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是放下还是遗憾

时间:2021-06-12 12:52:47 瑞文头条 我要投稿

死而后已,是放下还是遗憾

  记得初中的时候读《三国演义》最喜欢关羽,因为他和勇敢,但是高中的时候再读三国,发现自己跟喜欢赵云,因为他是一个人才,懂的领兵打仗,管理团队,还忠心,大学的时候读,好像更加喜欢曹操,他有野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他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的努力,最近因为军师联盟,又看了一次,发现,自己好像更加的心疼诸葛亮了。

  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人,但是他在描述整个三国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诸葛亮人生最后的时刻,我却觉得很悲凉。其中诸葛亮与刘禅派来使者李福最后一段对白让我印象深刻,突然间发现,诸葛亮是一个很可怜的人物,在他临死的时候,总是有那伤感滋味。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诸葛亮)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正慌乱间,忽尚书李福又至;见孔明昏绝,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

  原来阅读的时候,对这段话都是不以为然,总是匆匆略过。在出来工作之后,心境不同了,看了之后感慨呀,感慨的他的两朝开济老臣心,临终前还不忘为刘禅安排详尽后事,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现在,在历经人生的一点点挫折与无奈之后 ,再次回味与品读三国,感受都不同了,阅读的时候,感受到是诸葛孔明最后的人生际遇所流露出的深深的伤感与无奈。

  记得张爱玲说过“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感觉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何尝不是那个处处被人依靠,却没有谁可以依靠的孤独的`人?他走出茅庐辅佐刘备兴复汉室,一出山的时候,就带领着整个团队的发展,把团队慢慢的壮大,从荆楚之地发展到整个川蜀,蜀汉团队所有人都在依靠他,他却无所依靠,尤其是在刘备这老一代全部离去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在苦苦的支撑。

  年轻的时候,他想的是光复汉室,他希望的是和所有的人一起完成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后来,和他一起的人都一个个的离开了,还剩下他一个人,一个人苦苦的支撑着,最开始的伟大梦想,变成了捆绑在诸葛亮身上沉重的枷锁,最开始的豪言,到最后,顾虑的越来越多了,他只能在偶然的宁静中去抚慰内心深处的落寞和伤感,就像张爱玲所讲,蜀汉团队所有人都在依靠他,他却无所依靠。

  读书的时候会在想,“如果当初留在卧龙岗,卧龙会有怎样的境遇?”后来,他遇到了姜维,那个堪称诸葛亮第二的人,在姜维身上他依稀看到年轻时候自己的意气风发,但是姜维一生忠于蜀汉为何却饱受争议,所以诸葛亮到死,都不放心他。

  直到他即将离开人世之前,少不更事的刘禅依然在依靠他,派人向他询问谁可以在他去世后接他的班,诸葛亮回答完“蒋公琰”后,使者依旧不离不去,还追问“公琰之后,谁可继之?”诸葛亮再次给出了刘禅所要的答案“费文伟可继之。”但是刘禅还想要更多答案,恨不得让诸葛亮把他有生之年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使者继续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

  这次,诸葛亮再也没能给出答案,在众人的注视中,“已薨矣”三个字将诸葛亮临终一刻的落寞与孤寂推向顶点。

  在那一刻,诸葛亮也许是充满遗憾的,也许是真正放下了!不同的时候看同一本书,总是会有不同的感慨呀!!

【死而后已,是放下还是遗憾】相关文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褒义还是贬义03-21

双语美文赏析拿起笔还是放下05-09

既然过去了,还是放下吧散文05-22

舍不得你,但我还是决定放下了04-11

到底是时光太瘦还是遗憾太多散文01-21

放下该放下的经典句子参考12-06

用死而后已造句怎么造02-22

是快乐还是遗憾-五年级-记叙文01-07

学会放下,放下才能拥有作文07-24