的收藏,所以大家进入参观是请把相机,手机收起。带上心灵和眼睛去感受钢琴的世界。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展示世界各国名古钢琴的专业博物馆共分2个展馆,馆内所有的钢琴都是照片上这位胡友义先生捐赠的,胡友义先生鼓浪屿人他1936年出生在鼓浪屿,现定

  居澳大利亚。中国第一个钢琴博物馆的缔造者。 从小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胡友义更是把对钢琴的收藏视作生命的一部分,他收藏了世界各地的100多架古钢琴。现在大部分钢琴多存放在钢琴博物馆内。事不宜迟,我们进去一探究竟。

  各位团友请看过来,这在手推车上面的这一架是手摇钢琴,它没有键盘,只有一个把手,摇一摇就能发出声音,里面的曲子是设定好的,总共有10首曲子,每首持续大约45秒,它的发音原理是在一个大圆筒上面排上一根根的钉子,摇的时候钉子就碰到琴锤,琴锤就去击弦发音了。这是早期小贩拉到闹市上作买卖的时候用的,摇一摇,发出动听的音乐来吸引游客。是不是觉得很奇妙呢?

  舒楠,这是一架羽管键琴,大家看看这架钢琴跟其他钢琴有什么不一样的吗?没错,细心的游客可能发现啦,它有两层琴键,琴键的颜色正好跟钢琴相反。由于钢琴在当时还是贵族间的奢侈品,弹琴的人都是些贵族的小姐。这么多的黑键是为了衬托当时贵族小姐柔软白皙的双手。还有羽管钢琴奇妙的在于,里面的发音装置也与现代钢琴不同,钢琴都是琴锤击弦发童年,这架是没有琴锤的,只有一个钩拨,跟古筝、竖琴一样,以拨弦发音,它里面有四套琴弦、八个踏板,这种琴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比较流行,后来随着钢琴制造业的发展慢慢的就越来越少生产了,厂家在战争年代被炸毁以后就没有再重新修建,所以现在遗留下来的这种羽管键琴非常稀少。所以我们今天能见到这架钢琴师非常幸运的。

  这架伦德牌钢琴五十年代产于爱尔兰。它的原材料大部分是塑

  料,价格比较便宜。用塑料制成的这种钢琴它的零部件坏掉就不可以更换,质量不够理想,所以这种钢琴很快就被淘汰,这种一次性钢琴,它也可以称为世界上最蹩脚的钢琴。

  接下来大家看到这架是世界最知名的钢琴品牌“士坦威”,钢琴的中的奢侈品,拥有一架斯坦威钢琴师每一个演奏者的梦想。眼前这架钢琴产于1875年,它是一架九尺演奏琴。大家看到正前方有一副油画,那请大家猜猜画上的演奏者是谁呢?这位是曾经当过波兰总理的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上个世纪初他在澳洲开演奏会的时候就曾经用过我们馆内的这架“士坦威”。谱架旁有两盏非常名贵的烛台,烛杆是一位老人,手上拿着拐杖腰上围着蛇,拐杖代表时间,蛇代表智慧。接下来大家请看左连连墙上挂的这幅画是法国著名画家雷诺亚的作品《少女与钢琴》,画上的钢琴和我们这架实物钢琴的款式大致相同,这是胡友义先生花费六年的时间才找到的,当我们欣赏这副名画时,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一百多年过去了,画上的少女与鲜花都已消失无踪,只有艺术才是永恒的。

  近80架百年古琴安家在这依山傍海、风景如画的江南园林式花园内,在左边,有千年巨石和百年古榕的掩映,前方是浪花习溅,涛声回响的大海和沙滩,自然和音乐在这里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一切是否就如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呢?

  由于时间有限,那么此次的钢琴博物馆之行在一首悠扬的《鼓浪屿之波》中结束啦。下面请大家欣赏《鼓浪屿之波》。

  有人说水上的鼓浪屿,在他看来是“一只彩色的楼船”;花间的鼓浪

  屿,是“永不归去”的春天;月下的鼓浪屿,则是“在睡眠中的美人”。但是旅行的时间总是如此的短暂,我们还没来得及欣赏,关于鼓浪屿和钢琴还有着许许多多故事等着我们去诉说,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不能为大家一一讲述。今天的厦门之行虽然结束啦,但是关于厦门的故事和记忆还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

  钢琴博物馆导游词篇二:鼓浪屿钢琴博物馆解说词

  你们好!欢迎大家参观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展示世界各国名古钢琴的专业博物馆,共分2个展馆,馆内所有的钢琴都是照片上这位胡友义先生捐赠的,他1936年出生在鼓浪屿,现定居澳大利亚。胡先生曾经说过:“不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鼓浪屿都是我永远的故乡,我把我毕生收藏的钢琴放在这里展览,是我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搬回了家!”相素的话语里透露出胡先生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胡先生从小学习音乐,曾留学于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

  我们馆内的这些古钢琴都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首先我给大家介绍的这架“舒维登”它于十九世纪中期产于德国柏林。琴的上面有两盏煤油灯,因为当时没有电,所以钢琴的照明一般都是用油灯或蜡烛。整架钢琴的外壳都是用上等桃花芯木制成的,上面的花纹都是天然的木纹。桃花芯木是世界动植物保护协会明令禁止砍伐的十大物种之一,它防虫蛀、硬度高、柔韧性强,年代越久颜色和光泽度越好。早期钢琴的黑白琴键分别是用乌木和象牙制成,这架钢琴也不例外,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琴键可以吸叹,弹琴的人手如果流汗了还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早期的钢琴只有贵族家庭才能够拥有,它也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摆设品,是身份的象征。

  我们馆内最早的钢琴就是这架四角钢琴,它于1801年由英国的克莱门第制造出来,当时还没有发明铸铁,整架钢琴的发音板和钉弦框全部都是用木板制成的,所以它所能承受的拉力就很小,一般我们在弹奏钢琴的时候琴弦需要承受16到20牛的拉力,所以相对于这种全木制的琴弦板琴弦就不能用得太粗,太粗的话弹奏起来木板就容易裂,这种钢琴比较容易走音,音量相对也比较小。

  这架“士坦威”也是一架四角钢琴,制造于1864年,它的体积比“克莱门第”大了许多,而且琴弦板全部都是用铸铁制成了,琴弦也粗了许多,采用交叉式的琴弦,这样就可以拉长琴弦的长度,使它的音量更大,音色也更美。“士坦威”是世界第一钢琴品牌,其制作工艺80%都是手工艺的,每一架钢琴需由400个工匠用9个月到1年的时间完成,拥有一部“士坦威”钢琴,是所有钢琴演奏者梦寐以求的事。

  图片上这架钢琴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架,它于1720年由意大利的克里斯弗利制造出来,现安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

  在鼓浪屿出生的知名音乐家和钢琴家有200多位,柱子上挂着的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他们当中的杰出的代表。许兴艾是最年轻的一位,她于1976年出生,三岁开始学琴,四岁就在鼓浪屿三一堂作首次演出。1995年获美国总统的“青年艺术学者奖”。99年获得茱利亚音乐学院的最高荣誉奖“帕茨切克”奖。这是她的父亲许菲星,他的叔叔许斐平,许兴艾8岁随父亲移民美国,他们是一个音乐世界。周淑安是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林俊卿原本是医学博士,后来学声乐,研究了“咽音练声法”,并且是一位男中音歌唱家;李嘉禄、卓一龙也都是钢琴家,陈佐湟是中央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殷承宗也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

  罗尼西,这是一架三角钢琴,罗尼西是一位制琴师的名字,因为他的制琴技术比较高,被当时的萨索尼宫廷重用,成为宫廷御用的制琴师。它的铸铁板上面有三个宫廷勋章,这是为了表彰他高超的制琴技术而由宫延特赦的。

  左边这架是“博森多福”钢琴,它的共鸣效果比较好,音乐家李斯特非常推崇这种品牌的钢琴。右边这架是“贝克斯坦”德国人把奔驰小轿车喻为“汽车中的贝克斯坦”,可见它的声

  誉是非常卓著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奥地利钢琴家巴杜拉.斯科达就曾用一台从楼上摔到地下后照样还能弹奏的贝克斯坦,它的音色比较柔和。这两个制琴工厂都在二战期间被炸毁了,现在市面上看到的这两种品牌的钢琴都是二战之后重新修建厂家生产出来,我们馆内的这两架是二战之前的产品,非常珍贵。

  这在手推车上面的这一架是手摇钢琴,它没有键盘,只有一个把手,摇一摇就能发出声音,里面的曲子是设定好的,总共有10首曲子,每首持续大约45秒,它的发音原理是在一个大圆筒上面排上一根根的钉子,摇的时候钉子就碰到琴锤,琴锤就去击弦发音了。这是早期小贩拉到闹市上作买卖的时候用的,摇一摇,发出动听的音乐来吸引游客。

  舒楠,这是一架羽管键琴,跟钢琴不一样,它有两层琴键,琴键的颜色正好跟钢琴相反,这么多的黑键是为了衬托当时贵族小姐柔软白皙的双手。里面的发音装置也与钢琴不同,钢琴都是琴锤击弦发童年,这架是没有琴锤的,只有一个钩拨,跟古筝、竖琴一样,以拨弦发音,它里面有四套琴弦、八个踏板,这种琴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比较流行,后来随着钢琴制造业的发展慢慢的就越来越少生产了,厂家在战争年代被炸毁以后就没有再重新修建,所以现在遗留下来的这种羽管键琴非常稀少。

  布罗德伍德,这是我们馆内最高的一架钢琴,有6.5尺高,它的琴弦是向上竖的,这么高演奏者和观众不能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所以这种琴流传了50年就没有再生产了。

  这是一架扇型的自动风琴,是当时有钱的贵族专门请人订做的,琴盖盖上就是一件很好的摆设品,非常精致。

  风神,这也是一架自动风琴,模仿管风琴的造型制造出来,上面那些管是装饰用的。里面放了一卷打孔的乐谱,这里有两上黑色的栓塞,一拉出来踩踏板就能发出声音。

  齐克宁,它是一架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四角钢琴,体积这么大是为了扩大它的音量,但如果放在家里太占位置,如果作为演奏厅用呢,它的琴盖开口处对着演奏者,声音就无法向更远的地方传播,观从听到的演奏效果就不是那么好,所以,到了1880年之后这种琴就不再生产了。

  威尔坦,这是一架产一澳大利亚的自动钢琴,它也是两用的,会弹琴的人可以用手弹,不会弹的可以用脚踩,它的发音原理是靠气体推动琴锤击弦发音,是早期供贵族小姐们自娱自乐的时候用的。它的乐谱是一卷一卷的,根据音的高低和音值的长短在一张纸上打上大大小小的孔,一卷就是一首曲子,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磁带。

  接下来,欢迎大家参观我们的二期展馆,二期展馆的主题是让游客了解钢琴的发展史。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二馆解说词

  你们好!钢琴的演变和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首先,我们要让大家了解钢琴的发展史。我们二期展馆里摆列了世界上各种不同时期的钢琴,墙上挂的是各个不同年代的钢琴弦列架,这也是钢琴最重要的内部构件。大家请看,早在1820年,由于受到工业发展的局限性,钢琴的琴弦板全部都是用木板制成的,用木板制成的琴弦容易松动,声音不大,音色也不够,琴弦采用直线形。到了1845年左右,随着工业的进步,琴弦板开始有了四分之一铸铁的成分。十九世纪中期,琴弦板已经有了二分之一的铸铁制成,而且琴弦采用交叉斜形,那么这种钢琴就能把琴弦拉得更长,使它音量更大,音色也更美。所以早期木制琴弦的钢琴就逐步被淘汰了。

  大家请看,这是1811年英国制造的科勒德钢琴,它是最早成型的立式钢琴,是现代立式钢琴的前身。这架钢琴是主要的特色是只有一个踏板,这是非常稀有的,一般的钢琴都有2至4个踏板,琴板上面的'平板雕花是典的欧洲特色。1928年是钢琴发展的最顶峰时期,再后来由世界经济大萧条,钢琴的发展逐渐衰落,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小型的“迷你”钢琴。它

  的特色是体积小,价格便宜,但因为它琴弦短,声音不够美的局限性,所以随着世界经济和钢琴制造业的复苏,这种琴慢慢的就不再生产了。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架是“埃拉德”,在19世纪上半叶许多作曲家和钢琴家都喜欢和这种品牌的钢琴,其中包括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等。我们馆内立式钢琴的上门都是平面的,只有这一架是两层呈阶梯式排列,上面还有精美的雕花,整架钢琴呈现出一种脱俗、典雅的风格。旁边这架是1835年产于法国的奥舍牌钢琴,它是专门设计在帆船上使用的。这架琴的键盘可以收起,这是为了节约帆船有限的使用窨,这种设计在钢琴制造史上是非常稀有的。在琴的下方精心设计两扇橱门,打开一看,原来里面是钢琴的弦列架,这两扇橱门只是作为装饰。整架琴的做工看起来异常精美,所以钢琴在古时候作为家庭最重要的摆设品,或称之为一种家具,是不无道理的。这架伦德牌钢琴五十年代产于爱尔兰。它的原材料大部分是塑料,价格比较便宜。用塑料制成的这种钢琴它的零部件坏掉就不可以更换,质量不够理想,所以这种钢琴很快就被淘汰,它也可以称为世界上最蹩脚的钢琴。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架是我们馆内最小的钢琴,它于上个世纪初产于阿根廷。在我的右手边这一架是科尔门,它产于浪漫主义时期,整架钢琴看起来雕琢精美而气质华丽,它的外壳都是用上等的桃花芯木制成的,谱架旁的烛台板是可以称动的,移出来点就能照到谱架上的乐谱,推进去也不占位置,铸铁板上面的花纹是镏金的,是模仿明代宣德炉上的图案用纯黄金浇铸而成。大家表看这架“克伯思”,为了体现一种富丽堂皇的气势,它的体积比普通的钢琴宽了两寸。“修玛亚”,这架钢琴有两个谱架,把上面的谱架拉出适于合奏,收起来用下的的谱架就可用于独奏。接下来大家看到这架是世界最知名的钢琴品牌“士坦威”,产于1875年,它是一架九尺演奏琴。大家看到正前方有一副油画,画上这位是曾经当过波兰总理的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上个世纪初他在澳洲开演奏会的时候就曾经用过我们馆内的这架“士坦威”。谱架旁有两盏非常名贵的烛台,烛杆是一位老人,手上拿着拐杖腰上围着蛇,拐杖代表时间,蛇代表智慧。接下来大家请看左连连墙上挂的这幅画是法国著名画家雷诺亚的作品《少女与钢琴》,画上的钢琴和我们这架实物钢琴的款式大致相同,这是胡友义先生花费六年的时间才找到的,当我们欣赏这副名画时,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一百多年过去了,画上的少女与鲜花都已消失无踪,只有艺术才是永恒的。

  接下来大家看到这架十九世纪上半叶产于英国的科勒德钢琴,琴上有一本画册,它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馆编撰的大型画册《国宝》,画册内所介绍的百件历史文物艺术珍品,是从故宫九十一万件藏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就有我们琴板上面的这只红鸟,它是我国五代西蜀最著名的花鸟画家黄筌唯一存世的写生画,这种鸟已经绝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胡先生他身为中华儿女对我们民族所拥有的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倍感自豪之情。琴的侧面还镶嵌有厦门的市鸟——白鹭,几十年的异乡生活使胡先生的思乡情结更加强烈,为此他请澳洲著名的工艺师在琴身上精心镶嵌了两只白鹭,并深情地把这架琴称为“思乡琴”。在澳洲,胡先生以帮助、培养中国留澳青年钢琴家和捐建钢琴博物馆而声名远扬,为此,澳洲电视广播公司专门为他跨海越洋的摄制了一部长达一小时的记录片,这也是澳洲电视广播公司第一次为华人制作记录片。旁边这架艺术钢琴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琴身上同的花草虫鱼图案都是澳洲所特有的动植物,是用澳洲细木纯手工镶嵌上去的。它是模仿十六、十七世纪的习管键琴制作而成,钢琴是击弦,而键琴是拨弦,就如琵琶或竖琴,以拨弦发音,声音比较细腻,同样这架钢琴也有两层琴键,黑白键的排列与钢琴刚好相反。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架是1905年德国制造的“松玛”牌名琴,这台历经百年的古钢琴至今还保存得如此完美如新,并且还有购置这台钢琴的凭证——一张发票,还有一把钥匙。发票上标明当时这架钢琴在当时是非常名贵的,抵得上一个普通人十几年的工资。中间这架钢琴前面多出了一个装置,这是自动钢琴最早的发音装置,它同样需要一卷乐谱而后踩动踏板发出声音,和大家在一馆看到的自动钢琴所不同的是,在它的琴锤下方还需要另外一台钢琴的

  琴键与之相对应,想要进行弹奏这样的形式既麻烦又占空间,后来制作者就把它们合二为一成为一台完整的自动钢琴。最旁边的这架“纽麦亚”二十世纪初产于德国,它的上门有一个用整块乌木镶进去的人头像,他就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贝多芬。当我们用这架钢琴弹奏乐曲的时候,不由自主会使我们怀念起这一位把一生都献给了音乐的钢琴史上最后一位古典派作曲家。

  后厅的这架“普莱耶尔”1877年产于法国,它的音色清亮悦耳但又带点朦胧的感觉,很容易真实地表达情感。著名钢琴演奏家肖邦最青睐这种品牌的钢琴。 旁边这架“布鲁斯纳”产于1937年,它是我们馆内最大的一架三角钢琴,是胡先生的母亲留给他的遗产,胡先生非常珍爱它。以前在澳洲的家里,胡先生经常用这架琴弹奏乐曲以寄托对母亲的哀思!

  近80架百年古琴安家在这依山傍海、风景如画的江南园林式花园内,在左边,有千年巨石和百年古榕的掩映,前方是浪花习溅,涛声回响的大海和沙滩,自然和音乐在这里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

【钢琴博物馆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厦门钢琴博物馆导游词03-31

游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小学作文04-28

难忘你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作文10-05

博物馆导游词精选04-08

澳门博物馆的导游词07-13

镇江博物馆导游词03-30

有关博物馆的导游词精选04-09

博物馆旅游导游词06-16

南京博物馆导游词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