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浮烟山概况导游词

时间:2021-07-10 14:37:45 导游词 我要投稿

潍坊浮烟山概况导游词范本

  浮烟山位于潍城西南二十里处,是潍坊近郊唯一一处景明圣地。下面是相关的范文,快来围观吧。

潍坊浮烟山概况导游词范本

  潍坊浮烟山概况导游词【篇一】

  一、 历史沿革

  潍坊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氏族部落秤和生活。夏代、商代境内分别建有封国,春秋、战国时期,分属刘、鲁等国。周属齐、鲁、纪、杞等国。秦属胶东、临淄、琅琊三郡。汉属青州、密州。宋属京东东路。元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清属青州、莱州二府。1928年各县直属山东省政府。建国后到1988年,地专级行政建置主要为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地区、潍坊市。

  二、 自然地理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现辖寿光、诸城、青州、安丘、高密、昌邑六市,昌乐、临朐二县,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区。全市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总人口847.5万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潍坊市地处鲁中平原,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广阔的沿海滩涂,为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潍坊平原和沿海低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北部海岸线长140公里,有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发展先进制造业、海洋渔业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58种,开采利用42种,蓝宝石和地下卤水储量均居全国首位。

  潍坊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的咽喉之所在,地理位置重要而且特殊,北临渤海之莱州湾,腹地纵深,南越青岛之境可抵黄海之滨,境内有济青、潍莱、东青三条高速公路和胶济、胶新、大莱龙、益羊、青临五条铁路,是全国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潍坊(森达美)港正在筹建万吨级码头、已实现一类口岸阶段性开放。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大连等航线,是全国四个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

  三 、旅游资源介绍

  潍坊作为历史古州名郡,人才荟萃,英杰辈出,文化名人灿若星辰,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此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100多人。他们对潍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在潍坊的历史上,有过多位出生于此的诗、书、画、政等各界的名士,如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北宋画家张择端、北宋诗人李清照等;除此而外,还有欧阳修、苏轼、郑板桥等外地名士在此为官办差,他们性情所致,在此留下了众多诗文墨迹,为后世的爱好者所青睐。

  现代和当代著名人物有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少敏,著名文学家王统照、崔嵬、臧克家、王愿坚、王大化等一大批名人志士。他们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让世人瞩目,让潍坊人引以自豪。

  潍坊市应时代之需,整合了境内的各种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了以“民俗旅游为主,娱乐旅游、观光旅游和海上旅游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其民俗旅游在很多项目上都是创全国先例的,齐鲁民俗、各族风情、千里民俗旅游线等,设计精巧,创意独特,有兼具南北园林特色的十笏园,有郑板桥的真迹遗存,有云门山的石刻大“寿”,还有恒温名泉老龙湾、驼山石窟、山旺古化石、沂山之景;也有各种民俗庄园和工艺品、艺术品的集中地等。久远的历史给潍坊境内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群带,有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不可移动文物18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27处,县级400多处。

  潍坊号称“世界风筝之都”,并在当地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潍坊风筝的历史悠久、扎制的技艺精湛、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从1984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27届“中国潍坊国际风筝会”,是集风筝大赛、风筝小姐选美、风筝商品交易等旅游、经贸为一体的大型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潍坊以面食为主,主要有临朐全羊宴、杠子头火烧、景芝金丝面、诸城辣丝子、朝天锅、鸡鸭和乐、城隍庙火烧、景芝三页饼、绿豆糕、箱中藏宝、芝畔烧肉、小炒肉、马宋饼、潍坊传统肉火烧等。

  四、 潍坊经济发展

  2010年潍坊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内需,优化投资结构,狠抓节能降耗,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经济平稳运行。1-3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48.76亿元,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潍坊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投资总量不断增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效益有所提高,为全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市水系生态建设共完成造林16.1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6.7万亩,完善农田林网19.3万亩。

  “世界风筝之都”潍坊以独特迷人的城市景观、安全和谐的宜居环境、友好开放的城市民情和完善的城市旅游设施欢迎四海宾朋的到来。

  潍坊浮烟山概况导游词【篇二】

  浮烟山,在潍坊市潍城区西南12公里处望留镇境内。

  坐19路公交车可到达。票价全程2元。

  浮烟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山顶高的几乎可以触摸到云,看起来像是浮在云烟里,于是取名"浮烟山"。从此可见它的山高。

  民间有另一种说法是,浮烟山位于南北两山之间,很早以前,在周边就有烧制石灰的窑场,解放后,山的西北方向是潍坊市最大的水泥厂,还有硝铵厂等大量排烟单位,冬季,西北风多,五十米高的烟筒排出的烟扑向山腰,风力小的时候难以散去,该山顶部经常笼罩在烟雾中,从古到今均因此而得名。

  浮烟山

  库,山水相映,更为浮烟山增添了几分秀丽。

  浮烟山是潍坊市区唯一的一大自然风景区,是市区的旅游胜地。

  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潍城区西南12公里处,南北长3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海拔161.5米。西山脚下是庙子水库,库容2395万立方米,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东南侧是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和观礼台,占地12公顷。1993年,在山顶建成的潍坊教育电视台发射塔,高耸云霄,巍巍壮观。

  麓台

  在浮烟山东麓。台高约7米,占地约400平方米。日暮后烟云缭绕,似身临瑶台仙境。台周植松柏17株,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枝干扭曲虬蟠,苍劲挺立,龙钟多姿。台南矗立元代诗碑一座,上刻元代状元张起岩诗《麓台秋月》,诗云: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

  台南原竖石碑两行数十座,向游人诉说麓台古昔陈迹。浮烟山地处古营丘、平寿、下密三个政治中心之间,相距都不远,所以浮烟山自古就是山左北海名士修身养性、读书论经的'宝山胜地。

  麓台最早的记载是唐代石刻。《潍县志稿·古冢》载:"汉公孙弘墓,即今第二区麓台",昌乐朱刘店所存唐武后时《王义和造桥记》记载亦是。由此知在唐代以前已定麓台是汉代公孙弘墓了。从台的土质来看是活土所筑,非原始土阜,土层中杂有战国和汉代陶片,抑即是公孙弘墓葬。与麓台有关的还有位帝王慕容超。慕容超,字祖明,鲜卑人,年轻时在浮烟山东麓的麓台读书,东晋时继位为帝,改元太上,显赫一时,大起大落,在麓台留下遗迹供后人凭吊。清代潍县人郭子嘉诗云: 轶事为传麓台月,当年曾照慕容超。

  麓台书院

  刘应节建。刘应节(1517-1591),明代潍县刘家庄子村人,家距麓

  浮烟山

  浮烟山

  台不远,明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累官兵部、刑部尚书,年老归息家园,谋潍邑文化发展建麓台书院,并亲自讲授奖掖后进。这个历史悠久的书院,培养了无数的儒林名士,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起了重要的作用。

  清乾隆年间,潍县韩梦周、昌乐阎循观等先后到麓台攻读,形成山左文化中心,以后来此读书的越来越多,遂将修贞观南凹地填平,建成南屋10间,东屋3间,西屋(茅厕)两间,还有修贞观的讲经堂5间,再加上洪福佛寺的道房,共计可容百余人。书院又置学田数十亩,供贫穷学子生活之需。歉收之年,师生以学田收获的黄豆、地瓜和蔓叶糊口。

  清乾隆二十五年,韩梦周自来安县罢官回潍,又与阎循观、阎循中、阎学尹、刘以贵诸学者讲学麓台。从游者有不远数千里慕名而来的。身居幽静处所,摒绝社会应酬,专心致志读书而一举成名的人才很多,如:郭守训、刘鸿翱、陈官俊等皆一时俊彦,遂使潍县形成文化昌盛的局面。清光绪三十一年后废书院设学堂,洪福佛寺、修贞观和书院等建筑物在民国时期全部拆除,仅遗址可辨。

  修贞观

  现名朝阳观,位于浮烟山上,元代赵志克等建。赵志克,元代潍县望留村人,志于道教修行,以种稼种菜的收获,建修贞观。据清乾隆《潍县志·山川》载:"程符山原名浮烟山,后以山隶程符社故名,明刘子和先生将麓台修贞观移建山半。高凤翥先生复修整之,一邑胜地也,今建书院于上"。由此知,建在麓台上的修贞观在明代时移建于浮烟山半。修贞观民国年间尚存,后废,1994年人民政府在瞰海岩南侧山腰原址重建。重建后修贞观有正殿5间,东西配殿各3间,山门1座。它气势宏伟,重现了古修贞观的风貌。

  西涧

  在浮烟山中峰西部,以其险峻和山石幽遽胜冠全山。泉水从涧底向西北流去,明澈清洁。

  友石

  在浮烟山上,孤石危坐如人,面北而坐,姿态肃穆,又有数石立于北部相对,其态如私语对答,故名友石。

  子峰

  在浮烟山中部,从西涧草堂踏草地东行即至。叠子峰石高丈余,作毛巾状,故名。峰下有仙女洞。

  瞰海岩

  在浮烟山北峰上,由叠子峰东行即至。瞰海岩仅高丈余,天气晴朗时站岩石上北眺,可见渤海,故名。1999年投资300万元在瞰海岩上,建成高37米的浮烟宝塔。

  寒泉峡

  在浮烟山瞰海岩南部,在深涧陡壁上悬瀑布数丈,这里四季寒气逼人,六月天气也不敢驻足小憩。

  折嶂

  在声泉西北500米许,两崖对峙雄立。高数丈,间距仅尺许,行涧底而不见天日,回头即迷失方向。这里无人踪迹,阴风习习,草木繁茂,寒气逼人。

  泉

  浮烟山有七泉。西南边最大的泉叫补生泉,泉水味甘,用此水煮饭、沏茶均有香味,若是煎药服之,对陈疾旧症有奇效,故名补生泉。七个泉水汇积于一塘,塘水清澈见底。岸边有巨柳、葛藤。若向南寻去,在第六涧有四泉,其中有三泉的水从沙中静静地涌出,没有什么奇异,唯第四泉是从石盆型的石头中涌出,泻下时迂回曲折于乱石间,水声潺潺如琴音,大风吹来,激响益振,遂名声泉。这个地方最引人入胜,流水与断续的虫鸣相杂,尤有雅趣。

  1.潍坊青州古城导游词

  2.潍坊十笏园导游词

  3.潍坊博物馆导游词3篇

  4.潍坊植物园导游词

  5.潍坊浮烟山导游词

  6.潍坊浮烟山概况导游词

  7.潍坊风筝博物馆导游词

  8.潍坊杨家埠导游词

  9.介绍家乡潍坊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